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成效: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趋势
发布时间:2019-11-06 17:23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王晓阳) 5日,教育部举办“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有关进展与成效。
据介绍,近日,教育部起草《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具体措施主要通过“一增一减一保障”实现。“一增”,即增长体育课时强化课外锻炼,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规定的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育和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教学特色。建立以“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竞赛体系。王登峰表示,学生只有通过竞赛过程才能形成顽强拼搏,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意识,达到“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一减”,就是给中小学生减负,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再次全面摸排。同时开展“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全国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编制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家校协同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一保障”即促进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为增强学生体质提供有力的保障,采取有力的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王登峰表示,目前,已在全国遴选建成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059所、篮球特色学校5862所、网球特色学校285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36所,并已组建由85名专家组成的全国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开展了300多场次宣讲,覆盖学生和家长2000万人次,明确各省份近视率每年下降0.5%或1%的目标。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文体任教教师人数不断增长,体育场馆面积都有了较大改善。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及格率由12.0%下降至11.3%,下降了0.7个百分点;良好率由21.9%上升至24.1%,上升了2.2个百分点;优秀率由4.6%上升至6.2%,上升了1.7个百分点。2015年-2018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增加了八万余人,美育教师增加了十二万余人,体育馆面积增加了一千多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增加了一亿多平方米。
为了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江苏省锡山高中历经“课程结构变化”、“运动时间增加”、“教师增量”等多阶段实践创建“巅峰体育课程”。江苏省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介绍,巅峰体育课程整合2节国家必修体育课、2节必选类校本课程和1节班级团队拓展课,形成“4+1”课程方式,课程目标对接、内容衔接、评价联接,以年级为单位按选项实施走班教学。同时,依据学生学习需求,除传统的篮、排、足以外,开设了包括游泳、击剑、跆拳道、自由搏击、瑜伽等16个运动项目课程。学校以体育场馆经营权换取专业教练与专业课程等优质资源,引入B级足球教练、德国击剑教练等21人,同时将外聘教练纳入教研组管理,实现教师与教练共同发展,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享有专业化指导。唐江澎表示,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天数比例,由2005年的43.1%上升到2016年的100%,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及出勤率达100%,教学满意率上升至99%,对自己运动水平提高满意率达90%,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提高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