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3:08:51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新疆:“兵地教育融合发展”联盟改变教育生态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4 12:41    点击量:515    

农民富了,教育咋“办”?

——新疆首个“兵地教育融合发展”联盟调查

  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与若羌县中学师生交流。

  若羌县中学校长栾雪辉(中)在教研会上为老师解答问题

  若羌县中学通过远程系统与华山中学师生同时上课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若羌,古称楼兰。如今的若羌,是在楼兰古国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城,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县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县域面积第一大县,也是著名的红枣之乡。若羌县距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460多公里,和它最近的县城也相距300多公里。

  路虽远,但一场改变教育生态的实践和探索,注定让“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引人瞩目,吸引记者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

  “一颗红枣”引发教育生态危机

  由于光照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若羌县生产的红枣品质很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红枣经济”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若羌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李瑛是土生土长的若羌人,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农民依靠红枣发了家、致了富,“在若羌县农村,随便走进一户农民家,可能就是一位百万富翁”。

  一组数据能说明若羌县农民的富裕程度:2001年,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2216元;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26500元。7年时间,增长10倍。与此同时,若羌县的财力近10年增长近40倍。

  农民富了,若羌县的老师们却发现,学生慢慢变了,家长也变了。

  “迟到的学生多了,上课睡觉的学生多了,不做作业的学生也多了。”若羌县中学汉语教师萨拉买提·亚森说。

  一次,班里的一名学生没做作业,萨拉买提·亚森打算找家长沟通一下。没想到,电话打了无数个,这位有钱的家长就是不接电话。

  不仅如此,有些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上几年级、在哪个班。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是学校的事,与己无关了。

  若羌县瓦石峡镇农民余中军说:“家里有钱了,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就不愿意学习了。作为家长,我也无可奈何,他爱上就上,不爱上就回来种红枣,反正不缺钱。”

  在富起来的农民的观念里,“口袋”富了,脑袋“富不富”不那么重要了。这样的后果,真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农民致富给若羌县教育事业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本地学校留不住学生了!

  一些还愿意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农民选择在大城市买房,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读书。2010年,这种现象发展到了一个令县委、县政府“坐不住”了的状态。这一年,300多名初中毕业生几乎有一半选择离开若羌县到外面去读高中。

  面对这样的挑战,县委、县政府开始思考如何留住学生。

  2011年,若羌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实施从学前三年到高中三年的免费教育,覆盖本地居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这次的免费教育政策十分彻底。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5年里,学生不仅教科书、学杂费全免,伙食费和寄宿费也享受补助,就连住宿生回家的交通费用也由县财政报销。

  此外,从2011年起,若羌县的初中毕业生上高中也没有门槛了。只要愿意,初中生都可以进入高中读书。若羌县希望以此留住流失的学生。

  然而,事与愿违。

  从2011年到2014年,初中毕业生外流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原来,由于初中毕业生都可以上高中,结果导致初中生学习动力下滑,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空前低落。

  若羌县中学一位初三教师对记者说:“高中免费后,提到上高中,初中的学生就说,老师,都免费上高中了,还那么辛苦读初中干嘛?一些家长也不支持孩子努力学习。有的家长说,都免费上高中了,不用让孩子那么辛苦了。”

  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免费的东西没有好的。高中免费,说明质量不好,办得也不好,这样的高中,还上它干什么?

  若羌县的教育,眼看就要彻底陷入恶性循环。

  把家长课堂开设到农民家门口

  2014年,就在若羌县委、县政府为教育发展遭遇的困境万分着急的时候,党中央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走融合发展之路。其中,推进兵团和地方教育融合发展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一直以来,虽然兵团和地方教育时有交流交往,但并不深入。“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提出之后,意味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共享了,过去两条相对平行的线,可以融合交织,这无疑会给两地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若羌县看到了机遇。“我们首先想到,要把华山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帮助我们把教育办好。”若羌县县委书记党峰说。

  华山中学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是新疆建设兵团的优质教育资源。2014年,经过和兵团第二师协商,若羌县和华山中学达成兵地教育融合发展联合办学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新疆首个兵地教育融合发展联盟诞生。

  “华山中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华山中学校长邱成国说,“在学校建设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减免了700多万元的费用,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在各方面,地方上都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如今,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和使命。”

  协议签署后,经过调查研究,华山中学决定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副校长栾雪辉到若羌县中学担任校长,选派骨干教师张玉华到若羌县中学担任副校长。此外,华山中学全校的资源面向若羌县中学开放。

  为何不选派一个团队,把若羌县中学“接管”了呢?邱成国说:“兵地教育融合发展,重要的是带动和重建,而不是派一帮人简单‘接管’当地学校,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是为当地教育发展长久考虑的,是想办法推动当地教育良性发展,造血生血。”

  2014年9月,栾雪辉正式担任若羌县中学校长。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

  栾雪辉知道,若羌县中学面临的教育困境,根源在家长身上。这是“病根”,不拔出“病根”,要治愈这个“病人”,几乎没有可能。但是,要改变这些“农民富翁”的想法,难度可想而知。

  开家长培训班,这是栾雪辉想到的第一件事。栾雪辉决定亲自给家长们授课,要把心里话都告诉家长们。

  然而,第一期培训班来的家长并不多。尽管如此,栾雪辉依然用农民能听懂的语言,给来参加培训的家长们做讲座。对那些不愿到学校来参加培训的家长,栾雪辉就把家长课堂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把家长培训班开到村子里。

  “我始终在讲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未来,只能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才有保障,而不是靠种红枣挣来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即便种红枣,接受了教育,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学技术,也会不一样。”栾雪辉说。

  当地有一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种瓜。他利用学到的科学技术种瓜,一个瓜可以卖到90元,而且还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没有技术的农民种的瓜一个只能卖到9元钱。栾雪辉把这样的故事都讲给农民们听,反响很大。

  为了办培训班,栾雪辉走遍了若羌县农村。刚开始,培训班只是针对若羌县中学的家长,后来,县里看到效果良好,便委托栾雪辉对全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家长都进行培训,共培训了万余人。

  在培训中,面对一些家长不懂家庭教育,无能力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情况,栾雪辉便把问题归类,一个一个教家长怎样去做。栾雪辉和张玉华还组织各种学生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目标。华山中学也先后派出30多名教师,开展培训、开设讲座,从学生、家长的观念入手,努力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

  栾雪辉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多次培训之后,家长们的观念开始慢慢转变。农民余中军说:“栾校长的讲座我听了3次,收获很大,明白了送孩子读书的道理,也知道了教育才能改变命运。孩子的未来靠教育,不仅仅是靠10亩红枣地。”如今,像余中军一样发生思想转变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