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子女教育:“先得月”还是“灯下黑”?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29 11:29 点击量:317 大
中
小
沉石 绘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屡见不鲜。耳边常听见这样的话:“对别人的孩子,我总是教得很好;对自己的孩子,我却束手无策。”“自己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却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出类拔萃!”“我能带出一个出色的班级,怎么就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士,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是否有优势?就此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鹏在苏州、无锡、山东等地展开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子女的成长成才经历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好的特别好,但出问题的也多。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也在四川部分学校发起了一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75%的教师认为比起其他行业,自己在教育子女上并没有优势。54%的教师认为自己陷入“教不好自己子女”的困境,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反而容易出现“灯下黑”现象。
“老师家的孩子”是光环也可能是枷锁
王婷(化名)是四川绵阳市一所城区学校的中学生。一天,她心情很好,突然想学做番茄炒蛋,当她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终于把热乎乎的番茄炒蛋端上饭桌时,父亲的反应令她永远忘不了:“你怎么能先放番茄后放蛋!”父亲几乎是怒吼。随之而来的,是父亲漫长而可怕地说教。
王婷的父亲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在学校有较高的威望,这得益于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他对女儿的要求也是一样。在他的“高标准、精细化”管理之下,王婷的成绩在初一时名列前茅,到了初二,成绩却开始下滑,王婷自己也被吓到了。她把父亲的高标准强加到自己身上,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允许有任何玩耍的时间。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的王婷,出现了早期精神分裂的症状。
“过高期望值之下,产生的是两个结果,要么妥协,强迫自己满足父母的期望;要么回避,努力之后怎么也达不到,就选择逃离。”成都心希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心理老师胡东海说,这样的案例他都遇到过,王婷是不断强迫自己妥协,而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要远离父母。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案,甚至有一些极端的例子见诸报端,也有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身边。在平昌县长大、同为教师子女的敬浩(化名)清楚地记得,初中时,一位教师子女的手腕上有道清晰的疤痕,“是用刀片割的”,身为教师的母亲给她的压力太大,一次成绩考差就会被母亲喋喋不休地念叨。
“教师子女这道所谓的‘光环’,在有的孩子身上是动力,但在另一些孩子身上可能是巨大的压力。”成都市一名教育科研人员车芸(化名)说,她最近参加了一个教研活动,活动中他发现,学校的一位教师子女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表现非常好。因为是教师子女,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大多对他很关注,而恰巧这个孩子是很适应和享受这种状态。
身为教师子女,就像时刻站在聚光灯下,暴露在父母、父母的同事等众多教育从业者的目光之下,无形中朝着众人期待的“品学兼优”方向发展,德智体美劳样样不能落后。车芸说,如果孩子本身不是那么优秀,不能轻易地“用智商碾压他人”,不是爱表现的性格,那么来自教师父母及其同事的关注,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让孩子在无形中想努力变成令大家认可的优秀学生,这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会让孩子透不过气来。
教师角色“不下班”压缩子女成长空间
一旦教师以职业的身份介入对孩子成绩及行为的高度关注和管束中,他和子女之间的“拉锯战”就开始了。
石凡(化名)自打上小学开始,就展开了与父亲的“拉锯战”。石凡的父亲在一所乡村学校任教,他小学6年都在父亲的班上,到了初中还是被父亲安排到亲戚执教的班级。石凡成绩不错,常常是班上第一第二名,即使这样,父亲也极少表扬。父亲总是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角色。“我全部的生活重心就是给父亲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要有一点瑕疵,父亲就会站出来批评指正。”石凡说。
在这场“拉锯战”中,父亲总是“赢”的那一个,直到在县城上高中,留在乡村的父亲才远离了他的生活。但父亲注视的目光依然在,高中时,石凡有一次考砸了,父亲知道后,立马就翻脸,那是石凡第一次跟父亲激烈争辩:“你就从来没鼓励过我!”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孩子犯错误,不自觉地就要吼出来。”在眉山市教育机关部门上班的郭林(化名)说,可能自认为懂教育、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忍不住要去纠正他眼前的错误,忘记了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
