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企业债务处置情况调查:去杠杆 一刀切使不得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2 16:03 点击量:265 大
中
小
8月29日,本报“财经纵横”版刊发“对苏鲁冀黑四省企业债务处置情况的调查”上篇——《去杠杆,企业过得怎么样?》,报道了当下企业真实的债务状况,以及相关各方在去杠杆过程中的努力、困惑和难处,并配发记者手记《阵痛之后是新生》,引起广泛关注。
在上篇报道里,记者指出,当前我国总体债务水平不高,但上升趋势较快且分布不均匀,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相对偏高,成为近年来我国杠杆率快速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部分企业去杠杆“有意愿,没能力”,银行也存在“坏杠杆难去,好杠杆难寻”的局面,企业因为去杠杆而遇困的现象和逃废债行为,增加了金融机构和经济运行的风险。整体杠杆率能否平稳降低,关键在企业,难点也在企业。
此次调研中,本报记者深入走访了4省8市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63家企业、74家银行机构。上篇重在“问”,下篇重在“解”。今天,我们推出这组调查报道的下篇,理性探讨有效去杠杆、着力破“两难”的解决之道,希望能给有关各方提供参考,带来启发。
——编 者
一解:合力“去”
“债权人就像抬着木头的队伍,大家步伐整齐,就能分担债务压力,企业还有希望。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走开不抬了,木头瞬间就会坍塌”
“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改变了以前金融机构各自为战、各做打算的格局”
“债权人就像抬着木头的队伍,大家步伐整齐,就能分担债务压力,企业还有希望。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有任何一个人走开不抬了,木头瞬间就会坍塌。”黑龙江省龙煤集团总会计师宋云飞说。
今年初,陷入债务危机的龙煤集团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眼下,处在新起点的龙煤获得喘息机会,开始重整上路。龙煤能甩开债务包袱、轻松前行,债权人委员会有功劳。
从年初开始,银监会要求各地银行业机构针对有关企业客户组建债权人委员会,由债委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困。从本报记者此次调研的苏、鲁、冀、黑4省实施情况看,这项制度起到积极作用,减少了可能的争相抽贷、限贷行为。
在黑龙江银监局推动下,龙煤集团债权人委员会指导各债权行以现有授信余额为基础锁定债权,不抽贷、不限贷、不压贷,稳定企业预期,并对企业贷款进行重组和置换,缓解企业债务压力,提供新的资金“血液”,帮企业练内功,逐步去杠杆。截至7月30日,债权行向龙煤集团累计提供资金支持59.96亿元。
债务重组为龙煤转型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龙煤也开始主动剥离非主营业务,淘汰13个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矿井,并将人员分流安置。为此,龙煤设定3年扭亏目标,计划在3年内对符合条件的25座煤矿关闭退出,淘汰落后产能2054万吨,涉及员工5.5万人,规划的半数矿井在年底内退出,2017年底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调研中,不少企业和银行告诉记者,去杠杆是一项“减法”改革,阵痛难免,而且可能阵痛相当剧烈。如何从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实际出发,调动起各方积极性主动性,上下一心,握指成拳,对去杠杆进程能否顺利至关紧要。
黑龙江建龙钢铁去年被银行收回信贷资金7亿元,当时给企业正常运营带来很大压力,一度陷入资金困境。各家银行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后,对企业在当前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行予以支持,保证企业信贷资金2年内不减少,并调整还款周期,帮企业逐步减少经营性负债。
建龙钢铁财务副总经理姜兴录说,企业经营现状比去年有一定的改善,尤其是贷款稳定后,原来每个月回款要占用的很大一部分资金都可以省下来,不用再着急“倒贷”,大幅降低了财务成本。
在山东,债委会制度也让不少企业顺利走出了“债务泥沼”。山东瑞福锂业是全球第一家同时拥有锂辉石和锂云母等低品位矿石提锂技术的生产企业。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不良担保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行贷款利息不能按时偿还,2015年3月被迫宣告破产重整。泰安银监分局指导建设银行泰安市分行,担当牵头行成立了债权人委员会,与企业一起化解融资风险,并适时调整授信种类及期限结构,帮企业摆脱了险境。
去年下半年,瑞福锂业经营终于迎来转机,主营产品碳酸锂的价格逐渐攀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瑞福锂业抓住机遇,将原有碳酸锂生产线升级改造,并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不但偿还了高成本债务和部分银行贷款,还将剩余资金投入扩建项目。截至今年6月末,瑞福锂业总资产已达到10.38亿元,实现净利润6742万元,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的47.28%下降到31.99%,降幅达15.29%。
“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改变了以前金融机构各自为战、各做打算的格局,使各家银行能够协调一致,既有利于企业债务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银行更好维护自身利益。”山东银监局副局长解晓非说。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副行长巩长霖认为,债委会能让银行对企业全面债务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不像之前某家银行单兵作战,对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状况不了解。同时,各家银行协调一致行动,能防止个别银行压贷、抽贷而带来的链式风险。
二解:稳妥“去”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杠杆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
“病去如抽丝。高杠杆的形成是历史的、长期的过程,想去掉没那么容易,要逐步、渐进地去杠杆”
“去杠杆不能‘为去而去’,对于实体经济需要的资金和有前景的项目,还是应给予支持,确保企业平稳过渡”
去杠杆是靠市场还是靠政府?
