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3:29:37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新愚公穿山记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10 11:59    点击量:300    

  泥浆随时喷涌,就像在“豆腐脑”里打隧道

  50多摄氏度的高温,工作一会就得“抱冰块”

  山里打隧道还要划船?

  涌水形成了瀑布,甚至成为附近村民看热闹的“景观”

  大柱山隧道开工时,徐国军的女儿准备上小学,这条“最难掘进铁路隧道”贯通时,女儿已上高三

  刚到隧道,刘昕华28岁,“当时,头型是三七分,现在是零分,无发可分了”

  在临时板房前,当年工人们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大柱山隧道入口(左)一景。

  隧道开工时,女儿准备上小学,隧道贯通时,女儿已是高三学生;来到工地后,从检测瓦斯一直干到三工区领工……徐国军远离城市繁华和亲人相伴,坚守大山十几年,和同事们一道为了打通一条隧道。

  “堪称水深火热”“像是在豆腐脑里掘进”“坐在冰块上降温”……4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不懈鏖战。

  掘通“燕子窝”断层、实施反坡排水、克服高温环境……数千名勇士抱定“愚公移山”的信念,发誓击穿大山。

  ……

  12年的掘进!掘进!再掘进!位于云南境内的大理至瑞丽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最难掘进铁路隧道”——大柱山隧道终于在今年4月贯通。

  “我们完成了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一刻,徐国军百感交集,热泪顺脸而下。

  “这里堪称火焰山!”“这里好比水帘洞!”现在,建设者们仍未停歇,正加紧后续施工。步入隧道,经过一个个区段,曾经冒险奋战的一幕幕场景,如过电影般出现在徐国军等人眼前,他们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些“啃硬骨头”的日子。

  鏖战山中险

  面临突泥涌水、瓦斯爆炸等风险

  澜沧江奔腾不息,大柱山高耸入云。

  峰险谷深,云雾缭绕,风光美丽无比。但这里也是“路难行”“路难修”的代表区域,茶马古道的铃声早已消散,滇缅公路也已把传奇刻进历史。现在,一条重要铁路项目就要叩响这片大山。

  大瑞铁路长约330公里,东起云南大理市,西至中缅边境地区的瑞丽市,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部署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铁路项目。位于保山市境内的大柱山隧道全长约14.5公里,是大瑞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这条隧道地质环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堪称“地质博物馆”,具有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和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的特征。

  “隧道位于横断山南段,穿越6条断裂带,综合了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风险。”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刘昕华说,“这注定我们要和各类艰险情况打交道。”

大柱山隧道掌子面涌水突泥是常态,铁路建设者常常“冒雨”作业(2018年6月8日摄)

  2008年8月,工程开工。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大柱山隧道没有竖井、斜井等辅助施工条件,只能从进、出口两端掘进。最大独头掘进8.3公里,为解决施工弃渣、通风、排水难题,施工人员在正洞左侧30米处,平行建设长约14.2公里的平导。

  中铁一局大瑞项目经理部二工区负责从隧道的进口端掘进;三工区负责从出口端掘进。“大柱山隧道开工建设时,预计工期5年半。”中铁一局大瑞铁路项目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小荣说,后来因地质条件恶劣,工期一度调整为8年,又再度调整为13年。

  隧道开工4个月后,意气风发的徐国军来到了三工区。当时,大柱山还未向试图击穿它的勇者们显露狰容。“刚开始,进出口两端掘进都比较顺。”认真地干着监测瓦斯工作的徐国军认为隧道如期贯通没太大问题,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紫外线强烈,人晒得很黑。

  工程按计划推进,“拦路虎”也逐渐出现。2009年6月,建设者们迎来了一大考验——瓦斯。

  在出口端开挖400米左右时,检测仪器报警:隧道内出现瓦斯气体。刘昕华说,经确认,这一段隧道围岩为煤系岩层,有产生瓦斯气体的条件,隧道内的瓦斯浓度在0.35%左右,属于低瓦斯段。

