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6:58:0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

衡水中学进驻平湖:引发教育模式之辩
文章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作者:徐一嘉    发布时间:2017-04-22 12:06    点击量:401    

  连日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落户办学一事,在当地掀起了广泛热议。围绕这所民办学校落户风波而展开的,是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高调的揭牌仪式及对考入北大清华学生高达50万元的重奖,是浙江省教育厅处长和衡水第一中学副校长的隔空喊话,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理念激辩,是办学招生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涉嫌扰乱招生秩序、破坏区域教育生态平衡等系列问题的争议。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有关“衡水中学进驻浙江”的话题新闻达3292篇,微博1183条,微信文章781篇,新浪微博#衡水中学进驻浙江#话题引发阅读9545次。

  舆情脉络

  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嘉兴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衡水中学平湖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进驻浙江开设分校,是应嘉兴港区邀请,按“名校办民校”模式成立的。根据学校公开发布对优秀生的奖励制度,对3年后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在全国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的也能获得最高3万元的奖励。至此,衡水中学在各地设有了18所分校。

  对于平湖衡中,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称,“这所学校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我们浙江不需要。”他还质疑平湖衡中4月15日就让学生报到的做法。

  4月6日,《钱江晚报》刊登了《探访平湖衡中》的报道,引发多方聚焦,舆论展开了一场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激烈辩论。随后,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新华网、《新京报》、《南方日报》、中新网等纷纷跟进,形成舆论热议。

  4月11日,杭州市召开名校校长关于“衡水中学现象”研讨会,研讨衡水中学办学模式是不是当下优秀学校的样板,是不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同日,浙江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约谈了嘉兴市、平湖市政府的分管领导,并责令嘉兴市、平湖市等两个地方政府主体,及时发布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的有关最新消息。此前,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违规招生已被叫停。舆论持续升温。

  舆情反馈

  梳理媒体观点,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埋头探索、创新实践、探索新路,才是正道。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表示,教育领域从来都是开放的,素质教育要想在和应试教育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斗争模式,而要取长补短,不断夯实自身的优势。归根结底,素质教育巩固阵脚,要做到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未来,从而确保每个学生和家长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各界最想看到的,不是教育工作者为着不同模式孰优孰劣争吵不休,埋头探索、创新实践、探索新路,才是推动教育进步的正道。

  不妨将衡水中学作为浙江教育的试金石。

  《钱江晚报》认为,对于衡水中学的到来,最忌讳的是站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上说话,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追求。抛开争议,有几点应成社会共识:一是靠抢时间拼身体的高考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衡水中学的模式哪怕再成功,也不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方向;二,考上几个清华北大也不应该是所有考核惟一的标准;三,衡水中学的到来如果只是来切分蛋糕的,那对浙江教育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不妨将衡水中学作为浙江教育的试金石,甚至不妨当成搅局者,来倒逼浙江教育的进步。

  教育体制改革决不能停歇。

  光明网评论认为,衡水中学也不乏拥趸,衡水中学至少代表了教育的一条底线--公平。但又不得不说,这种压倒一切的公平,又是贫瘠而残酷的。它挤占了一切情感、人格、创造力、人文素养等,把一切量化成分数指标,将学生规训成机器,消除人格特征,分数就是他们的代号。即便可以维系公平,但这不是停止现状反思、暂缓教育改革的借口。世界上可资借鉴的教育制度不知凡几,何以就认定当前的应试教育是惟一可以“填饱肚子”的?停下改革脚步,无疑是智力的懒惰。

  网民观点

  “衡水模式”是现实需求,无需过度紧张(34%)

  @海绵a梦:这样的学校适用于底层无任何资源的孩子,只能靠应试来实现跨阶层蜕变。

  素质教育推行任重道远(30%)

  @向东流:素质教育需要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平台,而非一个学校可以决定的。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有多少父母可以和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呢?

  不看好“衡水模式”(28%)

  @槛上人: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放轻松,更能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不能不说是现在教育资源倾斜下的产物!

  舆情观察

  衡水中学平湖学校落成一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从表面看来,是其“高考加工厂”的教育模式与另一种教育理念相违背,因而引发了舆论质疑。一方面,对于许多中低收入家庭,高考仍然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惟一途径,在他们的意识里,只要能让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学校就是好中学。而衡水中学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潜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考进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尖子生。只要高考制度不变,像衡水中学这样的“高考加工厂”便不会失去市场,甚至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又深感应试教育不如素质教育那么能激发孩子的天性,对未来在素质教育竞争中失去先机也有隐隐的担忧。

  从更深层次看来,之所以不欢迎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教育界有以下两方面的担忧:

  第一,担心引入“衡水模式”会破坏教育生态。浙江是全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从2006年开始的高中课程改革,到2009年的进一步深化,2012年选修课的推进,到2014年的高考改革,以及2017年迎来的首次新高考改革。浙江一直倡导和践行多元化教育,反对“一刀切”、无差别式的培养模式。而衡水中学将应试教育发挥到极致,以其“高考誓师大会”“半军事化管理”等教育手段为清华、北大等名校输送了大量学子。正如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所说,衡水中学的做法过于强调分数,所以这所学校的运作模式和浙江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相抵触的。

  其次,“衡水模式”商业化“掐尖儿”,背离教育初衷。在高考制度的前提下,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不可能不关注升学率。没有一流的生源就没有一流的升学率,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衡水中学进驻之前,浙江一直力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衡水中学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连续十多年耀眼的高考成绩进驻浙江,并采取诱人的奖励制度,一时间吸引了当地一些学生和家长的眼球,优质生源纷至沓来。衡水中学这种商业化的招生模式与浙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违背,难免令人担心浙江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但是,教育界之所以会对“衡水模式”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正反映了社会对优质、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的矛盾。素质教育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但一味抵触应试教育、“衡水模式”不会是最佳选择。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先行者,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浙江教育面对挑战时应有的态度。

  因此,不妨把衡水中学进驻浙江当作对新高考制度的一种检验,静下心来研究“衡水模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以素质教育著称的浙江或其他省份,衡水中学的进驻也并非坏事,它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检验素质教育的真伪和优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素质教育模式的自我提升。正如有评论称,有鲶鱼在,沙丁鱼才更有活力,如今鲶鱼来了,应当乐见其来才对。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