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01:26:34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视点 老夫妇因家贫隐居山洞半世纪 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18 16:27    点击量:231    

  初因贫穷无奈住山洞 如今习惯不想回 四个子女出两个大学生

  山洞中的老两口。

  半世纪前,老人梁自付因家贫带着妻子李素英躲进四川的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山洞,以洞为家。他们自己动手,种玉米、高粱,喝山泉水,织布做衣,用自制的竹签抓野猪、野兔打牙祭,过着原始的男耕女织生活。54年后,昔日简陋的山洞通了电,经过三次“装修”成了一个舒服的安乐窝。梁自付还在山洞中把一双子女培养成大学生。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临江乡的国道上弯弯曲曲走上六七公里,沿途青山苍翠,果园飘香,下一个45度的坡,记者来到半山腰的一个叫灵隐寺的小村。

  200平方米大洞屋

  沿着村中粗糙的麻石台阶拾级而上,道路两侧一簇簇怒放的野花,香气袭人,一个巨大的山洞和凸出的岩石呈现在记者眼前。一位老汉坐在一个山洞门口抽旱烟,旁边躺着两只大黄狗。门前开阔的平地上,几十只鸡正在吃草料。一旁的老阿婆则在晒核桃。抽旱烟的老汉名叫梁自付,今年81岁,面色黝黑的他精神矍铄。一旁的阿婆名叫李素英,今年77岁。两位老人已经在这个山洞中“穴居”了54年。

  “洞屋”由竹块和巨石搭建而成,一共有三间房屋,加上一个堂屋、一个厨房、一个杂物房,大约有200平方米。靠近洞门口约50平方米的平地是“客厅”。“以前这里凸凹不平,走路都硌脚,我当过石匠,我自己用斧头和工具把地面整平了。现在这里晒稻谷,夏天天气凉快的时候,每天这里能有两三桌人打麻将,凉快得很。”梁自付说。

  紧挨着这块大平地的就是老人的灶屋,用条石和茅草搭成的,灶屋里面条件十分简陋,所有的陈设多是做工拙朴的木头箱柜、桌凳。灶台是梁自付用黄泥和石头垒成的,用的锅铲是找村里的铁匠打的,旁边的石凳是梁自付在山上找了块石头打磨成的。梁自付说,城里的液化气一罐要70多块钱,差不多要卖1只鸡才能换一罐气。虽然自己今年81岁了,但还要经常上山砍柴,才能用来生火做饭。

  洞居54年养大4个娃

  为什么会在一个荒山野岭中的山洞里一住就是54年? “一开始还不是因为穷。”梁自付叹了一口气说,自己三兄弟以前都生活在这个山沟里,距离这个山洞有几里路,因家贫,一家7口人都挤在一间茅草房中,3兄弟要合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裤子。到了分家时,家里穷得连一件茅草房都没有。1956年时,自己当公社干部,带领村民上山开荒的时候,留意到了这个山洞。

  李素英的老家距离梁自付所在的小山村有40里山路,步行要3个多小时。1959年,当时只有19岁的李素英嫁给了身无分文的梁自付。当时,他在山沟里有两间茅草房,后来下大雨,房子塌了。梁自付想起了这个山洞。于是,结婚第3年,也就是1962年,两人便搬到了这个岩洞安家。“这辈子她跟着我受苦了。”梁自付说, “下雨遇上吹大风,雨就直接飘进来,雨下得大,山洞里面还会灌水,潮湿得根本没法住人。我们就拿着葫芦瓢,把水往外舀。”

  梁自付说,自己原本只想着在山洞中住上3年,等到手头有点余钱了就盖几间茅草房住,但没想到,随着4个孩子的陆续出生,养家糊口的担子越来越重,根本没有钱盖房子。再加上住习惯了,就不想走了,这一住就是54年。

