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14:25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教育频道 > 专题

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发布时间:2016-06-09 19:01

  教育部日前在京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题座谈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相关学科11位专家与会。现将会议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编者

  用自己的语言讲清楚中国故事

  北京大学 姚洋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取得的成就,不是照搬西方教科书的结果。在西方学者眼里,中国的制度是不完备的;以他们构造的各种常规治理指标来衡量,中国绝对属于治理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这都源于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国。

  但是,世界不理解中国,并不能完全归罪于西方学者的偏见。静心自省,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学者也许没有能够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把中国的故事讲清楚。我个人认为,当代中国学者,特别是哲学和社科学者最激动人心的任务,是用自己学科的语言,讲清楚中国的故事。

  建立在儒家传统之上的科举制度,使我国古代社会成为社会阶层流动性最大的古代社会之一。从当下的角度来看,在科举制度之上形成的“贤能体制”对于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当今中国,贤能体制转化为选拔制。这是一个不同于民主制的全新政体,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政党,而是中国宪法架构的一部分,行使西方民主制度中国家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包括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选拔官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既是一个组织,也是一种制度。这对当今世界的民主体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再进一步,选拔制度的运行离不开一个中性的中央政府。在政治层面,中国共产党是负有宪法责任的国家架构的一部分,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就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的实践既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从中国实践的特殊性中总结普遍性的理论,不仅让世界理解中国,而且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学研究要聚焦重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吴晓求

  一个伟大的国家,除了物质和财富外,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上的伟大。要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起来,我们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远大的目标,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态度,既要善于吸收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又要注重中国社会的国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勇于探索、求真务实。

  经济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基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基于中国经济社会丰沃的土壤,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探索真理的勇气,去分析中国经济运行遇到的各种问题,探寻其中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经济学者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复杂的转型期,研究对象内涵异常丰富,构建基于中国经济特征的新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完全可能的,也是这个时代经济学者的责任。我们既不可以全盘照抄,也不可以故步自封。要繁荣发展中国的经济学,方法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必须更新,既要拓展视野,还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更要端正学风。要摒弃任何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的态度,远离学术泡沫。同时,社会也要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总的来说,我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发展是充满期待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实现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的要求,以期不辜负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

  创造引领世界的环境法学理论

  中国海洋大学 徐祥民

  环境法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创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环境法学理论是当代中国法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学者最有条件创造引领世界的环境法学理论。

  一是环境状况。真正有条件近距离接触环境问题、深刻感受环境问题的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我国是环境问题爆发最集中的国家,中国法学者更便于发现环境问题的本质。

  二是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与环境保护对人们行为规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阐释哲学社会科学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其他理论时,中国学者应当有文化自信。

  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利益关系——利益建设和利益分享模式,与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利益关系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在认识工具中拥有社会主义这一制度模型,在环境法学理论创造中不存在难以克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障碍。

  四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国思想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是化解资产阶级和工农劳动阶级之间矛盾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化解基本矛盾的理论风格与化解“人—天矛盾”理论难题的宏阔领域是相近的。

  中国学者正在坚定的信念驱使下积极前行,假以时日,将使带有明显中国印记和当代特点的法学理论不断丰富、成熟,成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

  创建本土化高水平社会学学科

  清华大学 李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国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舶来品走向本土化的过程。38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城镇化、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创建了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高水平社会学学科体系。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社会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社会研究基础。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社会学学科发展应与现代化进程同步。

  怎样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进程中创新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社会学研究依赖于实验、十三亿七千万人的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现代化研究对于创新社会学学科及其体系具有创新意义,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学对于社会学学科发展具有创新意义。

  “从人抓起”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广州大学 徐俊忠

  一是“从人抓起”。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性要求。同时,对于理论工作者应该有“真懂真信”的要求,还要特别强调“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为绝大多数人民服务的立场,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问题,也是化解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深刻社会矛盾,促进国家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路径。依靠单一的学科,我们几乎无法解决任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必须自觉地从原来过于刚性的学科分类规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尽快使学术活动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三是认真对待“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建议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人员“下乡下厂下基层”创造条件。该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应该把“下乡下厂下基层”列入培养方案中,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是“解决好学风的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面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坚持“文章不写一句空”,坚持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而做真学问、大学问的学术价值取向,这些都是优良学风的具体体现。

  五是优化学术评价体系。我国的学术评价应该被视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和管理问题,应该有利于学风的优化,有利于学术人才和学术大师的养成,有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各类体现出“真学问”和“大学问”的优秀学术成果的推出。

  建立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 孟繁华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就是在培养学生中开展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构建学科,这是推进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核心所在。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例,因历史原因,传统大学教师教育存在自封闭、内循环的问题;而丰富的中小学实践限于经验的路径依赖,难以生成专业化的教师教育理论。尽管这些年有了较大的改进,但这一问题积弊甚深,严重制约了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彼此开放的状态中融为一体,在融合的互动关系中产生和谐共生的教师教育模式。

