聚焦 中国保监会定了:“一企一策”处置问题较大险企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3 21:16 点击量:362 大
中
小
“防风险、严监管”是今年保险监管工作的主基调。目前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一些重点领域、激进险企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如何化解风险?如何处置问题较大的险企?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明确了监管思路。
必要时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在谈到特别要防范部分险企因突发情况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时,陈文辉表示,要做到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对个别问题较大公司,采取‘一企一策’,做细做实应急预案,并切实完善好风险隔离机制,必要时发挥好保险保障基金的兜底作用。”
保险保障基金,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缴纳形成的,在规定情形下用于救助保单持有人、保单受让公司或者处置保险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风险救助基金。目前,保险保障基金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筹集、管理和使用。
此前,保险保障基金共被使用过两次,即通过管理救助方式有效处置了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保险的风险,并实现了基金资产的溢价退出。这两次风险处置不仅成功化解了行业风险,也进一步增强了基金资本实力,为未来承担更为严峻的风险处置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瘦身”变卖优质资产
当然,动用保险保障基金只是极端情况下的兜底方案。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大部分激进险企仍可通过转型来化解中短期的流动性风险。如何扭转现金流困局?陈文辉在接受采访时也指明了方向。
他说,险企要通过“瘦身”化解风险。比如,一些问题险企持有很多优质资产,但与自身主营业务协同效应不强,和负债不匹配,可以通过转让进行变现。“对那些问题严重的险企,监管要做好各种风险处置预案和系统准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行业影响力关键看是否干好该干的事
在“保险业姓保”的大背景下,“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对此,陈文辉对“行业影响力”进行了重新定义。“一个行业的影响力,不能简单看它的资产规模,关键要看它起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何为“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回归保险本源才是正道。陈文辉表示,无论是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信用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还是保险资金运用,都是在直接和间接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险业要在上述领域精耕细作,种好自己的田,充分发挥在风险管理和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上的核心优势,发挥好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
对于偏离保险本源的产品和企业,陈文辉直言,必须花大力气去纠偏。“吃一堑不长一智是不行的。”陈文辉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和真实股东穿透监管,加强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要求保险公司逐级披露股权结构至最终实际控制人,也就是穿透到最后的自然人,并且最后的自然人之间不能有关联关系,禁止代持、违规关联持股等行为。
勇于“揭盖子”“打板子”
在行业正本清源的路上,未来将怎样强化监管?陈文辉认为,要重塑保险业形象,首先就要重塑监管。具体要从重塑监管理念和定位、重塑从严监管氛围、重塑监管能力、重塑监管纪律、重塑监管文化等五方面入手。
陈文辉说,重塑监管理念和定位,就要彻底厘清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当前要克服把保险监管机构当成“保险总公司”的倾向,监管不要越俎代庖去关心保费规模、增长率等,不要总是片面想把行业做大,认为只有行业做大了才有地位。
“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在监管中就会形成‘护犊子’的习惯,该出手时不出手。”他直言,要重塑从严监管氛围,就要牢记监管职责,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松监管、懈怠监管。
他表示,对于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要采取顶格处罚,并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等措施。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涉及违法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形成强大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