“任何家庭,孩子刚读书时,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车芸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求会递减,参与教育的热情也会递减。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作为家长,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作为教师,班上有许多优秀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处于靠前的水平。
“教师的职业被崇高化了。”成都市武侯计算机实验小学心理老师谢岁寒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具有权威性,社会要求教师有知识、有很高的道德水准、有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也在不断满足这个形象。
教师大多数是管理主义者,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章可循,这是优点,但隐患是容易在家做权威、当教师。有的教师出于职业习惯,将教育学生那一套不自觉地带到家中,动辄就把孩子也教育一番,这绝对是失误。父母的角色不一样,需要更多的倾听、陪伴,给予子女无条件的爱,给子女提供安全、轻松的家庭氛围。“如果父母沉迷于老师的角色‘不下班’,那么孩子就没有一个舒展自我的空间。”谢岁寒说。
一些教师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正是在父亲这样的严格要求下,石菲琳(化名)一直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孩子。她把父亲的要求当作自己的目标,甚至按照父亲的喜好,不跟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起玩,以免被影响。
父亲为了争取上重点高中的少量几个名额,让马上升入初三的石菲琳重新读初一,石菲琳没有反抗。她顺利考上最好的高中,大学也是名校。这时,父亲感到十分欣慰,石菲琳却陷入迷茫的深渊。
因为没有特别的爱好,从来都是按照别人希望的方式成长,她选专业成了一个难题。胡乱选了一个看起来有前途的专业,学习之后却发现根本不喜欢,到了大四择业时,石菲琳没有方向,直到毕业都没有落实工作,面试时对应聘职位一无所知。
谢岁寒说,教师大多习惯把听话乖巧当作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待老师的态度对待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
当教师的父母的愿望太强烈,就会压抑孩子的人格,孩子会不自主地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迷茫。
从进入初中,被编进父亲执教的班级开始,敬浩的快乐童年几乎就宣告终结了,随之而来的是魔鬼式的训练。进校时,敬浩除了语文成绩,其他科目的成绩均为倒数,这个成绩让父亲傻了眼,他当即宣布:“我要是连你都教不好,怎么能教好别人?”从此,敬浩早上5点半起床读英语,父亲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要给他布置一张又一张的试卷,然后守着他做完,现场批改,一道接一道题讲懂。这样下来,硬是让敬浩成为了全校第一名。
不过,敬浩清楚,这些成绩都是“身外之物”,是父亲努力加给他的,到了高中,到了新的学校,他
的成绩一落千丈。这时,父亲慢慢开始接受这个成绩不太理想的敬浩。敬浩认为,可能是离开了原来的学校,父亲再也不用在他身上证明自己的教育能力了。
教师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很大程度上与成绩挂钩,这与教师的自我成就感有关,教出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教出成绩好、表现好的子女,成了教师评价自身是否优秀的一条标准。
“好面子”思想来源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谢岁寒认为,教师是道德感很高,对职业成就感有着强烈渴望的一群人。而目前不少教师获取认同的方式,就是教出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而他们的子女是否优秀,则成了检验教学水平的一个“试金石”。其中的认识偏差,跟教师的评价体系有关。
教师也需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王鹏认为,教师教育子女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方面跟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修养有关。教师有着专业、系统的培训——师范教育,而且教师入职后还有长期的、制度化的培训,但家庭教育却是“孤军奋战”,很难达到系统化的学习。
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士,有一些优势:如,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可以辅导孩子学习;见过许多教育案例,能够解释孩子的行为等。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两个系统,他们有交集,但有着本质的区别。王鹏认为,教师倾向于比较,倾向于制定奖励和惩罚的标准,但家长需要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一定比例的教师选择从事教育,是觉得教师行业比较稳定。许多教师害怕从事高风险的职业,希望能稳定就好。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自己孩子的产生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对教师职业褒贬不一,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导致教师群体的压力很大。王鹏分析,教师的责任心非常强,想要为每个孩子服好务,但一个班上总有几个调皮孩子,教师每天与孩子“斗智斗勇”,心里的“负能量”不可忽视。但由于老师的道德感又很强,“负能量”往往压抑在自己心里,难以宣泄。
“负能量”过多,也有可能对自己最亲的人发火。王鹏认识一位副校长,在学校对学生很好,回家却要打自己儿子。别人劝他,他说:“学生我不敢打,儿子我还不敢打?”