山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刘晓认为,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去杠杆,是去不了的,还是需要“有形的手”。政府应当更多地从机制上切入,比如政府、银行、企业的协调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以及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等。
重症还需缓治。江苏银行徐州分行副行长陆海波认为,去杠杆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以暂时阵痛谋求持久健康。短期看,去杠杆势必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出现企业违约、经济下行、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但长远看,去杠杆也是市场出清的过程,倒逼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让经济重新走向良性运行轨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去产能正值攻坚阶段,企业和银行纷纷向记者呼吁,去杠杆应处理好与其他重点任务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去杠杆要兼顾稳增长,这看上去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招行济南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裁朱惊雷认为,去杠杆有多种途径,却没有一种能立竿见影,更没有一种是无代价的。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才是去杠杆的根本之道。然而,促进经济增长,不可避免要增加贷款或赤字,又会提高杠杆率。因此,去杠杆需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有的企业表示,去杠杆不能“为去而去”,对于实体经济需要的资金和有前景的项目,还是应给予支持,确保企业平稳过渡。
河北新宇宙电动车有限公司所在的新能源行业,是近年驶入“快车道”的新兴产业。公司采取了积极发展策略,期望扩大生产规模,但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影响了建设进度。“银行对企业贷款大多持谨慎态度,我们这种经营情况相对较好的民企也受牵连,贷款规模减少。公司最近在陕西商洛投了一个2亿元的客车项目,因为是异地收购,当地银行不给我们贷款,现在只完成了一期项目,后面的工程资金缺口还比较大。”新宇宙财务总监李艳说。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但如果杠杆率过高,债务增长过快,杠杆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应该循序渐进、结构性去杠杆,在不同主体间对杠杆率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在降低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提高杠杆质量。”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副行长侯成仁说。
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韩静认为,去杠杆会导致企业扩张受损,经济增长放缓。去杠杆力度一旦过大,企业、居民、金融部门陷入去杠杆的相互强化过程,很可能发生债务连带风险。政府相关部门、银行和企业要加强沟通,温和去杠杆。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加快创新转型,培育新增长点。
“病去如抽丝。高杠杆的形成是历史的、长期的过程,想去掉没那么容易,要逐步、渐进地去杠杆。”江苏金融办金融稳定处副处长史先诚说,如何去杠杆、去多少,与去产能、降成本也密切相关。现在很多遭遇困难的高杠杆企业财务成本高,靠自己恐怕挺不过去,去杠杆还要先帮企业降成本,增强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去杠杆实力。
三解:分类“去”
“鼓励企业立足自身经营状况,自主降杠杆”
“去杠杆不能完全靠调控,政府要把政策法规做到位,至于关停哪个厂子,可以交给市场决定”
“那些杠杆率高企、没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像快要腐烂的桃子,如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里能保鲜一阵子,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腐烂。如果现在就榨成果汁,还能卖点钱,烂掉就没价值了”
“虽然我们负债水平不算高,但现在企业要退出主城区,去开发区建新厂房,建设资金存在不小缺口。如果对我们去杠杆,公司的资金周转就比较难了,还是应当由公司立足自身情况调整债务水平。”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袁颖说,企业的情况,只有企业自己最了解。实际上,一年前他们就根据市场趋势变化减轻经营性债务了,现在公司负债水平并不高,但不希望“一刀切”式的去杠杆把资金搞得特别紧张。
如今,不只是企业,一些银行也开始意识到“一刀切”的危害,开始调整去杠杆的路数,因企施策。
