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9:52:09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教育频道 > 专题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教育发展职责
发布时间:2020-02-22 20:34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郑邦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2年《教育督导条例》颁布实施后,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必将对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充分认识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大力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随着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公平而优质的教育的期待更加强烈,教育督导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迫切需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会议,专题研究教育督导工作,审议并通过了多个教育督导的重要文件。王沪宁同志强调教育督导“关键是长牙齿”。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关于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这些重要文件无一例外都对加强教育督导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和国家顶层设计赋予教育督导工作如此重任和职责,教育督导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意见》的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投身到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中。

  (二)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需求

  全国教育大会绘就了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既有远景目标和战略任务,又有具体目标和工作举措。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如何实现,都迫切需要把教育督导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位置,发挥教育更大作用。同时,我国针对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很多,但教育系统内部却没有独立的执法队伍,缺少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的监督机制,而现阶段抓落实的手段就是加强教育督导。因此,面临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艰巨任务,只有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在督导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着眼于积极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而教育督导是对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监督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与体现,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教育“评”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就抓住了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牛鼻子”。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准脉、打准点,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在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上动真格、出实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清醒把握教育督导亟待改革的内容

  教育督导在推动重大教育政策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新期盼,面对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教育督导自自身能力水平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体制和机制问题亟待改进。一是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大部分地方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还是教育部门的内设机构,级别设置低,不利于独立行使职能。二是教育督导作用发挥不够。有些教育督导事项不敢动真碰硬,导致教育督导“利器”不利、“牙齿”不硬。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不够。目前,不少教育督导工作还停留在听汇报、查档案、看材料等传统方式,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还比较欠缺,方式方法还较落后,制约着教育督导的水平和质量。四是结果运用不够。教育督导结果运用未能很好地执行《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没有与干部的选任、问责和单位的考核、奖惩等有效结合,督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还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育督导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清醒地把握教育督导急需改革的重点内容,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能力和水平。

  三、立足地方实际,推进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立足河南省情和教育大省实际,围绕河南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好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加快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创新。就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看,重点要通过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对市县政府和省直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推动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保证国家重大教育政策落到实处。

  (一)要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督导要有权威、有强制力,才能发挥行政监督作用,才能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要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这个机构,将一些有权威、有强制力,能够真正对下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起到震慑作用的部门纳入机构,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切实让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河南省2019年对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成单位进行了调整,在参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增加省委组织部、省委巡视办和省审计厅等部门为省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明确了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各组成部门应尽职责,在教育督导的组织领导体制上进行了探索。二是要把准教育督导的职责定位。找准定位、理清职责,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教育督导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教育部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教育部门开展督导的机构,而是代表省政府行使督导职能,这也是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实质内容;教育督导不仅是监督教育部门,而且要监督各级地方政府,更要监督各级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推动政府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责任落实。

  (二)要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

  只有严格的督导体系和程序、创新的方式方法,才能提升督导实效,更好地发挥督导作用。教育督导方式要“四结合”:一是要将传统途径和新的方法结合起来,利用丰富多样的督导方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将“督”和“导”结合起来,在“督”的同时强化“导”的能力,从专业角度对督导对象进行指导帮助;三是要将奖优和惩劣结合起来,对督导中发现的典型,好的要表彰推广,差的要突出治理;四是要将督导与审计、巡视结合起来,借助巡视和审计部门的专业性,弥补教育督导力量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在日常的督导工作中要做到“四有”,规范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即:工作有规划,按照规划有序实施,强调对重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和对重大事项的挂牌督办;实施有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督导程序,得出精准的评测结果;目标有把控,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地制定督导目标,让督导对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有韧劲,盯住重点问题不放松、咬住关键事项不松口,用钉钉子的精神去推动问题解决,一抓到底,真正督出成效。

  (三)要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

  督导结果的有效运用,能够树立教育督导的权威,强化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推动教育政策有效落实。通过强化教育督导的整改和问责,充分运用督导结果,持续推进各级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党和国家关于发展规划、财政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河南省在对政府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中,严肃结果运用,督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强教育督导结果公开。从2020年起,将对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在省级主要媒体上公开发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督导结果抄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增强督导结果的影响力。二是强化考核问责。督导委员会根据工作规则,拟将对下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评价价结果作为对下级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巡视的重要参考。三是强化整改问效。健全督导限期整改制度,牢固树立“问题必整改、整改必到位”的责任意识,建立问题整改台帐,精准跟踪,实施销号管理,紧盯问题不放,保证整改取得实效,切实维护督导的严肃性。2019年,在开展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验收中,加强针对问题的回访督导,督促20个申报县(区)增拨财政资金达28.49亿元,真正发挥了教育督导“四两拨千斤”的优势,为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落实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