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院”院士今年共增选131人 江苏省新增7院士
发布时间:2015-12-09 20:25
媒体圈少了位优秀的记者,但科学界却因此多了一位光催化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次提出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纳米流体热扩散的概念
沈树忠团队一直在寻找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研究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教材
先后在30多个城市完成60多项设计,最近的一件设计作品为南京牛首山游客服务中心
他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是农民爱戴的“泥腿子教授”
作为公认的“银杏专家”,在花、果、叶、材、外种皮、观赏等多用途银杏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
1980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并留校任教,此后,他35年的学术生涯一直没有离开过南通
昨天(7日),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揭晓。中科院院士新增61名,我省有三人当选,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沈树忠、南京大学的邹志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宣益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增70名,我省有四人当选,分别是来自于东南大学的王建国、南京林业大学的曹福亮、扬州大学的张洪程和南通大学的顾晓松。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名单中,也有不少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杰出校友,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等。
年龄最小的43岁,在中科院
中科院的61名新院士是从157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3.9岁,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年龄最小,为43岁;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朱诗尧年龄最大,为69岁;60岁(含)以下的占88.5%。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777名。新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11名,化学部9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1名。12位新当选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同时公布,他们来自6个国家,其中美国6人,英国2人,德国、芬兰、瑞典、巴基斯坦各1人。其中罗伯特·格拉布斯和保罗·纳斯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降了0.7岁
中国工程院的70名新院士中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 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61岁至70岁(含)的12人,占17.1%;70岁以上的2人,占2.9%。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外籍院士49名。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另外还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
共有12名女性当选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女性占到了12名,其中中国科学院9名,中国工程院3名,占9.1%,新当选女性院士的数量和比例均为规范院士增选制度以来最多的一次。
我省新当选院士最年轻的53岁
记者发现,与以前相比,今年新增院士普遍年轻,我省此次新增的7位院士中,最年轻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沈树忠,53岁。最年长的是中国工程院新院士、南通大学的顾晓松,61岁。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宁两院院士共83人,其中,中科院46人,工程院37人。
中科院:候选人“谢绝”处级以上官员
据了解,今年是中科院院士制度改革后首次进行院士增选。按照新的规则,院士遴选渠道较过去“收紧”,只有院士推荐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渠道,减少了非学术因素干扰;“谢绝”处级以上官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增加了“终选”机制,今年的新当选院士将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将考察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
工程院:发信提醒院士不以“权威”自居
中国工程院在本次院士增选中,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改革候选人提名途径,取消了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大型企业等“归口遴选部门”的提名途径,仅保留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提名两种途径;完善院士增选机制,增加了全体院士终选环节;调整了候选人年龄、身份等规定;完善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和投诉调查机制;加大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等。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后,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刊发了“中国工程院致2015年新当选院士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八条共勉,其中一条是提醒院士不以“权威”自居。在这封信里,提醒新当选院士,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不以“权威”自居,保持优良的学风,带头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我省新增选中科院院士
邹志刚院士:小时候曾把记者作为理想职业
■院士档案
邹志刚,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9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我国光催化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小时候曾把记者作为理想职业,可是上大学时,却因为父母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条,邹志刚被要求“靠技术吃饭”学习理工科。十多年前,邹志刚放弃日本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在南京大学建立起环境材料和再生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他的成果《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组成水的氢和氧可以单独地或合在一起来使用,这将为热和光提供无限的来源,所供给光和热的强度是煤炭所无法达到的,水将是未来的煤炭。”这是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的一个预言。
邹志刚教授长期从事光催化材料研究,致力于让这个预言从梦想走进现实。在2014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邹志刚领头的团队一举夺得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研究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为国际翘楚,在国际光催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预计到第二期973项目结题时,我们的光催化水解制氢转化率将达到8%,接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10%商业化利用目标,中国人有望率先实现人类百年前的梦想。”邹志刚说。
除了利用光催化材料提升太阳能转换率的研究,邹志刚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光催化还原CO2研究,并率先实现了利用光催化材料将CO2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甲烷等碳氢化合物。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挑战及国防安全的特殊需求,邹志刚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光催化降解有机有害物的机理,成功研制出日处理量达20吨以上的光催化污水净化设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成果还应用在我国军事领域中,为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讯员 刘成 安路蒙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宣益民院士:发现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规律
■院士档案
宣益民,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4月,经国家公派,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热力学研究所留学,1991年10月获博士学位,在从事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于1993年2月回国,继续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10年9月至今,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宣益民教授是我国热能工程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了纳米流体导热和对流换热的微观现象与宏观传递性质之间的本构关系,揭示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强化机理。发展了近场和远场热辐射的理论与应用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近场热辐射模型,提出了表面热辐射特性调控和太阳能吸收增强方法,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