“要按照市场化原则,鼓励企业自主降杠杆。”招行哈尔滨分行巩长霖说,从客户情况看,产能过剩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高出平均水平10%。合理杠杆水平没有统一标准,要全面考量企业经营、产品销售、现金流等状况和融资渠道。比如有的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多、融资能力强,资产负债率相对高一点也没问题。
“去杠杆不能一刀切,确实需要分分类。”民生银行徐州分行行长助理崔学峰认为,一些中小型落后产能企业,环保审批过不了关,亟须关停。但另一些企业经过升级改造,设备先进,产品适销对路,只是大环境不好,遇到经营低谷,今后还是有发展潜力的,应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去产能、去杠杆不能完全靠调控,政府要把政策法规做到位,至于关停哪个厂子,可以交给市场决定。
对于那些杠杆率高企、没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则要坚决清退。
“打个比方,有些困难企业像快要腐烂的桃子,如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到冰箱里能保鲜一阵子,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腐烂。如果现在就榨成果汁,还能卖点钱,烂掉就没价值了。”江苏省金融办史先诚说。
徐州丰成盐化工副总经理郑奇波认为,应当明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杠杆率的安全边界,对负债指标处于安全区的企业,金融机构应考虑中期融资支持,做到不压贷、不抽贷,以时间换空间,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在去杠杆的同时实现长远发展。
四解:统筹“去”
“一些企业开始观望,拖欠银行利息,盼着能搭上债转股‘便车’”
“现在到各大交易所上市很难,即使是新三板,门槛也很高,并且上市企业要承担的费用不低,企业到新三板上市,整个费用需要80万甚至100万元。应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企业便利实现股权融资”
“去杠杆中,债转股会如何推进?”对此,企业和银行均很关注,并盼着尽快出台债转股细则。
“由于政策不明朗,一些已经还本付息困难的企业开始观望,拖欠银行利息,指望能搭上债转股‘便车’、欠债不用还钱。”黑龙江省金融办金融工作处处长单国宏指出,应尽快明确去杠杆相关政策,并具体到相关企业,以便金融机构及早确定扶优限劣政策和对象,防止因政策不明和市场恐慌误伤优质企业,也防止本应淘汰的企业还心存侥幸。
部分金融机构对债转股很谨慎。有银行提出,金融机构不可能长期持股,必须为未来股权退出提前设置通道。债转股不能成为企业甩包袱的手段,特别是产能落后严重、基本面极差的僵尸企业,直接破产清算是最优选择。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债转股。”某大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债转股只能是过渡性的,若作为消化不良资产的方式,可能会越陷越深。对银行来讲,要保证自身的资金安全,推行债转股就要为股权的退出通道打好基础。
不少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认为,去杠杆的根本出发点是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但这一行为本身有可能触发潜在金融风险,希望政策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能更加明晰,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协调和风险控制机制,综合施策,稳妥推进。
政策在持续发力,但还有不少“小洞”要填补。
比如,正在推行的债委会制度,使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得以喘息。然而,目前债委会是区域性的,许多企业在全国都有贷款,往往是当地机构说好了不抽贷,却被外地银行抢先抽贷。业内人士建议,加强全国范围的债委会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全国一盘棋,拿出协调一致的信贷政策,不轻易退贷。
再如,在去杠杆中,银行也碰到一些短期难题,盼望国家出台配套措施予以支持。某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说:“经济下行期,不良资产高企,监管机构能否对拨备覆盖率给出更大的容忍空间?现在底线要求为150%,一边是拨备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另一边是银行又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核销。”
此外,不良贷款上升,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和渠道有限,而相关税费却较高。建设银行徐州分行副行长许范新说,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需要政府协调工商局、房产局、土地局、车管所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银行查询企业和个人资产信息,使银行能尽早介入、及时维护债权,同时要降低执行、评估、过户等费用,降低处置成本。
“现在到各大交易所上市很难,即使是新三板,门槛也很高,并且上市企业要承担的费用不低,企业到新三板上市,整个费用需要80万甚至100万元。”徐州金融办李培强说,去杠杆要降低债权融资比例,提高股权融资比例,建议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企业便利实现股权融资,真正完成去杠杆。(记者 欧阳洁 许志峰 吴秋余 王 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