  瓦斯浓度虽不太高,但三工区的建设者们丝毫不敢怠慢。因隧道是独头掘进,通风条件差,局部地段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瓦斯浓度如超过5%,就很危险了。这让徐国军十分紧张,隧洞的掘进速度也大幅放缓。

  经过周密安排,施工单位加强隧道内瓦斯的浓度监测和通风。每1小时就要测试1次瓦斯浓度;装填炸药前、放炮作业前、放炮作业后都要测瓦斯浓度;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和防护……徐国军每天绷紧神经,忙碌了起来,为了保障低瓦斯段的施工安全,隧道内外的工作都一丝不苟。

  施工中,中铁一局严格按照《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加强进出洞管理,严禁火源及无关人员进洞。最终,用了14个月,安全地通过了长约1.3公里的瓦斯段。

  “安全问题上,只有满分或0分,没有99分。”二工区安质部部长叶文说,大柱山隧道从开工到贯通,始终安全为首,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勇掏“燕子窝”

  “豆腐脑”里打隧道

  平均一个月掘进6米;岩层就像破了皮的汤圆向外流浆汁,如在豆腐脑里掘进……位于“燕子窝”的断层至今仍深深刻在33岁的杜伟峰脑海中。不只是杜伟峰,对于二工区全体建设者来说,最终能掏掉“燕子窝”,已成为可写入个人履历的一个荣誉,毕生难忘。

  2008年底,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杜伟峰来到大柱山隧道二工区,成为实习生。爆破、排险、测量放线……他每天到隧道掌子面,跟着老职工学习施工。

  爆炸过后,石块哗哗掉,大的石块几十公斤。第一次参加隧道爆破作业,杜伟峰跟在排险作业的挖掘机后面,很害怕。后来,在同事帮助下,他逐步克服畏惧心理,一点一点地成长。到工地的半年多时间里,隧道施工顺利,已掘进约1公里,杜伟峰也熟悉了施工流程。

  意外突降!掌子面左上角突现直径约20厘米的溃口,暗红色的泥浆喷涌而出,溃口越来越大。

  当时,杜伟峰正像往常一样在掌子面指导工人打孔、装填炸药。“大事不妙!”看到这一情况,惊出一身冷汗的杜伟峰喊了一声,来不及多想,迅速组织工人撤离,刚到安全处,掌子面就被泥石流冲毁。

  “溃口越来越大,掌子面附近一台20来吨重的挖掘机被涌出的泥浆推出了几十米远。”杜伟峰回忆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如迟疑片刻,没快速撤离人员,后果不堪设想。泥石流仍然不断外涌,200多米长、6米高的洞很快就被灌满。

  刘昕华火急火燎赶到现场,眼前的场景让他心痛:过去几周的努力都废了,“燕子窝”断层施工难度超出想象。

  “打隧道不怕硬就怕软!勘探时知道有断层,但没想到隧道围岩如此脆弱。”刘昕华说。

  进口端的掘进工作叫停,大家不得不先清淤,几个月过去了,仍看不到前进的希望。“在当时,我心里也打过退堂鼓,这么艰苦,不如换个工地干。”杜伟峰感叹。

  不好打,那就绕过去?结合现场实际,绕开“燕子窝”断层的方案提出,建一条迂回导洞,避开软弱围岩。进一步勘探确认,断层核心地段156米,绕行不可能,只能正面较量。

  “这隧道咋打?‘燕子窝’咋掏?”洞外工棚里灯火通明,专家和技术人员彻夜研究解决方案。“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经常掉头发。”刘昕华无比焦虑。

  为攻克难题,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现场调研、指导。铁路专家到现场调研后认为,在“燕子窝”断层里打隧道,就像在豆腐脑里打隧道,最重要一步就是要让围岩坚固起来,“把豆腐脑变成冻豆腐”。经过反复研讨,基本确定了向围岩内注浆,提升围岩等级的方案。

