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4:34:51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史

乾隆朝“塔兰奇”移垦伊犁始末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01 19:05    点击量:2142    

  准噶尔汗国(1640—1756)是由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建立的政权,活动在以伊犁河谷为中心的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政治上与清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康熙十一年(1672),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首领,向清政府上疏,请准继其兄僧格之位,得到清政府确认。虽然噶尔丹一度势力强炽,但仍对清政府称臣纳贡。继噶尔丹之后,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和达瓦齐先后统领准噶尔汗国。乾隆十九年(1754),因争夺汗位失败,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归附清廷,并引导清军进攻达瓦齐。次年五月,清军擒获达瓦齐,统一新疆。

  准噶尔汗国时期,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曾将南疆各地4400余户、15000余名维吾尔人强制迁移到伊犁地区。这些移居伊犁的维吾尔人主要从事农垦,准噶尔人称其为“塔兰奇”,这是准噶尔蒙古语的音译,也译作“塔里雅沁”,意为“种地人”。在清军灭准噶尔汗国、统一新疆的过程中,伊犁的“塔兰奇”逃回南疆。因为这段历史,乾隆帝在规划伊犁屯垦时,就想到仿照准噶尔旧例,但采取自愿的原则,迁移南疆部分维吾尔人至伊犁垦田。

  一、策划迁移南疆维吾尔人移垦伊犁

  乾隆二十年(1755)八月,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二十二年三月,南疆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也叛乱反清。在派兵戡乱过程中,乾隆帝开始筹划伊犁驻军防卫及屯垦事宜,“明岁驻兵、屯田,最为紧要”。他指出,伊犁尚属闲荒,应驻扎大军二三千名,以利边防;鉴于“从前伊犁地亩,皆回人(指维吾尔人)耕种。今俟回城平定,即将回人酌量迁移,与绿旗兵杂”。(《清高宗实录》)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南疆叛乱被平定。与此同时,清政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伊犁驻防和屯垦事宜。十月,参赞大臣舒赫德奏请,伊犁应派出满洲和索伦兵共四千名驻防,派绿旗兵四千名修建城堡。他认为伊犁屯田应全面展开,“第一年派回人三千户前往屯田,或马匹,或牛驴,亦购买二三千,预备调用”。乾隆帝则认为伊犁驻兵与屯田之事,应由近及远,逐步推进,不可着急。他指令舒赫德:“屯田伊始,或派兵五百名防守,回人五百人耕作,计所获之粮,足敷食用,再议开扩。”(《清高宗实录》)

  一个月后,定边将军兆惠路经阿克苏时,与办事大臣阿桂商议了伊犁驻兵及迁移回人屯田事宜。他们商定“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等处回子三百户,挑派哈拉沙尔、库勒等处回子二百户,共五百户于明岁二月内起程,派兵五百,各给马匹,一同照料行走”。(《阿文成公年谱》)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陕甘总督杨应琚奉旨与兆惠、阿桂再次会商此事,三人商议后提出第三种方案,即“派兵四、五千名,回人一千户”。乾隆帝谕令阿桂:伊犁“驻兵屯田,惟当渐次扩充。今岁且照原议,派兵五百名,回人三百户”,以后应“量为添派,以渐增多”。

  二、迁移南疆维吾尔人至伊犁政策的实施

  经过多方精心准备,乾隆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首批赴伊犁屯垦的300户维吾尔人在500官兵护送下,从阿克苏出发,其所需农具、口粮等物则由各城伯克“捐办供给”,具体标准是“每人各领给口粮四十分,籽种四十分,五人领给锅一口,锛、斧各一把,二人领给镰、刃各一张,每人领给犁一张,镰刀一把,并酌计驼载籽种、口食、农器,牲畜各三头,若有驼只,酌给一驼二牲畜,搭配一驴,共计牲畜四只”。

  迁移的队伍翻越天山穆素尔达坂,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在三月二十八日顺利到达伊犁河南岸的海努克。因事前准备比较充分,300户维吾尔人随即开展建设,安设村堡,修葺沟渠,引水灌田,加紧耕作。虽稍逾农时,但当年仍获得丰收,所获粮食足以接济前后驻扎官兵及额鲁特、维吾尔人两千余口至次年五月。

  二十五年六月,舒赫德奏请明年可派更多维吾尔人前来。“来年自应多为遣往,而海努克、固勒扎两处俱派官兵屯驻,亦属有益。”他与南疆各城伯克商议后,决定增派500户,于次年二月办给籽种、器具,携眷前往。其口粮及收获前的食用等,均由政府按期接济。

  二十六年六月,阿桂奏称,伊犁屯田维吾尔人已有800户,余下200户原计划在秋收后送往,而伊犁管理屯田的阿奇木伯克茂萨等因“本年春夏田功甚好,必获丰收”,希望将这200户于六月送来,以助收割,情愿提供口粮,至秋收后再支官项。获得允许后,阿桂即行文阿克苏、库车等处官员,速为派送。至此,清政府已迁移维吾尔人1000户至伊犁屯垦。

  二十七年二月,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又招募到维吾尔人130户,和阗伯克等招募维吾尔人24户,均愿迁往伊犁屯田。四月,参赞大臣阿桂奏称,叶尔羌等城维吾尔人续请移居伊犁者有240户,交给阿奇木伯克茂萨等安插。其中,年轻力壮者,给籽种、牛具,令往屯田;老弱有疾者,暂交茂萨养赡;年幼者,俟其成长,补屯田之缺。

  因驻军不断增加,粮食供给日趋紧张。同年六月,伊犁将军明瑞奏请“于各回城再派回人二千名,赴伊犁屯田”。乾隆帝谕令回疆各城官员“酌量派往,惟择其情愿赴屯者,不必勉强”。为鼓励各城响应,此次清政府承担了全部费用,未让各城伯克捐资。

