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2:46:3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从“不想来”到“来对了”,重庆大巴山里的技能培训班火了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05 16:49    点击量:311    

  新华社重庆8月5日电(记者陈青冰、杨仕彦)8月1日,城口县岚天乡首届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课正式开课。

  起初听到要上课,岚天乡村民汪成军连连摆手。

  “我民宿生意这么好,为啥要浪费时间上课?”

  和汪成军想法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自江奉武2016年担任岚天乡党委书记以来,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岚天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乡村振兴与脱贫工作同步推进,全面脱贫的同时,已实现年接待游客1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眼下暑期正值旅游旺季,来自四川达州、重庆主城等地不少人自驾过来避暑。以敬贤山庄为例,房间在8月初便已被预定了一半。有钱不赚反而去上课,这笔账明显“不划算”。

  发现大家上课不积极,江奉武就挨家挨户去劝说,强调培训课的好处。“要让他们认识到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而过上新生活的重要出路是全民创新创业,所以我们必须向村民反复强调个人技艺提升的必要性。”江奉武说。

  江奉武和培训班里的村民交流。

  “会不会是纸上谈兵?”汪成军虽然同意参加,但内心还是有些怀疑。

  汪成军第一天去上课,发现人都没来全,本来就没抱希望的他更想走了。没想到坐下后,老师的几个关键词却把他吸引住了:变废为宝、就地取材、保留乡土味……“这堂课太接地气了,原来都没想过树枝、树干也可以成为艺术品。”汪成军说。

  这一下让已经30多年没迈入过课堂的汪成军,安安心心地当了一回学生。汪成军虽然平时也会做手工,但欠缺一定理论基础。这次培训让他打开了思路,认识到农民也可以搞艺术,他也可以成为一名接地气的“农民艺术家”。

  指导老师和村民讨论如何利用手工艺品装饰民宿。

  同样感到惊喜的还有负责授课的徐小松老师。徐小松是开州区大慈小学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成立了“乡拾乡韵”工作坊,致力于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散落的松果、废弃的果壳、路边的杂草等都是徐小松眼中的宝贝。

  “我这次来上课原本是很担心的,怕村民们轻视这些随处可见的材料,没想到他们接受得很快。”徐小松说,好几位村民的创造性都超过他的想象,他相信在岚天乡发展手工艺品相关产业是可行的。

  村民近日的学习成果。

  而关于手工艺品销售,岚天乡目前也有了带头人。村民杨再云从2015年便开始自己研究根雕制作,但一直都被街坊邻居认为是“搞空事”。2018年,在江奉武的鼓励下,杨再云开始认真思考根雕的商业价值,着力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现在,杨再云家里被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塞得过不了人,每月收入最多达2万元。

  杨再云也是培训班中的组长之一,带头指导全组成员分工协作。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杨再云、汪成军这样的农民参与其中,两名放暑假的大二学生也主动报名来听课,促使自己学习更多的设计理念。培训课进入到第3天,不仅原定的30位村民全部到场,另外5位村民也走进了课堂。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学习木雕、瓦片利用、刺绣等手工技艺。

  其实,8月份的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只是岚天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暨全民创新创业技能系列培训的其中一个。为促进全民创新创业,岚天乡在民俗艺术、乡村旅游、种养殖业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加快提升乡村人才素质,促进人才振兴。

  “我们不能止步于脱贫,而应该思考如何保障乡村旅游的常态化和长效性。让村民学会技艺是一个孵化过程,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独特化、生态化、在地化,打造农文旅全产业链。”江奉武说。(参与采写:刘晓鹏)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