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秋色美如画
- 2 舆情分析:流量不清零后"跑得快"为什么...
- 3 三万六千天的生活
- 4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 5 姜堰:整体推进关键突破
- 6 燕山深处秋意浓
- 7 胡杨醉金秋
- 8 秋菊靓古城
- 9 yy-棉杆切碎收集机
达州因地制宜 创新推进农业农村专项改革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4 19:47 点击量:422 大
中
小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
达州因地制宜 创新推进农业农村专项改革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10日讯(记者 仲健鸿)2015年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从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升扶贫开发水平、推进农村依法治理等七个方面对全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委改革办获悉,今年以来,达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农业农村改革专项行动,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农村金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各方面创新开展改革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规范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迈开大步伐
我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小,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民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的意愿下降,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已成普遍现象。同时,细小规模的农业难以应对国际竞争,发展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又不能脱离实际,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
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一块,达州市迈开了大步伐。今年,达州市以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土地股份合作、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价格评估、资信评估、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等配套制度,搭建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据了解,达州市还成立了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划定专门的产权交易服务区。各地采取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截至目前,全市流转耕地73.37万亩、林地108.11万亩。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涌现出万源市白羊茶叶“保底分红+二次返利”、开江县天源油橄榄“土地入股+分散管护”、宣汉县明月乡莲藕种植“136”等入股分红模式,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示范带动 新型农业经营实现突破性发展
达州市达川区探索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培育,从规范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引导扶持三个方面强化政策扶持,在管理运作、示范创建、分类指导三个方面突出规范培育,呈现发展模式多样、经营方式多样、利益分配多样的新格局,亭子镇三江园家庭农场、石梯愉活庄园成为首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
不仅如此,达州市各地积极推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做法,鼓励支持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探索出开江县家庭农场“4+1”、通川区“乡企合作”发展、达川区月亮湾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宣汉县方斗现代食用菌联合社、渠县屏西乡核桃基地“三把锁”管理等模式,逐步建立起农民、企业、专合组织等多元、紧密、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据了解,截止目前,达州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3家、市级示范专合组织37家、家庭农场364家。
拓宽渠道 农村金融创新破解瓶颈难题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筹集发展资金,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现有资源,综合运用各类金融手段。
回顾达州市今年以来的农村金融工作可以发现,达州市从以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为重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大力支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在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增强农村资本活力等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
今年,达州市大竹县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依托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竹县鹏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88户,募集资金580万元,组建“大竹县汇鑫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管理民主、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建立信用档案和贷款联保制度,实行入股资金配比与比例控制原则,实现了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发放贷款96笔、资金310.23万元。
搭建平台 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新的格局
同时,达州市还以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为重点,深入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支持发展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合作社等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以宣汉县为例,今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对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给予创新产业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和农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优先配套等“四个优先”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承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落实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多种举措激励了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已有73名县内外农业科技人员离岗承包、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45 个、创办经济实体 28个,启动实施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45个。
产村相融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展现全新面貌
达州市以探索加快产村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物业化管理改革为重点,坚持产村互动相融,探索推行田区(农建基础配套区)、业区(现代农业园区)、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四区合一”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带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
宣汉县探索实行农建综合示范区、幸福美丽新村、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四规合一”,每个新村配套1个千亩产业片或1个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成功打造“荷塘明月”、“米岩花海”、“庙安花果山”、“洋烈水乡”、“七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实现了产、村、文、旅互动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达州全市共开工建设新村聚居点88个,启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91个,集中连片发展种植业14.2万亩;建成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82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8家、农民合作组织14家、家庭农场186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