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7:32:38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诈骗新套路 谨防机票骗局 筑牢防范意识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23 14:22    点击量:248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诈骗新套路

  近年来,针对留学生及其家长实施的诈骗案件屡有发生,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海外学子急于回国的心理,通过多种话术实施诈骗。海外学子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谨防机票骗局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了访美学者及上百名留学生在网上通过所谓“票务代理”购买回国机票被骗的遭遇。其实,早在今年三四月份,留学生购买回国机票被骗的案件就时有发生,所谓的“票务代理”打着能购票的幌子行诈骗之实,如今故技重施。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已有数月之久,且目前多个国家确诊人数仍处于上升趋势,尚未见到拐点来临,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反弹。对涉世未深的海外学子来说,在紧张、焦虑的心情之下,心理防线易受到冲击,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诈骗套路也在升级。

  除了留学生及其家长,一些诈骗甚至瞄准了留学生在国内的同学、朋友。

  6月初,有网友曾分享过自己“差点中招”被骗钱款的经历。不法分子通过使用与留学生本人近乎完全相同的头像和账户名,伪装成“高仿号”,联系在网络平台上与留学生往来互动密切的好友,利用留学生由于时差一段时间内确实联系不上的空隙,以自己回国需要加急出票、只能使用国内银行付款为由请朋友帮忙代付。

  这位网友差点信以为真,又怕自己的好友错过了买票回国的时机,因此想帮他代付购票,万幸的是当时由于网络问题钱款一直没有转账成功,这也给了他冷静思考的时间,从而避免了财产损失。

  骗术“新瓶旧酒”

  记者梳理后发现,疫情期间,一些已不新鲜的诈骗套路换上“新装”重新登场,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涉嫌犯罪”诈骗——

  留学生会接到以国际物流公司、中国驻外使领馆甚至公检法单位名义的电话,称自己邮寄的非法包裹被拦截,并以“涉嫌洗钱”“已列入签证黑名单”“将被驱逐出境”等一系列话术相威胁,骗取学生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以“接受调查”。这种骗局在留学圈极为常见,记住骗术最核心的一点就能准确识别——所有在电话中要求转账汇款、索取银行账户等个人财务信息的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诈骗。

  “绑架”诈骗——

  就在不久前,中国外交部“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期海外连续发生多起针对留学生的诈骗案件,以“绑架”为名,使当事人及家属蒙受巨大财产损失,身心健康亦受到严重影响。事实上,在不法分子不断升级的骗术中,一些“绑架”诈骗已与“涉嫌犯罪”诈骗相糅合。比如,在不久前发生的一个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中,留学生被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的不法分子骗称寄往上海的包裹中发现十几张银行卡与身份证,涉嫌卷入案件,威胁索要保释金,留学生无奈只能再编谎向父母求助,当骗子发现有被揭穿的风险时,以不能泄露案情为名要求留学生不能与外界联系,骗子借机联系家长,谎称留学生被“绑架”,由此索要百万元赎金。

  票务诈骗——

  骗子会要求先支付定金,再以转款备注不能识别等理由要求重新打款,若是发现留学生起了疑心会百般劝说,甚至声称将给其退款,以骗得留学生信任。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票务代理市场鱼龙混杂,学生在购票前务必要辨别对方是否真的具有票务代理资质,可在一些专门查询公司资质的平台上先行了解,绝不可掉以轻心。

  筑牢防范意识

  骗术虽频繁“变脸”,但若稍加留心、仔细辨别,就可以发现不法分子的话术里漏洞百出,其诈骗核心就是利用留学生本人的焦虑情绪和身边亲友关心则乱的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针对留学生的诈骗案件常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多个管辖的司法机关,学生有时在立案环节可能会遇到难点。

  事实上,留学生可以在居住国报案,也可以向中国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只要是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犯罪,或中国公民在境外对其他中国公民实施犯罪,或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对中国公民实施犯罪,中国都有管辖权。

  与此同时,对于留学生及身边亲友来说,做好留学安全教育、了解骗术手段、筑牢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仔细分析几桩典型案例后可以发现,避免落入圈套的其中两个关键点在于“沟通”和“求助”。“沟通”是指留学生与亲友之间的双向沟通,切忌在联系受阻的情况下着急汇款,务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判断。“求助”则能将产生的损失降到最小,若意识到可能被骗,要立刻联系当地警方、收款行所在地警方和汇、收款银行报案,争取冻结止付,同时也可向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支持和帮助。(孙亚慧)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