  明瑞出任伊犁将军后,该地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同期,伊犁驻军新增万余人,粮食不敷供给,必须增加屯田。经阿奇木伯克茂萨的努力,当年从南疆招募到1500户。此次招募的人员多为壮年,可有效提高屯垦效率。

  三十三年三月,阿桂又奏称:“伊犁驻兵众多,需粮甚殷,若多移回人数百名,于屯田甚有裨益。”因叶尔羌及和阗“回人精壮”,他请“捡选三百五十户,……于冬间遣往伊犁”,获得乾隆帝批准。

  经过多次迁移和繁衍生息,至乾隆四十年(1775),伊犁地区维吾尔人已有6406户,20356名。嘉庆末年(1820年左右),伊犁地区维吾尔人口已达34300名。道光年间(1821-1850),伊犁地区维吾尔人陆续增至8000户。

  三、清政府对伊犁“塔兰奇”的管理

  为加强对伊犁“塔兰奇”的管理,清政府在伊犁设立回务处,由领队大臣直接管理。乾隆年间,设立屯田大小伯克共81员。道光年间,伊犁大小各级维吾尔伯克增至115员,分别管理各屯地亩、粮赋、水利和诉讼等具体事务。清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伯克缺出,由伊犁将军奏请补放;六品以下伯克缺出,由将军、参赞大臣补放,并随时咨行。

  吐鲁番的额敏和卓是较早归顺的新疆地方官员,在南疆维吾尔人中素有威望,对清朝也比较忠诚,于是清政府任命额敏和卓家族人员管理伊犁维吾尔人。迁移伊始被任命担任三品阿奇木伯克的茂萨,就是额敏和卓之子。乾隆三十一年,额敏和卓第三子鄂罗木杂布赶赴伊犁,将军明瑞奏请令其协理屯田事务,并授其一等台吉,担任伊犁三品阿奇木伯克。五十三年,诏其一等台吉世袭罔替。五十五年,晋公品级。嘉庆十年,鄂罗木杂布卒,清政府以其子密里克杂特袭一等台吉,署阿奇木伯克事务,补授伊犁三品阿奇木伯克。

  另外,为培养伊犁的维吾尔伯克,清政府在伯克子弟内遴选可堪造就者,赏给金顶,学习法规制度,额定为十二人。(《总统伊犁事宜•回务处应办事宜》)

  四、几点启示

  清政府组织维吾尔人移垦伊犁,是乾隆帝在完成统一新疆和平定叛乱的大背景下,为建设和保卫伊犁而进行的有组织、分批次的人口迁移活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启示:

  1. 乾隆年间部分南疆维吾尔人移垦伊犁,是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内部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活动。统一新疆后,清政府为建设新疆,先后组织了内地汉族普通民户、绿旗兵、屯垦赎罪的内地犯人、东北的察哈尔、索伦及锡伯等族民众迁居新疆,其中就包括从南疆迁移部分维吾尔族人至伊犁。乾隆年间部分南疆维吾尔人移垦伊犁,是统一规划、组织、管理的经济建设性移民,是清政府建设新疆、守卫新疆的西北边防战略之重要组成部分。

  2. 充分考虑当地实情,多次协商,精心策划。乾隆帝首先提出迁移要求,陕甘总督杨应琚、参赞大臣阿桂和舒赫德以及定边将军兆惠等边疆大吏多次商议此事,先后提出多种方案,最终乾隆帝选定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分批迁移的方案。在安插地点的选择上,清政府也是考虑到伊犁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原来屯田条件的优劣,首先选择伊犁河南岸的海努克,并逐步扩展。

  3. 坚持自愿迁移的原则,对资助迁移物资的南疆伯克予以奖赏。在策划移民之初,乾隆帝一再强调,迁移民众应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制。迁移过程中,伊犁官员一度想扩大规模,但担心南疆各城伯克为完成任务而强征百姓,最终并未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城伯克积极捐献食物、农具等物资,获得了清政府的嘉奖。为减轻他们的负担,自乾隆二十七年以后,清政府将迁移物资全部改为官办。

  4. 保护与监管并重。迁移过程中,清政府始终派遣一定数量的兵力护送。同时,伊犁驻军既要满足边防需要,又要具备监护移居维吾尔人的兵力。所以,首批迁移的规模是300户。随着驻军增加,迁移人数也日趋增多,但清政府一直坚持要确保伊犁驻军人数符合监管需要。此外,还实行分散管理,防止结党营私。安置之始,清政府就将到达伊犁的维吾尔人分散安置,而不是集中一处。

  5. 清政府宏观管理下的民族自我管理。从策划、组织到安置,南疆维吾尔人的迁移始终都在政府掌控下进行,但清政府的管理均是宏观层面的,对迁移人员的日常管理主要由清政府任命的政治上可靠的伯克们负责。迁移之初,阿桂就建议,选择可靠的伯克在迁移过程中管理动迁民众。达到伊犁后,清政府派遣忠于国家、政治素质过硬的额敏和卓后代管控,以确保伊犁维吾尔人社会的内部稳定。

  清政府曾多次组织国内民众迁居新疆,比如从东北迁移察哈尔、索伦和锡伯人进驻伊犁,从内地招募大量汉人进入北疆屯田,还有本文介绍的从南疆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垦。在乾隆二十三至二十五年的三年间,伊犁的屯垦主要是迁居的维吾尔人负责,而绿旗兵主要负责城镇建设,满洲和蒙古八旗则主要负责军事防卫。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使得伊犁地区呈现出多民族分布的新局面,各民族分工负责明确,组织管理有序,对建设和守卫伊犁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陈跃,1980年生,江苏徐州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史地和生态环境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