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7:41:18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申遗代表团成员还原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08 16:29    点击量:348    

  春分

  夏至

  秋分

  大雪

  当地时间11月30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昨天,刚刚从亚的斯亚贝巴回到北京的中国代表团成员马盛德、巴莫曲布嫫、罗微、张玲、王应德等在文化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就媒体关注此次“二十四节气”申遗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现场

  为什么选择“二十四节气”申报“非遗”?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二十四节气”申遗早在2013年就已启动,当时,经过组织专家审慎地论证,以最具有中华文化典型性、代表性为标准,文化部在14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二十四节气”作为2015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首选项目。随后委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牵头开展了对该项目申报材料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

  “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其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如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精准地表达这项遗产,提高其可见度,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职责。”马盛德表示。

  现场播放的申遗宣传片中,详细描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意义。片中说,“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申报现场,其实我们非常忐忑,毕竟主席的槌子不落,我们心里不安宁、不踏实。”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决议通过的时刻,马盛德十分感慨,他这样描述与会时的心情:“紧张的时候快要窒息,快乐的时候也很快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罗微在回忆申报过程时,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整个团队为了筹备申报材料,熬了不少夜。“大家看到一份申报书,体量好像并不大,但要求很多。”考虑到“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非遗专家以外,民俗学、天文历法、农业文化等领域的权威专家都参与到申报材料的筹备之中。罗微还特别提到,“非遗”与“自然遗产”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主体是人,因此在涉及到许多基本信息时,不仅有专家参与,还协同了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等十个社区,整理大量资料。因此,看似简单的申报表格,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精心构思、反复论证、逐字逐句逐画面精心地打磨。

  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召开了十三次申报材料评审工作会议,逐步完成了中英文申报表格、图片、视频的论证、修改和完善工作。评审工作会议往往持续三至四小时,甚至多次延续到凌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背后,凝结着许多人的辛劳。

  保护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

  申遗不是为了好听的名头,而是为了对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如何履约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表示,在文化部、农业部等部委的领导下和相关机构、社区、群体的协同下,于2014年成立了“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未来,各方将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对“二十四节气”开展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定期组织“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培训普及相关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促进代际传承,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为不同学生年龄群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节气知识竞赛、专题征文、演讲比赛和时令故事摄影等。中国农业博物馆也将计划举办“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并在大、中、小学及相关社区巡回展出,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该项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延伸

  为什么说抢注“非遗”是一种误区?

  从2001年昆曲开始,目前我国已有31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观察我国申遗的节奏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在2009年,我国一年就有25个项目入选,此后则每隔两三年才有一项入选,步子明显放缓,这是为什么?

  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处长张玲解释称,由于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通过,于2006年正式生效,《公约》的申报机制从2008年才开始建立健全,因此在2009年,我国在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后,有多达25个项目一次性列入了名录中。但近年来,各国申报都呈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而且优先照顾没有项目和项目少的国家,这就使得像中国这样已经入选众多非遗项目的国家不再具备优先权,因此每一次对备选项目的选择也更为审慎。

  关于申遗这一话题,不少国人似乎都存在着一种与他国比拼的心理,尤其是邻国韩国曾经成功申报了“端午祭”为“非遗”后,让我们有一种自家遗产被别人“抢注”的感觉,引起了舆论较大争议。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认为这是一种对“非遗”认识上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国人好像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好像我们要一直保持第一,实质上我们并不提倡在数量上的比拼。”

  “我们的端午节传到了韩国,变成了一套很系统的‘端午祭’,而我们很多地方就变成了‘粽子节’,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地方。此外,《公约》提倡的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我们就不能说‘我们去抢’、‘别人抢我们’,‘非遗’不具有排他性,‘非遗’更强调包容性。”巴莫曲布嫫说。

   记者 成长

  释疑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生活有没有关系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一书的作者余世存认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我们生活在大城市,“二十四节气”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现代人超越了时间,我们失去了时间感。”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代农耕社会留下的财富,但对现代社会仍有意义。随着大自然对我们的限制越来越少,眼下都市人的生活对时空有一种超越,作息并不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但其实我们的生物钟仍然受制于当地的时间,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就会犯很多错误,所以哪怕是工作繁忙的今天,我们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具体来说,余世存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无根、失重,就是错以为可以不要时间的规范了。“比如如今社会流行的‘成功人士’的生活,那是‘秋冬之际’的时间生活,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他还处在‘春天’里,他凭什么也要像成功人士一样过有车、有房、有财务自由的生活呢?”余世存说,我们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可惜大部分人视而不见这种时间中的节气或烙印,比如很多人身体不调、上火、发炎、脸上长痘痘等,都是丧失时间感的结果。 陈梦溪 J226

  “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月有没有关系

  北京古观象台王玉民博士介绍,民间常常把农历叫“阴历”,实际上中国农历是“阴阳历”,“既使用阴历月,又用闰月来保证年的平均长度为阳历年长。”阳历反映的是太阳在星空中的运行,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人们得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点”,“但光有这四个点是远远不够的”,王玉民解释,农事需要固定在每年更精确的时间段,前后不能差十天半月,所以这4个节点还要向下细分,于是每个季节平均分成6份,全年为24个节气,一个节气为15天左右,沿用后世。“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没有任何联系,完全是‘自成体系’的,属于中国传统历法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民间常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完全是农历中阴历月占主流造成的错觉。”

  孙乐琪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