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映彩—杨云龙的水彩画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8 17:11 点击量:1800 大
中
小
水云映彩——
杨云龙的水彩画
杨云龙
青岛海边(水彩) 25×35厘米 1957年 杨云龙
大约一年前,一篇关于杨云龙水彩艺术及其生平交往图文并茂的报道令我眼前一亮,它使我回忆起当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的秦宣夫、黄显之、杨建侯、杨云龙等一批美术家、美术教育家。这所学校美术系的前身是徐悲鸿主政的中央大学艺术科,起源于1902年李瑞清创建的三江学堂,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摇篮。李叔同、陈之佛、傅抱石、吕斯百等均执教于此。学校历史悠久,有留法、留日、留苏的老师,也有在国立艺专、上海美专、中央大学读书背景的老师。他们带来的不同风格和创作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我上世纪80年代在这里读书时,杨云龙主教水彩理论。杨先生为人谦和、坦诚,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水彩画的创作与教学,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一位好老师。
1919年5月4日,杨云龙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诗书世家,自幼受家学的蒙养,接受了艺术的启蒙。1936年,他考入颜文樑等人创办的苏州美专高中部。并于1938年在湖南沅陵考入国立艺专西画系,时国立艺专汇集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刘开渠、雷圭元等全国一流师资。主持校政的林风眠主导蔡元培提倡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学理念,杨云龙以及他的同窗吴冠中、朱德群正是在这种宽松活跃的教风中奠定了一生矢志不渝追求艺术自由的价值观。1940年,国立艺专再由云南迁校到四川璧山县,此时留英归来的水彩画家李剑晨被聘为国立艺专西画系主任,李先生的到来,掀起了一场水彩画热,杨云龙的绘画禀赋也在水彩画中得以激发。他创作的《农舍》参加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另有两幅水彩作品到重庆北碚展出,受到了潘天寿的称赞,极大地鼓舞了他对于水彩画创作的信心,并开始确立了以水彩画作为毕生艺术创作的方向。1952年,他在江苏师范学院任美术教师,1958年,又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水彩画。从此,他的一生就和水彩画的教学、创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画家在学习水彩画伊始,便开始了水彩画与东方审美的融合。杨云龙曾说:“我画水彩,毛笔在手挥洒自如,这适合东方人的情趣,水能流淌出心灵的韵味,产生奇妙的效果,这与我国‘水晕墨章’的写意画颇为相似。”杨云龙看到水彩画与水墨画在表达效果上的相似之处,并在水彩画的创作之中借鉴水墨画的意象表现与韵味表达,形成东方意味的水彩画风格。并且,杨云龙在长期的教学中清楚地认识到水彩画作为独立画种存在的意义,他说:“任何画种都有它的表现形式和独立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是不可替代的。充分运用水,使水色交融,产生丰富而多变的韵味,以适应刻画形象的需要,是水彩画艺术语言的特点。我们既要拓展水彩画的风格面貌,又不能忘记要保持水彩画独特的个性特点。”
水与色交融是水彩画的核心,而水色交融在现实主义创作中,又是为表现“形”服务的。江南水乡地域之气孕育了杨云龙灵秀细致的气质,他对水与彩在画面之中融合的趣味是极其敏感的,这就使他能够很快地理解水彩画的核心之妙,而西画学习的背景给予了他扎实的造型能力,让他能够准确地抓住所要表达物象的“形”。无论是何种题材,杨云龙都能够在水彩语言表达的淬炼中,逐渐将“水”“彩”“形”之间的关系推向一种表达的绝妙之境。他的色彩概括、提炼,既能准确地将色块放在形体的结构之上,又能通过色彩微妙的氤氲变化塑造形体结构与空间关系,既注重色彩的冷暖变化、虚实相生,又能注重水色的明净透明。他的笔法灵动活泼,轻松自如,于微妙之处最见画面表达的张力,笔下形象宛若自然天成。他的水彩画幅虽小,但气象很大,即使一幅小景也能传达自然真性,让人神游其中。杨云龙能于作品中感知水彩艺术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且终生乐此不疲、探索不止。
杨云龙的人生轨迹和时代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教学之余,用画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表现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建设成就。他的油画《首都的早晨》入选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优秀作品。水彩画《机车整装》入选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改革开放之后,杨云龙迎来水彩画创作的春天,他的水彩画作品《春风》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在教学上,1985年南师大国内首次招收水彩水粉画硕士研究生,杨云龙成为国内首批这一专业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开启了国内水彩画高端人才培养之路。他的著作《水彩画》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杨云龙声名日显的时候,恰逢新世纪到来,而他也在水彩画之路上进行了全新的实践和创新。他以80多岁高龄,开始探索水彩表现的抽象风格,创作了一大批抽象水彩画。杨云龙的晚年变法,既是他在水彩画领域不断耕耘的必然,也是他向国立艺专时期林风眠等留法诸先生的致敬,那些先生的教诲使他具有向艺术真境攀登的勇气。
今年是杨云龙诞辰100周年,他的后人将其一生各个阶段创作的45件水彩画精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为国家永久收藏。这些记录着时代的幅幅画作,描绘着多彩的生活,水色交融的意境辉映着杨云龙一颗追求艺术、辛勤耕耘的赤子之心。我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其家人的慷慨义举表示由衷的感谢。(吴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