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谨慎持有资产重组概念股 基金陆续减持“重组概念”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8 14:11 点击量:299 大
中
小
受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带动,部分ST、*ST等资产重组题材股票在每年年末都易形成集中炒作浪潮,吸引机构资金布局。从2016年四季度公募基金仓位数据看,尽管资产重组概念题材股票仍是机构关注焦点,但之前重仓配置的单只基金已开启“减仓”模式。
基金陆续减持“重组概念”股
申万宏源研究报告表示,从2016年披露的公司年报看,共有32家上市公司具备“摘星脱帽”条件,其均在年内实现扭亏为盈且每股净资产大于1,且实现盈利的原因多与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有关。
天相数据统计,2016年公募基金四季度重仓股数据报告中,在前述32家扭亏的公司中,*ST易桥、*ST煤气、*ST蓝丰、*ST獐岛、*ST创疗等10家公司被基金公司重仓持有。截至四季度末,基金公司对*ST创疗的持股比例最高,达11.8%,当时的市值为3.37亿元。此外,*ST中发、*ST兴业、*ST五稀、*ST煤气、*ST黑化的基金公司持仓市值也超1亿元。
在基金持有的*ST股中,有的是已完成重组的公司,如*ST煤气、*ST易桥;有的是经营改善,亏损业务剥离,如*ST獐岛;有的则是转型医疗,由医院资产注入,如*ST创疗;有的则是重大资产重组失败,转由定增收购资产以改善经营,如*ST蓝丰。
值得注意的是,从单只基金持仓情况看,2016年三季度报告中,共有71只基金重仓持有ST、*ST等资产重组题材股票,而从去年四季度报告数据来看,已未有单只基金重仓持有相关股票情形。可见,尽管资产重组题材股票在四季度仍被基金公司高度关注,但单只产品正在对其进行减仓操作。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资深投资顾问韩实认为,该板块仍属市场炒作的题材,但未来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年末时期,重组保壳在这种预期增强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短线游资对此类个股进行短暂的题材炒作,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介入这类股票风险很大。而且从制度演变趋势看,未来单纯通过重组实现保壳的阻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未来成功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业绩预期良好股仍存机会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王群航表示,基金经理在选择ST、*ST等资产重组概念股时,一般需做出严格且全面的公司业绩评估报告,汇总至上级,审核通过后如果确实有盈利预期作为支撑才被允许买入。“从此角度来说,此类股票的配置价值有很大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往往十分谨慎。”
根据沪深交易所不同规则,相关公司从提出申请到完成“摘帽”大多需5个至10个交易日,而此前,仅审核一个步骤就需5个至10个交易日。可见,交易所大幅缩短了*ST公司“摘帽”申请的审批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炒作动力。有分析表示,集中度的提升是帮助资产重组概念个股形成行情的重要力量。
从现有市场参与情况看,该题材不但吸引散户和游资炒作,甚至连公募基金、私募机构等大机构也对该板块有所期待。但总体来看,由于保壳、“摘帽”等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不小,存在炒作风险。(记者 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