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1:45:0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1959年朱德为什么没有担任共和国主席?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6 08:18    点击量:604    

  1959年4月,朱德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这是朱德、周恩来等在投票

  本文原载于《世纪风采》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任国家主席的想法,并拱手拜托在座的诸位在各自的范围内透露这个消息,帮他“刮点小风”。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实际上是中共中央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二届人大定调子的,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就是向二届人大推举国家领导人的人选名单,新的国家主席人选当然也包括在内。

  在当时的中共高层领导中,可以作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初步酝酿,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身上。

  按照惯常的做法,毛泽东不连任,由上届国家副主席朱德继任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中共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也普遍持这种观点。还在半年前,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草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候选人名单,发给中央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在这份名单上,仍把刘少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而没有提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这就透露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仍将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既然如此,国家主席候选人显然就是朱德了。

  为此,朱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回想起和毛泽东的一些往事。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朱德的名字与毛泽东的名字密切联系在一起。自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在毛泽东、朱德的率领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锤炼,我军逐步发展成为一支与人民血肉相连、坚不可摧的队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个漫长的征途上,“朱毛”的旗帜为革命者所共同高举。朱德和毛泽东本人也把“朱毛”作为一种团结的象征。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上,朱德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1935年6月,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会师,共同北上。当红军行进到川甘边界时,张国焘借口无法过河,企图使部队回转南下,并且要求与红四方面军一起行军的朱德发表声明,反对毛泽东的所谓“右倾逃跑路线”。朱德面对张国焘的威胁和利诱,毫不退让,明确地表示:“朱毛,朱毛,人家都把朱毛当作一个人,朱怎么能反对毛呢?你们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是割不断我与毛泽东的关系。”事后,毛泽东得知此事,深受感动,称赞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新中国设立国家主席一职也是他的首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作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象征的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一直空缺。1954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以其在党内外、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和无人可比的崇高威望,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而德高望重的朱德,则当选为副主席。

  几年后,毛泽东多次对朱德等人说:“去掉国家主席职务,专做党的主席,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做一些党所要求我做的事情。这样对于我的身体状况也比较适宜。”朱德长期同毛泽东朝夕相处,深知他的脾气禀性。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等人,也十分理解毛泽东的苦衷。他们在党内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和解释工作,终于使党内在毛泽东不连任国家主席的问题上取得了共识。1958年12月10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愿,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

  谁是第二任国家主席的人选,毛泽东没推荐提名,只是说“让别人干”。朱德看了中央书记处送来的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候选人名单后,明白了中央的意图。1958年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要“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以后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他还多次说过自己比毛泽东年长七岁,由他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不符合情理,更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并再三坚持举荐刘少奇。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于是,中央全会一致同意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而朱德为委员长候选人。

  1959年4月5日,邓小平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代表政治局作了关于国家机构人事配备方案的报告。对于决定提名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他作了这样的说明:“国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作,如朱德同志,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作,但是大家考虑的结果,以刘少奇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比较更为适当些。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所以,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资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面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邓小平在会上特别讲到朱德的功绩。他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在日本侵略军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局十分危急的时刻,朱德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到1940年为止,八路军、新四军由4万人发展到50万人,敌后解放区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40年5月,朱德由前方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解放区战场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亲自筹划和指导进行石家庄战役,首开攻克敌人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并向全军推广了石家庄攻坚战的经验。在战略决战阶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历任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职务,1955年荣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毛泽东在紧接着召开的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因为我们共产党内主持工作的,我算一个,但我是不管日常事务的,有时候管一点,有时候不管。经常管的是谁呢?是少奇同志。我一离开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现在到北京又已经l0年了。以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较适合,同时朱德同志极力推荐少奇同志。”毛泽东还特别提到了“我们的朱老总”,一再赞扬他“肚量大如海”,号召党内外人士都要向朱德学习。

  1959年4月27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刘少奇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