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40:54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抑郁症不仅是“心病” 及早规范诊治摆脱抑郁困扰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5 11:32    点击量:406    

       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王坤朔)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人越来越熟知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但人们对抑郁症普遍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疾病负担,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高致残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抑郁症防治刻不容缓。近日,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共同做客新华网,深入解读目前抑郁症的发病与防治情况,给出防治抑郁症的科学、规范方式。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杨锘摄

        抑郁症可防可治 尽早干预提高疗效

        杨甫德表示,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常见心理精神疾病,尤为需要关注的是,其治疗率不到10%。抑郁症存在“四高四低”的现象: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识别率、低有效率。

        “造成抑郁症治疗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存在误区,经常认为是由于压力过大、遇到挫折才发生,对患抑郁症有病耻感。” 杨甫德强调,患者和家属要正视抑郁症问题,任何原因导致的长时期情绪不好,都应及时就医,科学诊治。

        司天梅表示,抑郁症是一种有生物基础的心理精神疾病,并不是“心病”、性格问题。目前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在某些特殊的脑区,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和功能出现了紊乱,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或兴趣不足等症状。现有的抑郁症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这些神经递质,让它们之间产生新的平衡来治疗抑郁症。

        “人们一般认为抑郁症是情绪问题,其实这些情绪是脑内的变化引起的。情绪高低、有没有食欲、睡眠如何,都是大脑中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司天梅说。

        由于抑郁症与自杀密切相关,人们对抑郁症心怀恐惧。杨甫德表示,抑郁症不但可防可治,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治愈。“在抑郁症发病半年内得到正规、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痊愈率会更高、复发率更低,将来治愈得会更好,要树立早发现、早治疗理念。”杨甫德说。

        杨甫德同时强调,治疗抑郁症要注意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联合。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轻度抑郁症也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据了解,目前抗抑郁药很多,对中重度患者效果不错。同时,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加强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在治疗过程当中,要持续正规、足疗程用药,制定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不能随意而为。”杨甫德说。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 自我管理很重要

        有人将抑郁症称为“心灵感冒”,的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康复周期也较为漫长,并且较易复发。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药物治疗起效很慢,通常起效需要2周左右时间,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情绪就改善了,有了活力和精力,而不像吃退烧药就能退烧一样。”司天梅说。

        杨甫德表示,在抑郁症的长期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一种以年为单位的治疗理念,要在更长的时间里进行系统治疗,防止复发。

        大众对于抗抑郁药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抵触心理,例如惧怕不良反应,不愿长期服药等。司天梅表示,抗抑郁药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出现在治疗早期,例如焦虑、失眠、恶心等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时间会消失。抑郁症治疗是长期过程,擅自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波动。要定时看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司天梅表示,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重自我管理,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患者、家属要了解可能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例如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处方式、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等。

        第二,要坚持治疗。及时监测情绪变化和不良反应,防止在治疗过程当中已经稳定的情绪又出现波动。

        第三,患者要监测自己长期服药中的问题,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

        此外,药物治疗是方法之一,病人还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情绪有所改善后,但精力不足、容易疲乏,这就要坚持锻炼,例如做有氧运动他康复有所帮助。

        “在疾病缓解期,有可能在生活当中一点的小事,例如和人发生冲突,或者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很容易导致病情波动和复发。长期的健康管理包括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能够独立处理、承担一些生活中的挫折或压力,让病人保持康复的状态。”司天梅强调。

        远离抑郁症 记准“三不”原则管理情绪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理念在精神卫生领域显得相当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范抑郁症呢?

        “不要等到疾病进展到很重了再去治疗,同时,一定要综合治疗效果才会更好。”杨甫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乐,以平和、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对待自身状况。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合理运动,健康膳食。

        杨甫德总结了“三个不”原则,来预防抑郁情绪的发生:对过去不要后悔,对现在不要生气,对将来不要担心。“这是心态调整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多人往往是自寻烦恼,明明这个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他还会想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做得不对,对当下的事情因为别人表情、语气不好,他就跟别人吵架、生气,对未来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不敢面对,这些情绪都不易于抑郁的缓解。调整心态,就会预防抑郁情绪的出现。”杨甫德建议。

        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来说,易复发也是治疗抑郁症的一大挑战,如何预防抑郁症复发呢?

        据司天梅介绍,在抑郁症长期的治疗过程当中,依从性十分重要。“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这是慢性疾病,有改善便自行停药,只要复发过一次的病人,再次复发的风险很高。此外,对于一些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前后情绪烦躁,应注意休息。围产期、更年期的女性,患病风险也很高,多去看医生,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理,可以避免以前的抑郁波动和加重。”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