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困境下分类考试如何能成高职招生“主渠道”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30 11:58 点击量:382 大
中
小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明确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现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已经屈指可数,能否达到这一硬指标,社会关注、家长观望、教育主管部门担心、高职院校担忧。因此,需要认真梳理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历程,直面困境与问题,厘清路径,为顺利步入主渠道奠定坚实基础。
招生改革面临的困境
自2007年教育部授权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尝试多元化招生改革以来,至2016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经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笔者所在学校从2011年开始分类考试(自主)招生,至今也有6个年头,从最初2011年招收的4个专业260人(占当年招生计划的8%),到2016年的21个专业2175人(占当年招生计划的54%),报名人数也由当时的1051人增长到2016年的14000余人(实际参加考试的近6000人),可谓势头强劲,场面喜人。然而,凸显的困境也令人担忧。
困境一:“三热三冷”现象依然成为主基调。所谓“三热”,即政府热、学校热、场面热,“三冷”,即社会冷、家长冷、结果冷。安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2016年为推进分类考试招生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分管厅长牵头召开全省分类考试招生工作会议,从政策宣传、报名组织、文化素质统一测试,到考生最终确认,细化每一环节;招生学校借助各种渠道,全力做好宣传,一些报名人数较多的学校,技能测试场面壮观。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仍然禁锢考生及家长思想,致使分类考试招生叫好不叫座,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有关资料显示,全省2016年分类考试招生下达计划97000余人,最后考生确认仅为62000余人(含允许按计划扩招20%),计划完成64%,71所参加分类考试招生的学校中有23所考生确认率低于50%。
困境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操作层面难度较大。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对于中职学校毕业生采取“文化基础+职业技能”评价方式,由于多年来初中后高中与中职分流比例失衡,中职生源锐减,一些中职学校除保留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冲击对口本科升学外,绝大多数中职生在二年级时提前进入就业环节(名曰就业实习),中职生源筛选余地不大。从安徽省近几年众多高职院校录取情况看,中职学生报名数与计划数基本持平,再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已无必要;对普通高中毕业生采取“文化素质+职业适应性测试”评价方式,但由于对“职业适应性测试”认识不一,且无统一标准,不同学校在测试方式、测试内容及标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难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职业潜质,尤其是对于报考多所学校的考生来说,更是无所适从。
困境三:生源低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近年来,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锐减与高校录取人数剧增,自然形成高校录取率逐年攀升,考生及家长对升学的愿景由过去的“好上学”催化为“上好学”。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出于高考预期不愿意参加分类考试招生;数量有限的优秀中职毕业生首选是参加本科对口升学;社会群体考生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参加者寥寥可数。报考生源日趋低质化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仅以我院会计专业学生为例,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后,学生会计从业资格通过率由五年前的80%左右(当时是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下降至目前的50%左右(现在可以每月申请考试),初级会计专业资格通过率则由50%左右降至20%。
实际运行存在的问题
国家2014年启动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问题一:职业教育的低层次烙印未能根本改观。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快速发展举世公认,但烙在其身上的“低层次教育”印记则一时难以抹掉。仍以安徽为例,连续多年高考,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均为150分(总分750分),即使这样仍然有不少学校招生缺额较大。而实行分类考试招生后,不少高职院校的报名数与计划数基本持平,只要报名即可录取。如此事实使得不少考生及家长认为上高职院校低人一等。
问题二:分类考试招生政策推进过程显得操之过急。作为一项关乎广大考生及社会高度关注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当慎之又慎,必须在全面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安徽从前年全面启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三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方案实施,乃至分类考试招生计划与普通高考之间的协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但在如何进行高中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学生报名扎堆少数学校、报名人数持续低迷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2016年要求所有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计划数必须占当年计划的一半,且未能完成的计划不得转入普通高考序列,从而导致部分缺额较大的高职院校怨声载道,对2017年成为主渠道更是信心不足。
问题三:分类考试招生政策对高职院校统得过死,未能体现差异化。高职院校是与市场联系最紧密、最具办学活力和最具自主权的办学实体,但从近几年出台的分类考试招生政策看,不少地方统得过死。比如在分类考试招生与参加统一高考的招生比例确定上实行“一刀切”,招生学校缺乏自主权。一些愿意实行分类考试招生的学校缺少计划,而乐于招收参加统一高考学生的学校又必须要完成分类考试招生计划,导致贫富不均。
推进路径的科学选择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是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此项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加强顶层设计、营造社会氛围、学校主动作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路径选择。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仅仅是解决高职院校目前困境的应急之举,治本之策仍然要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上做文章。考生及家长将考入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志,考生宁肯花费上万元学费去上一些就业前景并不看好的“三本”学校,也不愿意上就业前景良好的高职院校,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与多年来高职的“断头教育”不无关系,其根源就是未能很好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职业教育“立交桥”已经刻不容缓。国家自2014年开始将600多所本科逐步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此项改革是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高端平台的主要举措,目前要尽快出台有关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相互衔接的政策,打通高职院校与本科应用技术型大学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柔化初中后分流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根植劳动及职业技能教育与培养。可以借鉴德国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三次分流模式,改变我国现阶段初中后高中和中职规模大体相当的硬性规定,将劳动及职业技能教育与培养提前导入义务教育阶段,播下未来职业种子,让学习者正确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学习、成才与发展方向,真正将职业教育融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三是实行弹性招生制度,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激发学校办学自主权,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招什么样学生,如何招生完全是高职院校自己的事情,政府部门只需要加以宏观指导,不宜强行规定。在分类考试招生政策与普通高考统一录取并存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不宜强行规定所有学校执行统一政策,可以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及其社会声誉等状况,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的政策,这样使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更加接近市场、接近实际。
四是形成倒逼机制,增强高职院校软实力。高职院校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固然受社会大背景制约,但其根本还是取决于高职院校的自身核心竞争力。经过近十年的扩张式发展,高职教育虽然在体量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同质化、专业设置滞后于现代产业发展等深层次问题严重拘囿高职教育的发展。招生问题看似浅表,实质是测试学校软实力的晴雨表,没有质量,高职就没有声誉。入学渠道和生源结构的多样化,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等均提出新的挑战,学校应当从精准办学定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设置与现代产业发展的吻合度、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及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形成“出口旺则进口畅”良性机制。
(作者朱光应,系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朱妍系民生银行北京营业部客户经理)
《中国教育报》2016年8月3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