20世纪90年代,美国Argonne 国家实验室首次提出了“纳米流体”概念,纳米流体是指把纳米级固体颗粒添加到普通液体当中,制备成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介质,可显著提高传热性能。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把发展纳米科技作为增强未来竞争力的科技战略,被美国列入关键发展技术。
在国内,宣益民教授较早关注该领域,并发现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规律,为纳米流体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奠定了工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发明了已被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纳米流体两步制备方法,为纳米流体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便捷的批量制备方法,提出了纳米流体在电子设备冷却和航天器热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其研究成果被美国工程院Goldstein院士、Dhir 院士和提出纳米流体概念的Choi教授等著名学者大篇幅引用,评价为“首次提出考虑粒子布朗运动与分形结构的导热系数动态模型”、“首次提出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的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纳米流体热扩散的概念”。该项主要成果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沈树忠院士
20多年来,长期在野外工作
■院士档案
沈树忠,1961年10月生,古生物专家。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各1项。
为了研究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与环境变化和腕足动物古生物学,20多年来,他多次进入西藏进行大量野外工作,建立以藏南为代表的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的生物、地化和岩石地层序列,改变了该区缺失中、上二叠统的传统认识。
生物演化进程中共出现过5次“大灭绝”事件,而无疑“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过去,有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大灭绝,至少耗费上百万年时间,而沈树忠研究团队和国际同行联手将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时间,精确卡定在6万年左右。
根据沈树忠等古生物专家的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开始于2.51941亿年前,终结于2.51880亿年前。而得出这个结论,是持续不停的野外工作,沈树忠研究团队对我国华南、西藏以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等10多个地质剖面,建立了一系列的模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浙江长兴煤山找到了大灭绝的最好记录,这里的一段地层剖面记载了生物大灭绝的进程,地表深处的这段,是大灭绝刚开始;往上一段则是终结。生物化石的记录,地层越往上,就越稀少,最后绝迹了。
“煤山的地质剖面中第25层最为关键,正好是火山灰层,时间点就是2.51941亿年前。”专家们对火山灰做了精细的测年工作。通过对火山灰里的锆石等矿物进行测年,可以知道火山灰是在什么时间喷发的。据此专家把这次罕见的生物大灭绝的时间给精确卡定了。
沈树忠团队一直在寻找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经过研究,他们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表环境的巨变是导致该生物大灭绝的主因。相关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教材等。(通讯员 陈孝政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林)
我省新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院士:土生土长的东大“建筑人”
■院士档案
王建国,1978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大)建筑系,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是“土生土长”的东大“建筑人”。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昨天上午,获悉自己当选院士的消息时,王建国院士和同事们在讨论设计方案。讨论结束后,他在书桌前写下“八条自律”,其中一条为“求真不求胜”。
30年来,王建国院士及团队在大尺度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创作、绿色城市设计、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四个方面工程进行实践,先后在30多个城市完成60多项设计,包括位于北京奥林匹克综合文化区的国家重大工程中国国学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规划设计竞赛方案、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四川绵竹广济镇中心区公共建筑群等项目实践和国际竞赛。王建国院士最近的一件设计作品为南京牛首山游客服务中心。
王建国院士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首次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原创建构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科学判定的技术方法;首次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动态随机视点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成果应用实施于南京、杭州、郑州等地的城市设计工程项目。(通讯员 许启彬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张洪程院士:改变了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历史
■院士档案
张洪程,1951年2月生,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主任。当选农业学部院士。
昨天上午,当选院士消息传来时,张洪程正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地和学生做实验。记者采访获悉,张洪程教授以少免深轮耕与防早衰栽培技术突破,创建南方稻区“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替代了传统精耕细作,改变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实现了轻简化栽培与稳产增产的统一。
他始终把课堂(学术讲坛)——实验室——校内外基地试验田——农户生产大田紧密联系起来,把精力聚焦到解决作物生产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难题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结合上。每年都要安排学生轮流在苏、浙、皖、赣等基地蹲点,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张洪程却常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通讯员 魏海燕 吴锡平 杨达轩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曹福亮院士:给银杏建立“家族图谱”
■院士档案
曹福亮,南京林业大学校长,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致力于银杏、落羽杉、杨树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银杏和林木抗性研究领域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特别是银杏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作为公认的“银杏专家”,曹福亮建立了银杏定向育种技术体系,在花、果、叶、材、外种皮、观赏等多用途银杏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丰富了银杏遗传学理论,还建成国内外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筛选出一批特异种质,创立了银杏品种三级分类体系(功能类一品种群一品种);率先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及QTL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分离和克隆了20多个重要基因和转录因子;构建了第一张杂交F1作图群体构建的遗传图谱和主栽品种DNA指纹图谱,提出了西天目山等地是野生银杏冰川期避难所的假说,佐证了银杏与针叶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理论。(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
顾晓松院士:科研团队刚揭秘了壁虎“爬墙基因”
■院士档案
顾晓松,62岁,1980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原南通医学院)并留校任教,此后,他35年的学术生涯一直没有离开过南通。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也成为南通迄今以来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30多年来,顾晓松在实验室里从事医学组织工程和神经再生研究,在国际学术和科研领域走在了前沿。顾晓松率领他的学术团队,几十年如一日专注医学组织工程和神经再生研究,取得了许多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先后主持863项目、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115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的研究工作让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的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顾晓松团队前不久成功揭示了壁虎为什么能爬上光滑表面、断尾为什么可再生等基因奥秘。而从基因组织视角研究壁虎攀爬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开发“仿生粘合技术”,模仿壁虎“粘附”在任何物体表面,同时对于断肢再生和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小川)
2015年度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江苏)
姓名 学校 年龄
王建国 东南大学 57
曹福亮 南京林业大学 57
姓名 学校 年龄
张洪程 扬州大学 64
顾晓松 南通大学 61
2015年度增选中科院院士名单(江苏)
姓名 学校 专业 年龄
邹志刚 南京大学 材料学 60
宣益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热物理 58
沈树忠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