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成都妈妈调三个闹钟抢童书 2岁娃家里童书超200本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1 11:54 点击量:329 大
中
小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昨晚7时59分,成都人豆豆妈调好的第3个闹钟准时响起。1分钟后,她将和无数位网友抢夺有限的图书优惠券,限时30秒。为了给出生的孩子豆豆送上第一份儿童节礼物,豆豆妈在网络购物车里删删减减,4本绘本只等优惠券来“一锤定音”。
像豆豆妈一样,宝妈宝爸购置童书成了习惯性行为。数据显示,细分市场码洋比重少儿(23.51%)超过社科(23.09%),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类。
有多火?
2岁娃家里童书超过200本
儿子豆豆的第一个儿童节礼物,豆豆妈准备的是4本绘本:《奇想国当代精选》《偷偷看里面》《我爸爸+我妈妈》和《猜猜我有多爱你》,“希望从小培养他的读书习惯。”为此,豆豆妈已经调了两次闹铃,希望在近来的网络图书优惠大战上,抢夺优惠券。两次调闹钟失败后,豆豆妈把希望瞄准到晚上8时。
和豆豆妈一样,成都人兮兮妈已经给2岁女儿准备好7本童书作为儿童节礼物,《男孩和热气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神奇的旅程》这些都是兮兮妈根据周围朋友推荐而购买,“平时想起也会给她买,但节假日是必买。”在家里,2岁的兮兮有超过200本童书,大多数都是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我原来买过很多童话故事书,想着在床上给她讲故事,也是亲子教育的一种方式,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她喜欢重复的故事,光是《小红帽》我就讲过不下10遍!”
女孩多多今年6岁,家里有超过200本童书。多多妈会浏览各类亲子论坛,根据推荐帖选购,每年花在童书上的钱超过1000元。“多多生日时,很多朋友也会送书。书都是成套的,一套10本以上,有针对智力开发的《幼儿历史》,也有各类少儿故事书。”
看啥书?
学龄前以图画式绘本为主
购买童书的持续火热也在数据上得到印证。今年1月,2016年度国内外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少儿类是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同比增长28.84%,整体市场的增长几乎有一半(48.04%)是来自于少儿类图书市场。在细分市场码洋比重方面,少儿(23.51%)超过社科(23.09%)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类。
少儿市场规模方面,少儿文学占比32.95%,是少儿板块下的第一门类。卡通漫画绘本以23.01%的占比紧随其后。家长喜欢的少儿科普百科以18.42%夺得第三。
多多妈选择的书,既有卡通绘本,也有游戏益智,也有少儿文学。“我曾经买过绘本类和非绘本类《福尔摩斯探案集》,女儿更喜欢绘本类。没有绘本连娃娃眼睛都抓不住,6岁学龄前以图画式绘本为主,文字的图书可以考虑在娃娃读小学以后买。”
成都人陈女士的儿子小豆子11岁,相对于幼时对绘本的喜爱,上小学后的小豆子更偏爱科幻题材,“以前都是我们给他选书,现在主要是老师和同学推荐。”陈女士印象中,同学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儿子读得津津有味,主动要求买一套,很快就看完了。
除了买书之外,借书也渐渐得到很多家长青睐。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每年寒暑假和周末假期是借阅童书的高峰期,“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借阅量最高的月份。”
从成都市图书馆2013年到2016年童书借阅数据排行前十名来看,由16家出版社出版的22位著者作品上榜,其中外国作品占四成(42.5%),最受欢迎的童书著者由上榜8次的韩国小熊工作室,和上榜7次的杨红樱摘得。
如何选?
