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作者感受中国古代哲学“无为”的力量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03 20:21 点击量:353 大
中
小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古代哲学帮你乐于“少做少为”,而且更幸福 很多人的新年计划都强调行动至上,不论是减肥、寻找真爱或者移居新城市。不过,我的首选是静而不动。这得多谢中国的“无为”思想。
“无为”最初源自《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强而为之,应该乐于少做少为,一旦行动,则发乎自然、充满能量,最终得偿所愿。《道德经》提倡通过观察自然培养“无为”之心。天空并非总是雷雨交加,鸟儿也并非始终展翅翱翔。“静”帮我们必要时能“动”。庄子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无为也是具有战略指导影响力的《孙子兵法》里面重要的原则。
英语里没有和“无为”准确对应的词汇。哲学家阿伦·瓦兹认为,“无为”是学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但美国人很难理解。在以“行动”为导向的文化里,“无为”听起来很傻。有谁靠不劳而获赚到百万美元?
我曾经内心里同样抗拒“无为”。耐心虽然是一种美德,却不适合我。不过,近几年我开始意识到,忙碌、勤奋的人生态度似乎并未给我带来什么。“无为”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不再乘风破浪,并学会等待和静观之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外部力量,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匆忙行动,每一步都可能是错误,因为促使我们做决定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和自我。
现在我知道,我和所有生物一样能力有限。而“无为”让我们蓄势待发。“无为”并非放弃,亦非懒惰,而是自我保护。这是一项重要技巧。(作者埃夫拉特·利夫尼,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