  一是中小学实践反哺大学教师教育。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双方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教育现场汲取鲜活的实践智慧,把大学导入一个开放的变革框架中,摒弃大学自说自话的状况,用中小学丰富的实践激发大学教师教育活力,改进大学教师教育。

  二是超越经验主义。大学教师教育只有基于基础教育实践,超越经验主义,建构反思型实践经验,才能摆脱教师教育对经验的路径依赖,建构适切的专业理论。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可提供超越经验主义的条件,避免堆砌中小学经验用于大学教师教育的做法,走出单纯经验循环怪圈,开拓理论自觉的实践空间。

  三是双向激活。丰富、生动的中小学教育实践能够激活大学教师教育理论创新,新的教师教育理论又推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问题的解决。通过双方协同,在开放的状态、融合的互动关系中,激活新一轮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形成充满活力的大学和中小学一体化的教师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大学问”“真学问”

  吉林大学 张福贵

  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学术的发展,而学术的发展在于从个人开始要做“大学问”和做“真学问”。

  “大学问”首先要有大视野。“考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

  “大学问”还应该是大问题。“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大学问”最终要有大影响。中国当下学术研究投入产出的量化指标是名列世界前茅的,但是“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

  “真学问”首先是研究对象的真实。完美的思想逻辑一定要符合真实的事实逻辑,悖逻辑、悖事实的研究对象是没有学术价值的。

  “真学问”也包括研究态度的真切。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自身感受和时代感召的角度,真心实意为维护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发出自己的声音。

  “真学问”还应该有研究结果的真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价值不是在于思想的重复,而是思想的创新,只有创新的思想才能有最大的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落实,最终是通过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和实践来实现的。当一切万事俱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层动力就在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体性和主动性的作用了。

  推进历史学走向新的时代高度

  南开大学 王先明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及其成就,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学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又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同时,他又从三个方面为我们历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揭示了路径,提出了标准:1.继承性、民族性——这是中国历史学建设和发展的特色之所在。2.原创性和时代性——这是中国历史学建设和发展的时代高度。3.系统性和专业性——这决定了中国历史学建设和发展的学术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现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高度开放的、活跃的,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这一系统工程构建中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之所在。这也是推进中国历史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走向新的时代高度的重要保障。

  打造中国特色史学一流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 李帆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体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一流学科,途径、方法可能多种多样,但以下三点,应是主要需开展的工作。

  继承传统,完善体现中国话语和民族特色的历史学科。中国历史学科是在清末民初之际建立起来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中国话语和民族特色的部分缺失即为其中之一。要使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历史学的学科建构达到一流水准,应该仔细研究中国自身的史学传统,处理好经学和史学关系,讲求考据之学,实现义理、考据、辞章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上要强化基本功训练,建设史源学、考据学等课程;也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编纂学,完善历史撰述的体裁体例等。

  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史学的鲜明旗帜,引领学术潮流。要真正构建中国史学一流学科,就要在研究体系、研究范式、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理论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引领作用。要注重引领史学研究的学术潮流,不再盲目跟着西方学者,而是建立起自身的学术话语,反过来主导国际中国史研究。

  在评价体系上要体现自身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极强的民族性是大家公认的,在学科评价上要体现自身特点,中国史学尤其如此。对于中国史学,应是中国学者带头建立起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而将中国标准和评价体系发展为世界通用标准和体系。

  总之,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来做,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历史学科,构建中国话语,并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创立中国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建设目标。

  学科建设要展现中华文明鲜亮底色

  东北大学 娄成武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声音不够响亮和中国表达也还不够鲜明,这与当今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实际上是很不相称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必要闻鸡起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乘势而上,努力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真正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应展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追踪溯源,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以高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我们应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努力形成中国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充分展现中华文明鲜亮底色。中国特色鲜明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当然离不开对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历史挖掘,这会使我们的学科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华文明鲜亮底色,这也正是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有可能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舞台上被更多国家学者所重视的重要路径。

  我们相信,在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出具有中国气派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学术话语权!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体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李新风

  艺术学是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一个新兴门类学科。在1983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社科基金制度时,艺术学科被作为“单列学科”而获得了相对意义上的学科独立。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调整时,在“文学”门类中将“艺术学”设立为“一级学科”,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引入我国高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教育体系。1997年,“艺术学”一级学科开始形成了由艺术学、音乐学等8个二级学科构成的、相对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2011年学科目录再一次调整时,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门类学科”。艺术学在新时期逐步进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正是我国科学体系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生动体现。

  在今后我国的艺术学学科建构、学科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艺术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不可替代的学科,更加自觉地思考普遍存在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部门的普遍性问题和仅仅存在于艺术学内部的特殊性问题,思考如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更清醒更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当下的文化艺术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解决我国艺术学研究中的继承性、民族性问题,原创性、时代性问题和系统性,专业性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艺术学在“双一流”建设中也应有所作为。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9日第12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