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2:39:12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

A股公司大股东祭出秘密武器 质押股票变减持套现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26 11:33    点击量:368    

  “有的公司发行私募可交换债就没打算还。”债券投资经理赵响(化名)惴惴道,“有家公司的私募可交换债已出问题了。”赵响吐吐舌头,截住了话头。

  大股东减持套现一直被投资者诟病。如今,精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使出了新的秘密武器——私募可交换债来减持套现,以绕开监管,瞒过投资者。私募可交换债审批简单,质押率高,在最短时间内,可帮大股东减得一股不剩。现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发行了这种可交换债,还有至少数十家公司排队等待发行。

  洞悉

  债券投资经理是近几年个人财富积累最快、职业发展最顺畅的一部分人。由于他们投资的市场只有机构投资者参与,这些债券投资经理“低调”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其幸福生活很少为大众所知。

  赵响就是这部分成功者中的一员。他供职于一家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职责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交易。拜4年债券大牛市所赐,赵响每年的投资收益率都在公司排名中位列前三。因此,赵响的职位升迁速度特别快,不到40岁就被提拔为投资总监,个人收入在同事里也是遥遥领先。

  “我的职业历程在债券投资经理中没什么特别之处,可以说整个债券市场的参与者都受益。因为债券市场持续牛市,收益率远好于股市,所以市场上资深的债券投资经理特别稀缺。基金公司里做债券投研的,一两年后就能当基金经理;而做股票投研的,一般都要做三四年才能当上基金经理。”赵响说。

  但最近赵响隐隐感到债券牛市可能快到头了。他的判断依据是,起到“债市大盘指数”作用的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同时,中美两国利率差已从最高时的3个百分点左右降到了目前的0.3个百分点左右。

  而且,一个普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却让赵响格外不安:9月初,在交易所流程中的私募可交换债达到近30家,其中一半已获得通过。这近30个项目的融资规模达400亿元,而去年全年私募可交换债总规模不过142亿元。

  秘密

  老周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合伙人,在债券市场浸淫多年。对于赵响欲言又止的私募可交换债,老周呵呵一笑,“债市是大佬云集的地方,什么故事我没见过!私募可交换债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一鱼多吃’的一种玩法而已。”他轻描淡写地说。

  私募可交换债,听起来是个复杂的金融名词。当大多数投资者还搞不清楚它的含义时,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已借助它完成“金蝉脱壳”,从银行间市场套取大笔现金。

  老周解释,只要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哪怕是个人,都可以用他们的股票做质押来发行私募可交换债。这种私募债一般期限为3年至5年,利率低于银行的股权质押融资,也低于券商的质押式回购。一年内债券不得转成股票,之后可以选择把债券转换成公司股票,也可以持债到期。

  “发行私募可交换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比如大股东手里有10亿元市值股票,那么他基本上可以发行9亿元规模的私募可交换债。最重要的是发行流程简单,门槛低,3个月就能完成发行。即便是把手里的股票全部质押出去,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还在。大股东发债融了钱究竟去干嘛也没人问。”老周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老周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上市公司,十年前几个主创人员出资不过几百万元创立一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市值迅速爆发至40亿元。第一大股东是自然人,持股不到7%,也就是说第一大股东持有的市值约为2.5亿元。但这家公司以控股股东为发债主体,发行了约2.5亿元的私募可交换债,相当于第一大股东所有的股份都从债券市场套现出来。但这家公司一年的总收入不过2亿元,净利润不到2000万。而且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像这样的公司发债后实际控制人就已经套现成功。接下来控股股东拥有主动权:想继续搞企业,可以继续投入;不想干了,可以把公司股权让给别人,钱也不用还了,甩手走人。”老周见怪不怪地解释。

  那么谁来接盘呢?老周嘿嘿一笑,“既然是私募债,就是不公开发行,买卖双方商量好就行。合作方式有很多。”

  投资私募可交换债目前被认为是有利可图的:最好的情况是一年后股价上涨幅度大于转股价格,收益率高于债券利息;次好的情况是,股价波澜不惊,持债到期,每年也有4%至5%的债券收益率;最糟的情况是,股价狂跌,大股东质押的股票市值不能覆盖发行价格。

  “股价暴跌也无妨,再烂的股票也有‘壳价值’。”老周吸了吸鼻子。

  “像这样的公司发债后实际控制人就已套现成功。接下来控股股东拥有主动权:想继续搞企业,可以继续投入;不想干了,可以把公司股权让给别人,钱也不用还了,甩手走人。”老周见怪不怪地解释。、

  隐忧

  可能是年纪尚轻,赵响对私募可交换债甚至整个债市忧心忡忡。“你想想看,大股东如果能通过买卖股票一夜暴富,谁还会踏踏实实经营企业。”赵响说,“那么持有这些公司债券或股票的前途在哪里?”

  赵响介绍,一旦公司上市,股东个人财富就成百上千倍增长。这还不算,上市公司发行债券更容易,利率普遍低于一般公司债。且能通过质押股票向银行、券商融资。现在又多了个融资更方便、质押率更高的私募可交换债。

  “在国外,大股东质押股票获得融资是很常见的,但质押股票和让渡公司管理权基本是同时发生的;而国内,大股东的大部分股权已经质押给其他机构,可他仍旧保留着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任何重大决策还是大股东说了算。”赵响摊开双手,一脸疑惑。

  而这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自然人股东,通过各种方式减持套现后,实现了个人财富的爆发式增长。

  由于是私募性质,加上相对小众,私募可交换债信息的公开度、透明度都不够,各家私募可交换债的条款设置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监管难度。

  最让赵响担心的是,从2018年开始,这些从2015年中开始“井喷”的私募可交换债将进入集中兑付期。“很难说债券的牛市还能持续多久。这种背景下,私募可交换债的前景恐怕并不乐观。”赵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记者高改芳 漫画/张骊浔)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