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增其人其画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06 10:44 点击量:812 大
中
小
孙培增其人其画
作者:祝天文
孙培增先生,号抱璞,山东诸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授,国家民族画院创研部主任,刘大为工作室助教,艺品万家签约艺术家。
画品如人品,倍增先生为人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热情大方、平易近人、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出污泥而不染,从不以画作示人,谦逊诚恳,故得到众多同行和书画爱好者的盛赞。在拜金之风日盛的当今社会,其应当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个例。
培增先生天资聪慧,自幼酷爱绘画,对人物画情有独钟,从《芥子园画谱》入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广泛临摹历代名画,集众家之所长,补己之短,画技日臻成熟,且独具个人之面貌。作为主攻水墨人物画的画家,培增先生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他五十多年如一日,勤恳钻研,浸淫绘事,临池不掇,遂形成自己独特的“清新雅致、朴实无华”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培增先生出生的地方——山东诸城,有舜帝之都的美誉,乃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英才倍出,文化底蕴丰富,民风淳朴。境内大舜苑、恐龙博物馆,齐长城故址,超然台、障日山名胜古迹众多,这一切在童年培增的心灵深处都曾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也曾留下倍增先生的履痕和心迹,在画家童年的心灵深处产生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诸城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都给他的艺术成长带来了深远地影响,也成就了其艺术追求。同时也使其领悟了大自然生命的奥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及快乐。我们从其作品《草原的风》、《雪山放牧》、《牧羊姑娘》、《挤奶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韵致,以及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
牛和牦牛是倍增先生常画的素材,牛有很多优秀的品质。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且不管环境多么艰苦,它都一如既往、不辞劳作,乃至死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鲁迅先生就有“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的佳句,对牛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加赞扬。
通过仔细品读培增先生大量的人物画作品,我以为培增先生之画既有扎实的传统功力,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现代元素。画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通过细心观察,用心觉悟,以其特有的审美视觉,在纷繁复杂的自然景物中扑捉美、发现美、并用写意水墨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约、归纳、夸张的水墨结构、删繁就简,重构组合,化无形为有形,化形似为神似,通过水墨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演奏出一曲曲感人肺腑水墨乐章。并以审美的自律性、精神属性与物化的牛、牦牛、山羊相契合,形成自己独具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如作品《丰收时节》、《训牛》、《牧牛图》等。
我不熟悉培增先生所走过的艺术之路,但我想那是异常艰辛的,其间的酸甜苦辣又有谁人知。培增先生之画既有传统功底,又自成面貌,这一点是其他好画家所不能比的。他的画清雅中见浑然,浑然中见厚重,并且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构图上画家承袭宋人、元人笔意、大处着手,小处落墨,枯笔中带有湿笔,浓、淡、干、湿运用自如,无论是大幅巨幛,还是斗方小品,都能营造出令人神往的意境,给观者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且用笔沉稳老辣。真正体现了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如作品《剪羊毛》、《牧羊女的午餐》等。
同时在用笔、用墨、用色上不拘一格,恣肆放纵。墨色的变化是产生美感效果的重要技法,培增先生正是运用墨色的不断变化,化无奇为奥妙,化平淡为神奇,以其产生令人神往的意境,为画家和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线条和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征。培增先生的作品则是把线条和墨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书法入画,使线条不仅柔媚厚重,而且符合美的韵律。使其作品不但有完美的形式,而且有美好的内涵,是画家内心情感地真实流露,充分准确地表达了画家的审美体验,彰显了画家超越传统和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大家风范。如作品《背水姑娘》、《草原女骑手》、《挤牛奶》等。
培增先生在表现手法上,充分运用具象、意象、抽象三象合一的手法,把线、块、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笔与笔的穿插、衔接,将松与紧,虚与实的结构融为一体,不仅使绘画的虚幻和平面性更显真实,而且使画面超越本身而具有更丰富的感觉内容。进一步表现画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如作品《青棵丰收》、《青青坡上草》、《心路》等。
培增先生的人物画在笔墨技法上是比较成熟的。其作品在积累丰富的笔墨基础上,朴拙而有章法,浑厚刚健却不淤滞,把人物的性格和特征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点、线、面、浓、淡、无湿等变化。表现人物本身的唯美情结。培增先生在他创作的不同的人物画形象中,因情景变化而异,用笔的力度也各不相同。有时多种笔法并用,不仅丰富了主体对客体的表现力,而且抒发了画家内心的真挚情感。画面中墨的浓淡、干湿地巧妙运用,既给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又使观者看到了画家的笔墨追求,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使笔和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墨与线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如作品《雪融》、《阳光高原》等。
培增先生之人物画最大的特点和价值是在精神层面上。他的作品中既有古代人物,又有现代人物,但画面传递的却是现代气息。画家通过对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致描绘,抒发了画家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高尚情操。如作品《大吉祥》、《温暖的阳光》。
纵观培增先生的人物画,在活脱灵动的笔墨中,散溢着天然率真之气,无雕琢识刻之痕迹,无僵滞甜俗之流弊,其一笔一画都由心而发,笔随心动,意由情生,在简淡率意的笔墨中,放飞着超然的性情。
洗砚染墨黄河水,寻梦全国万条路。培增先生早已名扬海内外,成就斐然。诸多作品被海内外友人、博物馆收藏。然其淡泊名利,没有丝毫的功成名就之感。从某种意义说,培增先生构筑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但他没有为自己的艺术人生构筑终点站,他认为其每一个阶段都是其艺术生命里程碑上的一个驿站。其痴情于笔墨,但不囿于画技,他始终把追求理想的过程当成其完善生命意义的过程。“崇艺而幸,顿悟而喜,创见而乐,为艺而终”这便是其一生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