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0:59:47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报道

北京二环内最后一家人才市场搬离虎坊桥 已运营23年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04 08:30    点击量:300    

  原标题:二环内最后一家人才市场搬离虎坊桥

  8月3日,虎坊桥,虎坊桥人才市场原址,一位来北京找工作的男子在看门口的市场公告。今年4月份,虎坊桥人才市场搬迁。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已运营23年,曾是外来务工者首选市场;市场关闭数月,仍有务工者盘桓不去

  “中低端劳务人员的首选招聘场所,外来务工人员下火车直奔的劳务市场”,对于许多老北京而言,这句描述虎坊桥人才市场的话并不陌生。然而,8月3日记者从西城区陶然亭街道了解到,为消除地区安全隐患,虎坊桥人才市场已经关闭且完成清退,自此,北京二环内最后一家人才市场消失。

  人才市场已搬往赵公口

  出地铁7号线虎坊桥站,向南步行300多米即能抵达虎坊桥人才市场。

  虎坊桥人才市场的原址位于虎坊桥路7号,北边有工人俱乐部,而朝南不远则是北京职工服务中心。昔日的火热已经褪去,现在,市场入口处两扇不大的铁门紧闭,铁门外白纸黑字的公告称,会场已于4月搬往赵公口人才市场。

  公告上提到,本会场自4月18日起搬至赵公口人才市场,地址位于南三环中路67号手拉手尾货商城B座三层赵公口人才市场,每周设置专场招聘。

  记者向附近安保人员询问路线,随后穿过北面的工人俱乐部,走进铁门内侧。两把铁锁早已生锈,而从铁门处往里,则是一条长约百米、宽约五六米的小道。小道左侧为一排平房,多为餐饮店,不过大多已被红砖和木板封住店面与窗口,仍营业的只有两家;右侧则是工人俱乐部,时不时有职工打开侧门,在台阶上吸口烟。

  能找出往日人才市场痕迹的,唯有小道尽头分设道路两侧的两长排布告栏。布告栏遍布灰尘,大多空空如也,只有两三块仍有招聘公告没取下,其中一则写着某O2O企业招聘上门洗车技师,试用期底薪4000元等信息。

  记者询问附近工作人员,得知小道西北处紧挨布告栏的一栋低矮楼房,即是原人才市场办公处,“早上8点开门,下午4点左右关门”,然而随着市场撤出,此处也早已人去楼空。

  将建成为老服务场所

  陶然亭街道福州馆社区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在虎坊桥老居民眼中,虎坊桥人才市场不仅限于“门内”的市场,“门外”聚集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是其一部分。随着聚集的务工者越来越多,也发生了酒后滋事、滞留露宿等问题,社区开始时常接到居民投诉,反映虎坊桥人才市场扰民,而因产权单位和承租公司的房产租赁合同尚未到期,人才市场一直开到了今年上半年。

  为加强市场周边地区的治安和环境秩序,2015年开始,陶然亭街道在市场外设置了治安巡逻岗亭加强治安。据陶然亭派出所统计,仅2015年第四季度,辖区涉及虎坊桥人才市场的110警情就有107件,占派出所全部接报110警情的10.3%。其中,酒后滋事警情67件,打架警情26件,各类纠纷警情14件。

  对此,陶然亭社区向附近居民及企事业单位收集意见,并与虎坊桥人才市场产权单位——北京市总工会沟通,反映市场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隐患。

  今年4月18日,北京市总工会依法正式收回了承租公司的办公用房,并由陶然亭街道租用其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未来将建成为老服务和文化活动阵地。

  ■ 探访

  总有“熟面孔”滞留不去

  人才市场及其旁边的金沙剧场门前,是一大块空地连接着街旁绿植,虽然市场早已关闭,在绿茵下仍有二三十名外来务工者或坐或卧。他们身边堆放着行李,偶尔能见到行李下露出印有“招聘”或“简历”等字眼的纸张,其中一部分人三五成群,用打扑克或下象棋来消磨时间,也有求职者与用工者探讨出工时间与薪酬待遇等问题。

  一位在大兴区某饭馆的李老板告诉记者,人才市场虽然撤市,这群人却一直盘桓不去,早就成为附近的“熟面孔”,他就曾在其中招过好几个,但最终都失败了。

  “一到了地方就开始挑三拣四,有两个干了两天就走了,因为对工作时间不满意。”

  除了久久不散的“熟面孔”,也相继有“新面孔”出现在旧市场中。陈师傅家住山西雁门关,昨天刚到北京。他说,以前在河北的饭馆里给人配过菜,也曾打工养过藏獒,这次来北京是想找一份“工厂里的工作”。

  “之前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市场,出了火车站之后一路问了不少路人,才找到这儿,没想到市场已没有了。”被问到以后打算怎么办,他表示再找一找。

  ■ 背景

  虎坊桥人才市场

  成立于1993年的虎坊桥人才市场,其前身为宣武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运营初期,能为技工、销售、导购、后勤、家政等专业人才提供相应就业岗位。2003年,北京东方汇佳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接手该市场,喊出了“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男女,只要50岁以下身体健康者,都会安排相应工作”的职介口号。

  ■ 讲述

  居民:曾有务工者深夜上门求聘

  在附近居民张阿姨的回忆里,人才市场的“发迹”与附近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密不可分。

  “我记得是九几年的时候,当时人才市场的旁边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电工之类的技术人才。”她介绍,学校夜间授课,而她所在的单位那时还有一些电工同事前去为学生授课,从那时起,就有相关企业前去招聘职工,渐渐地,那里开始出现人才市场。

  “那以后一直很火热,外面总是乌泱泱一大片人,一年到头都是,只有过年时清静两天,等过完年了,很多外地务工的人背着大包小包就来了。”张阿姨说,从早上六点多开始,拿着传单招工的、背着行李求职的,就将人才市场与其旁边大剧场门前的小广场堵得水泄不通,一周中尤以周末、而一天中尤以上午11点之前最为火热,“挤得根本就过不去”。

  家住腊竹胡同的刘奶奶则记得,1996年、1997年正值“下岗潮”,有些同事下了岗,就去人才市场里找到了保洁、餐饮一类的工作。然而近两年,人才市场渐渐也不如先前火爆。

  “招人的也招不到合适的,找工作的也找不到满意的,这些来打工的外地人里头,我看年纪最大的都六十多了,搁我们早就退休了,他们没办法,必须干。”

  而随着大群务工人员的聚集,一些小商小贩也“闻香而来”。刘奶奶说,前来务工的人大多经济条件差,根本舍不得在饭馆里吃饭,有一些商贩看准了这一点,专门为他们提供便宜的饭食。

  “用一简易三轮车,上头摆几个大盆,里面放上饭菜,有谁买就用勺子盛出来。”刘奶奶说,这种小三轮上的食物没有任何卫生可言,但对于务工者来说,能承受的只有这种便宜的伙食:“一份也就八九块。”

  在她眼里,家门口这群外来务工者生活颇为不易,她还记得曾有务工者深夜在胡同里挨户询问是否需要保姆,希望得到一份工作,也有的务工者晚上无处可去,只能睡在附近的公共厕所里。

  “人睡在空地上,一大包一大包的行李堆在旁边,想上厕所都没法进去,又吓人,又可怜。”

  新京报记者 戴轩 通讯员 宋云辉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