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美食之都的食品安全监管密码:“食在广州”如何做到“食得放心”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20 10:00 点击量:342 大
中
小
新华社广州1月19日电题:“食在广州”如何做到“食得放心”——解开美食之都的食品安全监管密码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
不要小看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食物,除了味道的好坏,它还是源头种植养殖、市场运输、生产加工等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忠实记录者。
“食在广州”,美誉唱响海内外。美食之都又是如何把好食物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做到“食得放心”?
层层把关,源头严防“菜篮子”风险点
地处荔湾区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各种海味的集散地,经营业户420户,经营品种超过200种,每年约产生20万吨交易量,70亿元交易额。
这么大量的水产在此流转,安全是监管的重中之重。少数不法经营者在贝类、多宝鱼等鱼类添加氯霉素、孔雀石绿,曾是让百姓痛恨、市场监管者头疼的难题。
广东省将“全省1000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列入2016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广州市把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纳入了这项专项工作。
据广州市荔湾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袁富汉介绍,2016年,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监测抽检水产品数量8917批次,合格率达98%。
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翁辉才说,所有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市场开办方严格按照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下架、退场或销毁处理。市场一家海鲜总汇的档主曾昭乐告诉记者,由于发现问题要下架甚至退市,他在筛选货源时格外小心。
在加强市场重点管控的同时,广州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消费者对市场购买的果蔬鱼肉等快速溯源。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的一家菜市场看到,菜场入口旁的检测室每天开展“肉、菜、鱼”快速检测。居民买菜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行手机支付。
据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处副处长王中立介绍,市民通过微信等时尚的支付方式,还构建起了零散的食用农产品可全程追溯的体系,给市场经营户、上游批发商和生产源头都带上了“紧箍咒”,是第二重安全保障。
“明厨亮灶”:食品安全“亮”出来
在羊城,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共有5万余家,其中3.5万家通过视频监控、透明橱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明厨亮灶”。
广州市食安办副主任、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庞庆宁说,“明厨亮灶”工程既可以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又可以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实现社会共建共治。
在广州市珠江新城九毛九、太二等一些新开业的餐饮企业,厨房的每一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消费者透过玻璃可以一览无遗。
一些老字号企业也通过视频等方式将厨房公开。号称“食在广州第一家”的广州酒家体育东分店,在餐厅入口的显示屏上,厨房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厅现场“直播”中。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利平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实现“明厨亮灶”,可以让消费者放心享受美食。
校园食品安全是广州的重中之重。由于学生用餐人数多,容易引起群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学校食品安全让很多家长担忧。
2015年,广州市已经完成3117家学校食堂的视频监控建设,率先在广东省实现中小学、幼托机构食堂视频监控全覆盖。
在广州,不少年轻白领喜欢通过网络订餐。据庞庆宁介绍,针对外卖平台存在的多种食品安全问题,广州市采取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线上线下严监管、社会各界共治理等系列措施,引导食品新业态健康发展。2016年,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两次约谈百度、饿了么、美团外卖等三大外卖平台,对全市14000多家网络订餐线下实体店开展“地毯式”核查。对查实违法经营的问题网络订餐店作下线处理,对违法经营的网络订餐实体店依法处罚、责令整改或关停处理。
风险严控:食品安全问题“党政同责”
“类似于‘河长制’,每一个行政区域,食品安全要求‘党政同责’,责任到个人。”庞庆宁介绍,广州市根据“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强化各级党委政府食品安全的领导责任。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且所占比重不低于3%。发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区政府,在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评和文明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一票否决。相关区政府责任人一年内不得评优和提拔使用。
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广州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排查,建立了以“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理”为核心的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作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示意图及风险权责清单,全面、细致排查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做到风险排查量化清晰,增强监管的靶向性、有效性。根据风险隐患排查结果,针对高风险、高舆情隐患或“行业潜规则”,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仅2016年,全市共查处行政案件4703宗,罚没7524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44个,侦破食品类犯罪案件115宗,打掉犯罪团伙32个,捣毁黑作坊、黑窝点99个,刑事拘留324人,逮捕1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