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12:26:55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教育频道 > 新闻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有序运行 最强资源最快速度支撑抗疫心理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0-02-27 18:43

  “抗击疫情工作现在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一线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安保人员,付出了长期且艰苦的努力,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感谢全国4000多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短短3天时间,就依托原有华中师范大学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搭建一个新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2月25日晚,在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启动仪式暨培训网络直播会议上,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疫情对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及时印发《关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的通知》,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学科强大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整合社会专业力量和技术支持,用最快速度、最强资源建成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成为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抚慰人们心灵的温暖港湾和维护社会稳定、同“心”战“疫”的重要支撑。

  快速行动

  位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积极落实教育部要求,快速行动起来,成立心理专业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专班,克服武汉市交通管制和隔离措施带来的困难,连续多日奋战,于1月31日开通心理热线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服务。

  “感谢教育部党组对华中师范大学的高度信任,感谢全国心理学界同行的大力支持,地处疫情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定将担负起抗击疫情心理援助这一光荣使命,为武汉、湖北,乃至全国抗击疫情的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表示。

  平台开通后即受国家卫健委委托,作为湖北省卫健委唯一官方热线,同时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列为官方推荐热线。开通初期,平台有专业的志愿心理咨询师600余人,督导师100余人,每天50—80名咨询师可同时在不同地点接待心理求助,构建起分布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统计显示,自1月31日开通至2月24日,平台每天8:00—22:00坚持服务14小时,累计服务时间350小时,配置咨询师897人次,求助呼入总数2984人次,来自武汉市、湖北省(不含武汉市)求助者占比分别为13.56%和8.27%。

  基于热线来访情况,平台向湖北省防控疫情指挥部提供系列咨询建议报告,涉及关于不同人员的心理状况分析和对策、关于方舱医院的医患人员心理与行为管理对策、关于疫情重点地区公众心态引导等。

  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紧张焦虑,心慌气短,出现睡眠障碍,感觉恐惧害怕,度日如年,甚至把遗书都写好了。咨询师给予她温暖、共情理解的同时,就实际问题提供支持与建议,并提供了一些求助、求诊的渠道,教会她一些可以在家练习的放松技巧。

  以有效的危机干预挽救求助者的生命和家庭,是平台服务的一个片段。平台前期服务期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依托腾讯教育、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技术支持,面向全社会提供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分布式、多通道、大容量的网络平台和心理专业资质优良的咨询师工作团队,确保心理援助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心理咨询平台。

  火速扩容

  在湖北省和武汉市战“疫”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和心理援助服务需求的紧迫形势,如何加强对一线医护人员、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心理疏导以及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成为能否强力支撑抗疫心理保卫战的关键。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快速反应,积极协同相关工作组在华中师范大学已有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基础上,火速扩容升级。

  接到教育部任务后,华中师范大学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心理援助平台“华师心战保障组”,为心理援助平台提供条件保障。平台依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咨询工作组和平台保障组,有序开展工作。

  2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的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以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有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基础,在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迅速完成咨询队伍扩容和网络平台升级,面向湖北省及武汉市防疫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3类重点人群,通过电话或网络提供精准心理援助,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目前,在咨询队伍扩容和网络技术升级的基础上,最大可支持1000人同时接入。

  据统计,截至2月24日,平台有81人次的督导师以值班方式参与讨论答疑,累计答疑208轮次。同时,完成70344人次参与的主题培训19场,为5支心理援助团队提供团体督导26场次,参与督导者4904人次。

  星星之火

  “在国家困难关头,来自全国心理学界的同仁们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加入到抗疫工作中,体现了心理学界的使命担当,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定能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表示。

  为支持平台扩容,快速补充平台急需的心理援助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智力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做好心理援助的工作,教育部牵头发动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安心行动”网络以及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组织和机构,招募经验丰富、资质优良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支援平台建设。相关单位发布招募通知后,高校和社会心理专业人士主动担当,踊跃报名。截至2月24日,各省区市志愿报名参加心理援助服务的专业咨询师3833人,其中,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2072人(54.06%),高校心理专业教师533人(13.91%),其他社会人士1228人(32.04%)。

  平台会聚了来自120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轮值和后备心理咨询师4000余名、督导师200余名,将在专家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小组指导下,对报名人员快速严格审核,分批上岗服务。同时已组织100余名督导师开展近25000人次参与的热线技能培训。该平台成为国内专业资质强、接入容量大、影响力居前的热线,短时间内汇聚起排忧心、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正能量,为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有关部门精准施策提供帮助。

  “我们要设身处地感受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在传递关爱的同时,增强个人使命感;用专业技能真诚帮助服务对象,在增强其战胜困难、战胜疫情信心的同时,增强社会凝聚力;有使命和担当意识,提高抗击疫情战斗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渡过难关。”王登峰表示。

  目前,教育部已紧急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指导平台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咨询工作组、平台保障组,迅速完成咨询队伍扩容和网络平台升级,尽快将平台服务时间由每天14小时延长至全天24小时。(本报记者 柴葳)

  求助者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免费进行心理咨询

  方式一: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4009678920

  010-67440033

  027-59427263

  方式二:微信咨询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中的“心理热线”即可接入

  方式三:小程序咨询

扫描上方小程序码,点击“立即咨询”即可使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