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秋色美如画
- 2 舆情分析:流量不清零后"跑得快"为什么...
- 3 三万六千天的生活
- 4 李登海: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
- 5 姜堰:整体推进关键突破
- 6 燕山深处秋意浓
- 7 胡杨醉金秋
- 8 秋菊靓古城
- 9 yy-棉杆切碎收集机
甘肃永昌农场:农业“国家队”奏响改革新序曲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29 12:17 点击量:388 大
中
小
盛夏时节,河西走廊中端的甘肃农垦永昌农场,一派现代农业勃然崛起的新景象。广袤平坦的大条田上,厚密繁茂的苜蓿汇成绿色的海洋,一台台大型收割机驰骋田间,收割牧草;一方方标准化蔬菜基地,渠系、林网、公路配套齐全,膜下滴灌渗出汩汩清流,水肥一体化直接滋润作物根部,高原夏菜流青溢翠;千亩葱翠的梨园,一顶顶蒙古包、帐篷如雨后蘑菇,吸引了远近游客。
作为农业“国家队”的甘肃农垦永昌农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省农垦集团有关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精神,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点、产业优势,大胆创新,加快推进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提高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开启了农垦改革的新篇章。
兴建高标准苜蓿基地 引领河西商品苜蓿草产业
在永昌农场东寨分场,大条田苜蓿蓬勃茂密,高及人腰。大型纽荷兰苜蓿收割机隆隆轰鸣,不一会儿工夫就把数百亩苜蓿收完,田野间顿时弥漫着青草的香味。打捆机紧接着抓草、压缩、切割,打包成每块30公斤的标准草捆,一块块草捆方方正正,被装运拉车。
“这是今年收割的头茬苜蓿,通过引进栽培亮苜5号、阿迪娜、甘农3号等耐旱耐寒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实施机械喷灌、地膜穴播、机械化翻耕技术等先进的种植方式,提高了苜蓿生长周期,苜蓿收割后再生能力强,返青速度快,蛋白含量高,每年能收割3茬。”
东寨分场副场长李国军告诉记者,今年的苜蓿价格每吨达1600多元。
由于机械化收割的及时、快捷、高效,苜蓿还没有盛开紫花时,在孕蕾期进行收割、打捆,减少了收获加工过程中叶片损失,有效防止了苜蓿草内粗蛋白的流失,粗蛋白含量高达18%至22%,居国内优质苜蓿草前列,成为牛羊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汉堡包”,深受养殖、畜牧企业热捧。
以粗蛋白含量来论草产品价格成了当下用户追求的热点,谁有了优质饲草料,谁在肉产品、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永昌农场的苜蓿草就近为金川区境内的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提供了优质饲草,使该公司奶牛生产的鲜奶蛋白质、微生物、体细胞等重要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为企业发展有机鲜奶提供了支撑。
“苜蓿是永昌农场的主导产业之一。农垦改革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充分发挥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引领作用,围绕农垦的资源禀赋优势,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永昌农场董事长、总经理黄斌告诉记者。
据悉,永昌农场着眼于我省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面积多年来居全国第一、草产品日益为全国养殖企业青睐的优势,建成了万亩高标准苜蓿基地。永昌农场推广苜蓿标准化生产技术,使3年生苜蓿草平均单产达到1吨;从种植到收割、翻晒、打捆等实施全程机械化;种植苜蓿还改良了中低产田和盐碱化弃耕地。永昌农场引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苜蓿草生产基地,优质苜蓿产业正成为一项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蓬勃发展。
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 打造标准化高原夏菜基地
永昌农场的8000亩蔬菜基地,既分类精细,又集中统一,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大条田里,一株株、一棵棵蔬菜长得整整齐齐,像成千上万列队整齐的士兵一样,令人震撼。这里没有了我们通常见到的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的几亩、十几亩、几十亩蔬菜,也不同于千家万户种植的“杂乱”和“细碎”。由于甘肃农垦集团建立和完善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又保留了农场“统”的组织优势,永昌农场1块大条田少则几百亩、大到3000亩,平均1000亩,远高于全省、全国户均规模,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优势。
高原夏菜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等特征,在这里一览无余。连片日光温室里,绿茵茵一片,各类蔬菜苗已在托盘里育成。工人们用大货车、农用车将8层托盘蔬菜苗拉运至地头,组织工人们在已翻耕好的田间,按照标准进行移栽。移栽的蔬菜实行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由于统一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但见田地里的同一品种的蔬菜,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农场职工感慨道:“到了采摘收获季节,这里的西红柿个头、重量、形状几乎一样,便于统一包装、过秤、打包及上市。”
永昌农场生产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蔬菜独树一帜。这里海拔高约1800至2200米,干旱冷凉,病虫害少,远离工矿和城市人口密集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加之邻近的永昌县被列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永昌农场借势全面倡导健康、天然、营养的高原夏菜生产理念,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致力于打造面积达1.5万亩的全省最大规模连片的无公害绿色高原夏菜标准化基地。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永昌农场种植高原夏菜从东向西推进,形成错峰销售。西面地块上刚刚移栽了菜苗,东面地块上的蔬菜已是碧野千里。一行行青笋舒展着嫩绿宽大的叶子,散发着清香;一棵棵绿油油的西兰花,在碧蓝叶子的托底衬托下显得格外新鲜水灵。
永昌农场加大招商,完善蔬菜产业的产业链体系。一位广东老板流转了220多亩地种芥菜,目前1斤芥菜批发价高达15元,市场价约20至30元,是高档精细菜,他特别看中了这里富饶的光热水土资源和水肥一体化的膜下滴灌设备,准备明年流转一整套滴灌系统的1300多亩地种芥菜。地头一隅,崭新的蔬菜保鲜库拔地而起,由兰州老板方定鸿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20座、贮藏能力达6000吨的保鲜库,已调配好电力设施,为即将上市的蔬菜做好了保鲜仓储准备,并辐射带动周边蔬菜大户、贩运户增收致富。
弘扬农垦精神 做强特色休闲旅游产业
在永昌农场青山分场,高约五六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榆树、钻天杨、小叶杨绿荫如盖,3000亩梨园果树枝叶繁茂,几百亩的田野菊散发着清甜芬芳的花香气息,43万立方米的“如意”水库碧波荡漾。如画的风景里,农垦职工搭建起帐篷、太阳伞、蒙古包,用自产的山野之香发展“农家乐”,吸引外地车辆络绎不绝,广东、山东、新疆及兰州、敦煌、金昌等地游人如织。曾经对外“老死不相往来”的农垦农场,如今加强对外交流,以“农家乐”吸引人气。据悉,“五一”及“端午”小长假期间,仅青山分场每天接待游客就达3000多人次。
“这些绿化树木有些年成了。”永昌农场党委书记张泌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兰州军区806名退伍官兵肩负国家使命投身到了西北这片荒漠,栽树播绿,创建家园,经过农垦三代人百折不挠的开拓,将这片飞沙走石的荒地开发成田林路渠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农场。
据悉,永昌农场将积极融合金昌市发展“紫金花地、神秘骊靬”旅游产业,与地方合作共建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园、产业开发园。在青山分场建立千亩梨园、虞美人花卉、大林木等观赏、纳凉休闲农场;在东寨分场发展采摘体验式的田园风光、开心农场;在垦区的一些特殊地点建农垦展览馆、陈列室,传承农垦文化,让后人感受农垦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农垦精神。
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永昌农场秉承农垦精神,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农垦事业发展必将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