  无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按专家组不同建议,建设者们就在隧道里检验不同施工工艺的效果。刘昕华说,经过反复尝试后,最终采用高压动水分段引排超高压聚合注浆工艺施工:工人们先用高压注浆设备,通过极大的压力把突涌出的泥浆顶回去,同时注入水泥,实现让泥浆变成混凝土的效果,然后再一点点掘进。

  杜伟峰仍跟在现场,他说,注浆的压力压制断层的压力,如注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崩塌,不能有丝毫大意。

  一次,“燕子窝”正洞掌子面刚立完拱架、喷完浆,上断面右侧的拱角突然裂开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溶腔。不到10分钟,隧道里就涌出约50米长、半米厚的泥浆,而且裂口还在扩大。当时的工区总工韩方瑾正在查看施工进展,他立刻扛起一袋水泥趟着泥浆往豁口上爬去。现场的作业工人也顾不上安危,参与到抢险中。干了6个小时,险情排除了。

  一点点前进!每天掘进距离不多,但因掌握了“金钥匙”,穿越“燕子窝”就是时间问题了。后来又发生过几次大的突泥涌水,但都成功化解。26个月后的2011年10月,终于安全顺利地通过了“燕子窝”断层核心156米地段。

  “那一刻很激动!”经此“一役”,杜伟峰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掏过燕子窝,别的隧道也不怕了。”他说。

  冲锋涌水洞

  山里打隧道需要划船

  “叮铃铃……”2014年6月4日凌晨4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刘昕华惊醒。到工地几年来,刘昕华已习惯了深夜来电,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灾害的现实,他也做好了随时出发抢险的准备。

  当时,三工区负责的出口端隧道已进入了反坡段,因掌子面高,贯通面低,掘进的线路得走一条“下坡路”,反坡坡度达23.5‰。听到三工区值班员说“掌子面突然发生涌水,瞬时水量超过每小时1800立方米”后,刘昕华吓了一跳,紧急奔往现场。

  水往低处流,向掘进处涌,反坡段施工排水难度大。“还没建起有效的梯级排水设施,处置不及时,就会淹井,整个掌子面也会淹没。”心急如焚的刘昕华赶到了掌子面:水已齐腰深,从掌子面向外淹了百余米。

  万分紧急!刘昕华和同事快速制定方案,指导工人装水泵、接水管……早上9点多,才勉强实现涌水和抽水平衡,又继续增加水泵,3天左右才把水抽得差不多,掌子面重新恢复施工。

  2012年,隧道进入反坡段施工后,在隧道出口端发生涌水司空见惯。但建设者们没想到,隧道里的水“多到能行船”,工人常划着船去掌子面,伸手就能摸到隧道顶。

  “可以说是在水洞里掘进!”三工区经理陈志强说,从洞口开始2.7公里处进入大反坡,反坡施工段近6公里,一旦发生涌水,抽排难度极大。“有一次,突涌5万多立方米水!”

  “掌子面的水位,大约1分钟就上升10多厘米。”三工区副总工程师高飞对一次参加水害抢险记忆深刻:掌子面向外200来米被淹,6米高的隧道水位很快就到一半,机器被水淹没。

  这时,电源已切断,隧道里黑乎乎的,回荡着水流声。为搞清楚掌子面情况,高飞和几位同事带着手电筒,划着皮划艇进到掌子面。观测时,水位还在继续上升,坐在艇上,伸手就可摸到拱顶。

  完成任务,几人回撤时,皮划艇不听招呼,在掌子面附近的水面打转。也顾不得许多了,大家一起使劲挥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皮划艇驶离掌子面200来米后才安全。“你想不到,在山里打隧道还要划船吧?”高飞说。

  而这一次涌水,让出口端的掘进施工停了1个多月。

  经过多次涌水,项目部积累起了丰富的“驯水”经验,在出口端反坡段,先后建了7级抽水泵站,50多台大水泵和几十台小水泵接力,基本解决了反坡排水施工的难题,直到隧道平导贯通前,大柱山隧道反坡段总涌水量约8500万立方米。

