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6:10:15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教育频道 > 访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打好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5 14:10    点击量:415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振兴本科教育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战役,而且是持久的攻坚战。”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在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对当前教育部推进振兴本科教育的整体情况予以介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


  为什么这么强调本科的地位?徐青森表示,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第一,本科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特别是专业入门的关键阶段。第二,在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在校数量仍然占有最大的体量,目前已经达到将近1700万,与专科生、研究生的比例大约是5:4:1。“所以,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是关键、是基础,必须要做扎实。”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育部统筹谋划、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来打好这场本科教育的攻坚战。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吹响了振兴本科教育的集结号。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做了系统部署,要求高校领导注意力、教师精力、学校资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核心价值体系等都要向本科聚焦,向本科倾斜,在本科体现。这次会议在高教领域推动形成了振兴本科教育的思想共识。

  “振兴本科教育的第二招是全面整顿本科教学秩序。”去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取消清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就是要从这些非常关键,但又非常具体的环节抓起,让学生能够刻苦读书,让老师倾心教书育人,让我们的教育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紧接着,在顶层设计上,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首先是《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振兴本科教育的任务、标准、抓手、机制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划。与此同时,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文件。六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共同构成了对振兴本科教育的整体框架的设计,覆盖文、理、工、农、医、教各个领域。

  在落实举措中,重点推进的有三大抓手。第一个抓手是专业建设。为什么一开始就从专业抓起?徐青森表示:“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交汇点,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点。”为此,教育部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三年之内,建设一万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的省级一流专业点。“双万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结构、提升内涵。旨在引导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建设质量,培养更加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第二个抓手是课程建设,实施了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按照规划,将建设一万多门国家级及一万门左右的省级一流课程,包括线上金课、线下金课、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在金课建设中,既要注重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更要注重知识内涵的提升,要把“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作为衡量金课建设成效的标准。第三个抓手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理论家。“要遴选最好的学生,选配最好的师资,给予最好的保障,用最好的方法去培养那些有志于献身科学研究的学生。”新一轮拔尖人才计划的学科范围从原来的数、理、化、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拓展到17个基础学科门类。

  “光有重点领域推进还不够,要想打好这场攻坚战,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这套质保机制的基础就是标准建设。”徐青森介绍,前几年,教育部组织教指委专家花了4年时间研究制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正式推出已有一年多时间。有人担心,推出国标会不会把全国所有学校的专业都办成一个样。徐青森表示,“国标的意义在于兜住底线、留足空间,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可在国标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本校的特点进一步细化自己的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徐青森介绍,教育部还将全面启动专业认证体系建设,将建立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机制。他进一步解释:“认证机制建设的重点是推动高校建立起一套长期的、持续的质量保障机制,持续改进教学,为打好本科教育攻坚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长远保障。”

  “我们有组织发动,有顶层设计、有重点领域推进和质保体系的建设,但是更为长远、更为重要的是机制改革和创新。”今年10月份,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一是要为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二是为高校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徐青森表示,打好本科教育攻坚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现在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持续作战,久久为功,务求打赢这场事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攻坚战。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