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学习交流研讨会召开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9 10:47 点击量:288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 28日下午,由世纪明德主办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学习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A座第一会议室召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百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附中原党委书记沈振基,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冯军,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等嘉宾出席会议。与会嘉宾围绕“《意见》的解读与落实”这一主题,就剖析政策内涵及发布意义,探索将研学旅行有效、有机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举措,构建研学旅行安全责任标准体系,量化研学旅行获得感,解读研学旅行公益性原则,展望研学旅行未来发展等具体议题深入探讨,为研学旅行产品发展出谋划策,为中国教育未来献计献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百炼在发言中表示,“研学旅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是我们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种最好的辅助手段。”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根据学校的实际研学经验,向与会嘉宾进行了介绍。他说:“相比于传统的课堂内进行教学的学科课程,研学旅行课程更多地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所以我们必须考虑一下这件事它的目标在哪里,它的内容有哪些?它的教学模式是怎么样的?它的评价怎么样进行?这要求我们教师从学生本身拥有的观念与能力储备的状况出发,在教学中寻找‘关键事件’使研学活动更丰富、生动、精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思维和行动进行可视化呈现并推进学生的参与和分享,兼顾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衡关系,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与热情。”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在会上谈到,“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后,主要会发生三种变化:首先是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第二个是随机性变为计划性;第三个就是由少量参与到广泛参与。对于研学旅行而言,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它应该包括至少五个元素,首先是课程资源,就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第二是线路资源,就是所包含的大交通,吃、住、行;第三是研学基地资源,第四是研学导师资源,第五就是安全管理方案。而要判断是否是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活动,我觉得可以从这五个方面来考量。”
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冯军进一步指出,“研学旅行表现为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处处皆学问,对于孩子来讲,如何设计每一个环节让他都有所收获,这是一个技术性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产品的设计,对于课程的延伸,还是要追寻于研究这么多年形成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很好的落点。”
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用“千呼万唤始出来,落到实处靠自己”来表达自己对《意见》的激动心情,他表示,“教育性很难一概而论,每个群体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需求,总体来说是教育性逐步上升的一个过程。我还是呼吁整个行业里面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把产品做好,有利于我们行业的发展。”
安全,可谓研学旅行的“天问”,是底线,是原则,是不可逾越之首位。政策红利的释放,势必带来研学人次的爆发性增长。对此,如何确保安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表示,“做研学旅行,怎么进一步把它落实?不仅仅是事后保,而是事前保,也不只是保险的问题,更重要是它有没有安全预案,做活动前有没有安全教育?起码坐飞机,飞机没有停稳之前,不能解安全带。从内部来讲,对孩子这些细节要教育好。另外一方面,出去以后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安全,在组织中落实,要让大家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保险,家长才能放心。”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提到,“安全不适合空洞、空泛地说,它需要耐心、细心,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不安全。世纪明德坚持‘安全第一,安全度高于满意度;安全引领,安全度提升满意度’的安全双理念,投入很多力气在安全方面的工作,比如我们建立安全工作委员会,模拟各种场景、各种情形设置的安全预案,制定内部安全风险控制标准,用车标准,用餐标准,活动中遭遇极端天气和应急标准,包括车辆的晨检、晚检我们都有,理顺安全流程、保险机制等等。更重要的还是培养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我们开展了小小安全员行动,安全带行动等等,我们举办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安全营,让营员更有安全意识与保障营员安全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