  豺狼野猪经常闯进家

  在外人看来,在山洞中居住肯定是过着像原始人一般的生活。但在梁自付眼中,老两口的生活有滋有味。梁自付开辟了不少平地,种上小麦和玉米,一年下来能收1000斤小麦和2000斤玉米。他还在山上种了柑橘、桃子、李子、柿子、核桃等。“今年收了1000多斤李子,柿子马上也到收获季节了。”老人自豪地说。老两口还养了20多只鸡,每天都有鸡蛋吃。想吃豆腐时,老两口就自己用石磨磨豆腐。梁自付平时喜欢喝点酒,他喝的酒都是自己用粮食酿制的,苞谷酒、高粱酒,一年到头都没断过。每天晚上,一碟花生米,二两烧酒是梁自付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山上还有野生的板栗、核桃,他甚至还在山洞周围的花丛中放了几个蜂箱,酿制蜂蜜,梁自付就像一个工匠,大自然所能赐予的一切,都被用在他诗意的生活中。

  每天早上5点,梁自付就醒了,他将圈舍中的鸡先放出来,然后自己煮玉米糊糊,用笼屉蒸馒头。然后到后山上散步。高兴的时候,他还会对着大山唱山歌。

  梁自付记得,50年前自己刚刚搬进这个山洞时,因为山大林深,大山里经常有豺狼、野猪、山猪、麋子、狍子、野兔等动物跑进来。尤其是豺狼、野猪,经常会误入他的家。从那以后,他在山洞里睡觉,都要燃起一堆火。“在山洞里睡觉,每天我都能听到豺狼、狐狸等野兽的叫声,一开始有点怕,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因为野猪毁坏庄稼,他在山猪、野兔经常出没的地方,用竹签和铁器制成的捕兽器捕捉野猪和野兔。“每次捕捉到野兔都能加餐,内脏清理干净后,直接放在火上烤,什么调料也不放,就放一点盐,就是一顿美餐。红薯成熟的季节,直接挖几个红薯,生起一堆火做烤红薯,香得很。”

  如今,梁自付夫妇俩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山洞中看电视,梁自付爱看抗日剧,老伴则爱看戏曲,两人有时还会争夺遥控器。梁自付说,偶尔他还是会感觉到孤独,会想念儿子和女儿,4个孩子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到大山中看望他们。

  儿是工程师孙是博士

  1963年,梁自付的第一个孩子在山洞出生,随后,另外三个孩子也相继在山洞出生。一家6口人,就挤在山洞里面生活。虽然极度贫寒,但梁自付宁愿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上学。

  梁自付精通嫁接技术, 周边村的人常请他去嫁接果树。他的工钱也从1960年的每天0.8元,涨到上世纪80年代的每天2元,再到现在的一天100元。挣回来的钱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都用在了供孩子读书学习上。聊到几个子女,老人喜不自胜,四个子女中出了两个大学生, 自己的大儿子今年已经54岁,在成都工作,是一名地质勘探工程师。二女儿是一名中学教师。三儿子在阆中一家酒店工作,老四则在广州打工。“我的孙子梁龙如今还成了博士生”。

  “这里在你们眼中或许像个猪窝一样,但却是我的安乐窝。” 梁自付笑着说,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日子好过了,他还要在山洞里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但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住在这才觉得自在安逸,住习惯了,不想走了。

  子女们条件都好了, 自然惦念着还住在山洞里的父母。几位子女再三劝老人搬到城里去住,但老人的态度很坚决,在子女家顶多住上几日,就又回到山洞生活。“城里到处都是车,不自在,空气也不好,马桶我也用不习惯。”

  “我们走了,家里的几十只鸡、两条狗,还有这么多果树怎么办?”李素英说。

  临江乡灵隐寺村党支部书记刘宗福告诉记者,村上也多次动员梁自付夫妇搬迁,并给予搬迁补偿,但老两口就是不肯搬走。在这种情况下,村里只能尊重老人的意愿,并专门给山洞通了水电。

  “我每顿还能吃两碗米饭。我想在这个山洞里活到100多岁。”梁自付笑着说。(记者肖欢欢)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