王鹏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第一次当家长,家庭教育都要从零学起,无论是否身为教师,如果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会暴露诸多问题。
“教师教育孩子要学会放下。”车芸在孩子读初中时,终于放下了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目中优秀孩子的想法,而是承认他现在的样子,她和儿子的矛盾一下子就解除了,并且儿子虽然成绩一直没有突破,但在艺术、审美等方面表现出的才华让她欣慰。车芸终于明白有些“短”可能“补”不起来,但依靠一技之长,孩子就能幸福。
谢岁寒认为,和石菲琳、车芸的儿子一样,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成人”就意味着孩子要找到自我、相信自我、认可自我,当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观念时,就懂得如何发挥自我的优势和潜能做到“成才”。
对于教师来说,让孩子成为自己,首先就是要放下对子女过多过高的要求,给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另一个更重要的,谢岁寒认为,是教师首先要找到自我。当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得到满足,找到稳定的职业幸福感时,即使不需要言传,孩子长大后就能够知道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记者 倪秀 通讯员 胡敏)
【专家观点】
好老师如何不做“坏父母”
许多教师的经历证明,如果不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正确转换自己的角色,正确区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么,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可能是失败的父母。
一般看来,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在父母文化素质高,家庭氛围好,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但是,教师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未必就是合理的,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有局限性。人往往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都能看清楚,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犯糊涂,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
一位上初一的学生说:“我觉得当老师的孩子很可怜。比如我,我妈在学校做老师做惯了,在我面前也还是老师那副脸孔,不是指责就是教训,我真是够惨的,在学校当学生,在家里还要当学生!”教师在学校常常是学生的管理者,在学生面前比较庄重、严肃,在家里如果仍然习惯性地做权威、当教师,是不恰当的。教师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所以,教师回家后,一定要把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分开,不能还像对学生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应该在家庭中少一些教师的尊严,多一些亲情的关爱;少一些教条的思维灌输,多一些慈爱的情感滋润;少一份苛刻的要求,多一份宽容的理解;少一份批评,多一份鼓励;少一份烦躁,多一份耐心。教师要努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自然、能安全放飞自己心灵的空间。
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和严格的考核要求来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则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父母细雨润无声般地渗透子女的心田而实施的一种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它属于一种养成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容、方式和目的上的不同,切不可把学校教育搬到家里来。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平时工作的对象往往是相对单一的同龄学生,而教育自己的孩子却需要孩子成长过程中系统的教育知识,因此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少子化时代,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比多子女时代更为强烈。当今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期望高,而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事实证明,期望越高,要求就会越严;而一严起来,就把握不好度;而把握不好度,就会出问题。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想着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的孩子,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孩子的成长。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非要出类拔萃呢?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可以犯错误呢?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让孩子自然成长,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就是成功的教育。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更要教好自己的子女。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是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教师(未婚教师例外)。须知,教子失败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其他方面的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子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伤痛感和愧疚感。教师若能够找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点,使得家庭教育也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最大的成功!(作者:赵刚 李学义,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研究中心)
【延伸阅读】
教师教育子女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能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收集历年高考状元的资料,我们发现教师子女占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有人发现“2010年,在媒体报道的高考状元中,27人里有14人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老师,比例超过一半”。许多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也有教师家庭的背景。
书香家庭的育人环境。教师家庭属于知识分子家庭,即使只有一方是教师家庭也会营造一个书香家庭的环境,孩子很容易接触书籍,对知识有亲近之感。教师家庭的交往对象也以知识分子家庭为主,在社会交往中,家庭环境的人文素养、知识水平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容易产生博览群书、拥有更多知识的愿望,从而促进学业进步。
亲子沟通更顺畅。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孩子的一些关键期(如小初衔接、青春期)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学业辅导更便捷。在子女学业辅导上,特别是低年级的学业辅导,教师往往“轻车熟路”,既能提高子女的学业水平,又能点拨子女的学习方法。
职业规划更前瞻。教师懂得育人的终极目的,能有意识地提前与孩子沟通,做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打算。教师对子女各方面发展的信息收集得较多,会及早发现子女学业的特点和特长,更容易了解高校专业发展背景,帮助子女高考时报考合适的学校、专业。
劣势
教育子女容易“过度”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教师认为比起其他行业并没有优势。教师由于一些职业思维定势和环境特点,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反而容易出现“灯下黑”。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定势。教师都容易产生“权威意识”,尤其是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自信,凡事喜欢树立标准,分对错,希望孩子都能够约束自己往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上靠,在家容易混淆角色,在家仍然给孩子规定很多条条框框,希望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而且,一线教师关注细节过程比关注结果的意愿强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发挥个性的空间。
对孩子分数升降敏感。许多教师非常注重学习成绩,有时会因为孩子分数的升降过分敏感,从而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难免形成“自己子女都教不好,还怎么教学生”的观念,将自我成就感过分与子女成绩挂钩,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
求稳的心态。教师的生活方式稳定、规律且比较清静,对孩子的学习有利,但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对孩子也可能有害处。平时生活太规律会使有的孩子缺乏应变能力,一旦生活不规律就很难适应。
社交狭窄。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小,人脉一般在教育界。这样当然可以避免孩子接触一些负面东西,有利于孩子升学。但反过来看,孩子接触到的人群太单一,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相对窄小,性格也容易变得小心谨慎。(记者 倪秀 通讯员 胡敏)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