家长为帮忙选书 提前阅读全文
在网络销量排行榜、名人推荐之外,成都人果果妈采取另一种方式来为儿子寻找好书——每一本给孩子看的书之前,她会自己阅读,看是否适合。
从小到大,11岁的成都男孩果果(化名)就有详细的阅读计划。小学三年级前,主要读童书,酷爱科普类《可怕的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到了小学四年级果果的阅读已经接近成人,“名著、科学、军事,他都会看,也会在网络电台上听书。”
果果妈也给儿子定了今明两年的阅读任务:熟悉西方文明史,“这样以后去欧洲旅行才有意义,而不是去就拍张照片,吃吃美食,走马观花。”在家里,七、八个书架满满当当放着书,儿子房间随手可取,“每天的阅读量大概为2个小时,平均下来精心阅读时间有1个小时。”除了历史,人物传记也是果果喜欢的方向,光是乔布斯的传记,他就看过4个版本。
“儿子有时候也会跟我们反馈,他现在阅读没有交流的对象。”为此,果果妈开始尝试,在儿子读书以前,自己先把那本书翻完,“《草房子》《时间简史》和科幻三部曲,我都是这样读下来的,有的是重温,有的则是首次阅读,这样才能跟他交流。”果果妈大致估算,儿子的阅读量应该在3500万字左右,“我大概读过他阅读的三分之二,阅读量在2000万字左右。”
网上的推荐果果妈不太相信,“这些都需要家长自己做出选择,由浅入深,这也是我提前阅读的原因。”自称是阅读受益者的果果妈相信,假以时日,阅读一定会产生效果,“我们最近去西藏,路线攻略都是孩子和父亲负责,我希望通过阅读能提高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看啥书?
学龄前以图画式绘本为主
购买童书的持续火热也在数据上得到印证。今年1月,2016年度国内外图书零售市场报告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少儿类是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同比增长28.84%,整体市场的增长几乎有一半(48.04%)是来自于少儿类图书市场。在细分市场码洋比重方面,少儿(23.51%)超过社科(23.09%)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类。
少儿市场规模方面,少儿文学占比32.95%,是少儿板块下的第一门类。卡通漫画绘本以23.01%的占比紧随其后。家长喜欢的少儿科普百科以18.42%夺得第三。
多多妈选择的书,既有卡通绘本,也有游戏益智,也有少儿文学。“我曾经买过绘本类和非绘本类《福尔摩斯探案集》,女儿更喜欢绘本类。没有绘本连娃娃眼睛都抓不住,6岁学龄前以图画式绘本为主,文字的图书可以考虑在娃娃读小学以后买。”
成都人陈女士的儿子小豆子11岁,相对于幼时对绘本的喜爱,上小学后的小豆子更偏爱科幻题材,“以前都是我们给他选书,现在主要是老师和同学推荐。”陈女士印象中,同学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儿子读得津津有味,主动要求买一套,很快就看完了。
除了买书之外,借书也渐渐得到很多家长青睐。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市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每年寒暑假和周末假期是借阅童书的高峰期,“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借阅量最高的月份。”
从成都市图书馆2013年到2016年童书借阅数据排行前十名来看,由16家出版社出版的22位著者作品上榜,其中外国作品占四成(42.5%),最受欢迎的童书著者由上榜8次的韩国小熊工作室,和上榜7次的杨红樱摘得。
如何选?
家长为帮忙选书 提前阅读全文
在网络销量排行榜、名人推荐之外,成都人果果妈采取另一种方式来为儿子寻找好书——每一本给孩子看的书之前,她会自己阅读,看是否适合。
从小到大,11岁的成都男孩果果(化名)就有详细的阅读计划。小学三年级前,主要读童书,酷爱科普类《可怕的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到了小学四年级果果的阅读已经接近成人,“名著、科学、军事,他都会看,也会在网络电台上听书。”
果果妈也给儿子定了今明两年的阅读任务:熟悉西方文明史,“这样以后去欧洲旅行才有意义,而不是去就拍张照片,吃吃美食,走马观花。”在家里,七、八个书架满满当当放着书,儿子房间随手可取,“每天的阅读量大概为2个小时,平均下来精心阅读时间有1个小时。”除了历史,人物传记也是果果喜欢的方向,光是乔布斯的传记,他就看过4个版本。
“儿子有时候也会跟我们反馈,他现在阅读没有交流的对象。”为此,果果妈开始尝试,在儿子读书以前,自己先把那本书翻完,“《草房子》《时间简史》和科幻三部曲,我都是这样读下来的,有的是重温,有的则是首次阅读,这样才能跟他交流。”果果妈大致估算,儿子的阅读量应该在3500万字左右,“我大概读过他阅读的三分之二,阅读量在2000万字左右。”
网上的推荐果果妈不太相信,“这些都需要家长自己做出选择,由浅入深,这也是我提前阅读的原因。”自称是阅读受益者的果果妈相信,假以时日,阅读一定会产生效果,“我们最近去西藏,路线攻略都是孩子和父亲负责,我希望通过阅读能提高他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