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隐于市”的北京名人故居 保护之路该如何走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21 08:41 点击量:287 大
中
小
田汉故居院墙上写有“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字样。上官云 摄
开国上将刘亚楼故居遭强拆、青岛新增22处名人故居将被挂牌保护……这些年,“名人故居”成了热门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不少名人故居。近日,记者走访位于城区的几处名人故居,一探其现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名人故居的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
田汉故居谢绝参观 附近居民称已成大杂院
来到北京细管胡同,能看到田汉故居朱漆大门上的颜色早已斑驳。当年,田汉在这个小院里生活了15年,创作了话剧《关汉卿》等优秀剧目。1986年,这里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墙上还有“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字样。
沿着该故居半开的小门望去,里边的路面坑坑洼洼,右手边堆着编织袋、纸箱子等杂物,一间小屋房门紧锁,过道尽头则堆着一个小衣柜。
“里边早没什么文物了。就剩下几间老房子,基本就是个大杂院。”一位附近的居民对记者说,也没有看到有过什么修缮的举动。
位于跨车胡同的齐白石故居。上官云 摄
齐白石故居斑驳寂寥 敲门无人应
而在金融街附近,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小院在四周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显得尤其寥落。门楼上长满杂草,部分墙砖坑坑洼洼,旁边院墙下,还扔着一个破沙发。
据《北京四合院志》记载,1926年冬,齐白石购买此院,同年底搬入。1955年,他曾搬入新居(位于雨儿胡同),但不久又迁回跨车胡同。1984年,齐白石故居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院子里头很破,只看到过两个老太太,听说是齐白石先生的家属。”一位曾进入该院的知情人向记者展示了当时所拍摄的照片,“水龙头旁边还堆着垃圾”。
记者三次上前敲门,但均未得到回应。
故居介绍二维码多次扫描未成功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故居文物保护标志一般都配有一个二维码,有的还注有“拍拍更精彩”等字样。但记者多次尝试,均未扫码成功。
北京谭嗣同故居文物标志牌上所设的二维码。上官云 摄
在田汉故居外。一位在附近工作的工人笑着说,早先自己出于好奇也曾拿手机扫过这类二维码,但就是扫不上,有一次还显示网页无效,“本来想看看能不能有些历史简介什么的”。
同样,记者在谭嗣同故居外,扫描文物标志牌所配的二维码仍然没有成功。这里在1986年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院内的一位居民表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个二维码的,“我也没有去扫过”。
升级保护是出路吗?
名人故居究竟该如何保护?据《北京晨报》报道,田汉长孙田钢曾表示,田汉故居院子里的老房都保存得很好,如果把临时建筑拆除,进行一番修缮,故居还会焕发当年的风采。只是,这些工作推动起来难度很大。
大门紧闭的齐白石故居。上官云 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曾关注名人故居保护现状。他曾建议将田汉故居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拆除违章建筑,修整历史院落,安置居民住户,恢复故居原貌,开辟为对社会开放的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
“名人故居没有必要全部开辟为博物馆或者纪念馆,这涉及高昂的维护资金等诸多问题。”不过,一位古建筑专家对记者表示,该如何保护利用,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关键是要让文物‘活’起来。有的名人故居,是其后代在居住,保护的也不错”。
北京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谭烈飞也持有相似观点。他说,有一些名人故居的确是私人的,但是,如果已经挂牌保护了,那么就意味着住户不能对故居内部结构做出任意改动,“这种私人所有、正常合理居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对故居的一种保护形式”。
“如何界定哪些算名人故居?哪些能算是名人?目前还并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与标准。”谭烈飞表示,名人故居的保护也有自身一定的要求,所以不能操之过急。(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