  排水问题解决了,但水还是源源不断地从岩体里出来,工人们只能每天冒“雨”作业,就像在水帘洞里一样。记者前不久进入隧道采访时,就涉水而过,洞内炎热而潮湿,空气仿佛能攥出水来。三工区副经理赵振锋说,常年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让不少人落下了病,一到天阴下雨的时候,腿关节就隐隐作痛。

  在进口端,同样面临着涌水困扰,涌出的水顺隧道而出,在澜沧江一侧的峭壁上形成了瀑布,水量在1小时2000立方米左右。江边有一个古渡口遗迹,人来人往,附近村民来看打隧道打出的大瀑布,热闹了好几年。

  大柱山像个大水箱,岩层里的水就像是被剧烈摇晃过的碳酸饮料,只要岩壁上有任何缝隙,它们就喷涌而出。“装填炸药时,必须在岩壁上打孔,水就往外喷,炸药填充难度极大;喷浆作业时,刚喷到岩壁上的混凝土也会被水冲下来。”二工区经理韩方瑾说,涌水量大时,工人们眼睛都睁不开。

  进口端有一段隧道围岩以凝灰岩为主,这种围岩本身很硬,但遇水会变软,并不断吸水,导致围岩重量增大,经常把初期支护压得变形。韩方瑾曾目睹遇水后的凝灰岩垮塌下来,把初期支护的钢架拧成了“麻花”。不到一个小时,掌子面附近的隧道断面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为遏制隧道断面变形,建设者用硬度比较适当的碎石块回填到围岩中,隧道掘进就在支护、变形、回填等过程中艰难前进。

  谈及与水打交道,刘小荣说,12年间,隧道总涌水量高达3.1亿立方米,仅抽水泵就用坏了140多台。

  穿越火焰山

  喝十几瓶水都不用上厕所

  在掘进面旁的空地上,摆着堆冰块,这张照片记录的是打隧道时进入高温区段,工人靠冰降温的场景,也是项目高地温段施工的常态景象。

  随着出口端的掘进,隧道渐渐进入高地温段,热的感觉逐步加深。“刚开始也没有意识到‘高地温’有多高。”三工区总工杜利军说,刚进入高地温段时,隧道内的温度也就在28摄氏度左右,有点热,但还是能承受。

  随着隧道不断掘进,洞内温度不断升高,环境温度常年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喷浆作业的时候,拱顶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由于隧道内常年涌水,高地温段的湿度在80%左右。赵振锋说,施工者就像在桑拿房里面工作,在拱顶作业超过3分钟,就会呼吸困难,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

大柱山隧道内温度高,铁路建设者们用冰块降温。(摄于2017年8月31日)

  项目部不得不每天使用冰块降温,一次要放好多吨,工人干一会活后,就要到冰上降温,否则就会晕倒,这些冰3个多小时就会融化完;一个班次3小时,喝上十几瓶水,都不用上厕所,汗水直流,全身湿透……

  “有人晕倒了!”

  在平导检查出口端隧道掌子面注浆施工时,徐国军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在隧道里连续工作近30个小时。他汗如雨下,汗水长时间进入眼睛,眼睛都肿了起来。通风条件差,加上连续工作,最终徐国军晕倒在现场。

  工人们七手八脚抬起他,迅速把他送到洞外。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徐国军慢慢醒了过来。后来,他连续睡了一天多才恢复。

  “如果是在高地温段,别说连续工作30个小时,就是工作3个小时也受不了。”徐国军说,自己当时的晕倒处还没进入号称“火焰山”的高地温段。

  徐国军这样描述与高温战斗的情景:冰就放在作业面前,工人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就抱着冰,或者拿起冰块往身上贴。“如果在洞外感冒了,就来掌子面用天然方法治疗,出一身大汗就好了。”徐国军笑着说,这样的环境下作业,对身体真是一种考验。

