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2:31:41

机器人加盟,制造业转机?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01 21:28    点击量:393    

\

  手握喷涂枪的喷涂机器人,对着车身一丝不苟地逐个地方进行油漆喷涂;不远处,焊接机器人正仔细地焊接车身和零部件……3月25日,在深圳比亚迪生产车间内,机器人干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1300公里之外的重庆长安的生产车间内,一个个焊接机器人或抓或举或压,通过排列组合,完成有极高精准度要求的汽车焊接工序。

  无论是焊接、喷涂、打磨、抛光,还是搬运、装配,凡是人工能做的工作,工业机器人几乎都能干,而且比人工更专业、精细,且不会疲劳。

  当缺工的制造业企业还在为招不来工人而发愁时,那些拥有机器人的企业正为其超高的效率而高兴不已。

  八成珠三角企业涨薪招工

  春节过后“跳槽”现象尤为明显,这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的用工荒。“去年在深圳做服装一共挣了6万多元,平时花费了两万多,剩下不到4万元,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个月才3000元。”湖北在深务工人员赵学林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春节后回深圳,我决定换一个行业,不去服装厂做了,改去电子厂做技工。那边电子行业很景气,需要大量工人,给的待遇比服装行业强不少。”赵学林向记者介绍,“节后和我有同样‘跳槽’想法的工友和老乡都不在少数,甚至不少人在春节回乡前就已经与相关的电子厂联系好。”“跳槽”无疑让企业本已紧绷的用工形势更为严峻。有调查显示,珠三角缺工超过200万。随着2013年“用工荒”加剧,珠三角近八成企业涨薪招工。

  除此之外,原来的劳务输出地区中西部的招聘“截流”措施,让珠三角和东南沿海一带的“用工荒”更加严重。

  “机器换人”后工人削减三分之二

  面对传统用工大户缺工以及用工成本上涨现象,多家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应对,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比亚迪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比亚迪公司耗资数亿元引进十几台ABB公司的自动喷涂机器人,可全自动完成整个车身的油漆喷涂工作,且油漆膜厚误差控制在2微米以内,涂料用量减少30%左右。此外,比亚迪焊接主线也由机器人进行焊装,让外观质感得到明显提升。

  浙江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紧固件行业龙头企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销售经理杨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从德国引进弹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精度较人工有了大大提高,机械手的定位误差只有0.1厘米,产品不良率降低了30%以上。而且,通过“机器换人”后公司减少了2/3的用工人数。

  春节过后,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一纸“暂停招工”昭示郭台铭之前宣称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开始实施。实际上,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表示,未来三年内将在组装工厂生产线上累计部署100万台机器人。

  除富士康外,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如华为、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也在使用工业机器人。而在汽车制造行业,一汽、奇瑞等汽车厂家均已大批量使用机器人。

  十余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成功上市

  “不要求加班费,不会跳槽,更不会跳楼。”与其说这是富士康宣布“百万机器人”后业内对机器人的调侃,不如说是赞美。

  200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为3500台,到2011年,这个数据跃升为7万多台。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将达35000台,占全球比重16.9%,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

  正是看到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广阔市场,日、德等国的机器人生产厂家紧紧瞄准中国市场,如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等公司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上涨均超过100%。

  作为位居全球500强之列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企业,在过去两年中ABB推出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例如新型机器人、全新的开关应用等。帮助众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别是在纸浆和造纸、采矿等行业,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降幅最高可以达到50%。

  近日,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方秦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ABB2012年在华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超过52亿美元,这主要来源于提高和改善国内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

  另据记者了解,虽然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起步较晚,但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据悉,目前我国以三丰智能、天奇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且有十多家企业成功上市。

  国产机器人受制于人

  不过,业内专家介绍,中国已经有机器人生产企业100多家,但与发达国家机器人相比较,国产机器人虽然价格诱人、大部分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但技术上存在明显劣势。其主要问题是缺少关键部件研发能力,技术成熟度、系统集成、精度和速度不如进口同类产品,机器人的主要零件如马达和控制器都要采购。

  深圳机器人协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核心部分只能引进,依然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

  对于如何提高机器人制造水平,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李文倩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合作并联手打造国际级机器人制造产业园,建立国际级的研发平台,以此培养更多专业人士、推出更多优秀产品。企业方面,以研发系统为核心,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体系,力求与海外企业进行有效对接,推进其研发制造能力优化升级。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