  面对滚滚热浪,技术人员没有退缩,每天都要到掌子面指导工人们施工。高飞觉得冬天的时候最麻烦,进洞前穿着大衣,快到掌子面的时候,就脱得只剩下内裤了。一次,在6米高的拱顶作业,50多摄氏度的温度,他仅待了两分多钟就感觉要虚脱了,赶紧走下工作面,躺到地面的积水里降温。“那真是汗如雨下。”

  为了防止高温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降低温度,改善洞内施工环境,中铁一局大瑞项目经理部找到了大柱山隧道附近的一家制冰厂,从那里购买冰块送进掌子面。三工区物机部部长李春风说,他们专门买了台农用拖拉机运输冰块,总共消耗冰块上万吨。

  冰块只能让掌子面的气温下降5摄氏度左右,施工人员每3小时就要轮换一次,他们干一会就能到冰块边坐一会儿,总算有了休息和快速降温的地方。

  “冬天,洞里40多摄氏度,洞外五六摄氏度,一进一出,感冒的人特别多,三工区附近的药店和卫生所,是我们职工和工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杜利军说,到附近村卫生所治疗感冒发烧的病人中,大部分是施工人员。

  “我每进隧道工作3个多小时,出隧道的时候体重就减少1公斤,因为出太多汗了。”高飞说,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人很容易疲惫。在一次拱顶喷浆作业结束后,高飞顺着架子往下退,一片10多公斤的钢片从上方突然掉了下来,来不及躲闪,钢片在高飞的右臂上划开了一道5厘米长的口子,血直往外冒。随后,高飞被送到医院,医生给他的伤口缝了几针。

  几年时间过去了,右臂上的伤疤仍十分显眼。“这算是大柱山留给我的一枚特别的勋章吧。”高飞说。

  最美劳动者

  为了几分钟奋斗12年

  刚到大柱山隧道,当时28岁的刘昕华满头黑发,如今40岁的他已是“光”彩照人。看着当时的照片,再和现在的样子对比,多数人会误认为是两个人。

  “当时,头型是三七分,现在是零分,无发可分了!”刘昕华说,每掉一根头发,大柱山隧道工程就往前推进一步,这样光头就值得了。12年间,先后有6000多名铁路建设者在大柱山隧道建设工地奋战过,他们像刘昕华一样,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片大山。

  江边的山坡简单平整一下,立起了板房,建起了工棚;几平方米的屋内一柜一床一桌已算奢侈;吹着江风,面对着大山,就当享受;远离都市,没有繁华……建设者们就在洞口处的山坡上安营扎寨。

  “在临时板房前,当年工人们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二工区职工任阳阳说,这棵树陪伴着他们一起成长,见证了大柱山隧道建设的风风雨雨。

  “有些人大学一毕业就来到大柱山隧道工地,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但是职位没有多大变化,要是放在其他项目,12年时间早该当上中层干部,甚至副经理、经理了。”刘小荣说,虽然中途也有人离开,但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留下,坚守到了最后贯通那一刻。

  杜伟峰刚来的时候,看到环境艰苦,萌生过离开的念头。但后来经历了几次隧道抢险,感受到了团队力量。“大家一起经历过生死,不能在隧道贯通时缺席。”隧道正洞贯通后,他与兄弟们相拥而泣。

  “击穿大柱山”是这群铁路建设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在远离城市的大柱山隧道工地,也有美丽浪漫的事情,成为大山里的一抹亮色。

  因为爱情,12年前,21岁的任阳阳跟随男朋友李俊的步伐,进入了中铁一局工作,紧接着两人一起被派到了大柱山。“看到大柱山的时候,人直接懵了。”从小在河南长大的任阳阳,未见过如此险峻的山峰,幸好有爱人做伴,坚定了两人坚守大柱山的决心。2010年两人结婚,如今,任阳阳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与任阳阳和李俊的故事不同,杜伟峰则是在大柱山项目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的妻子张翠在三工区担任工程部资料员,2012年杜伟峰和张翠在三工区的工地上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放了一串炮仗,就算礼成了。“没有遗憾,能和他一起参与到大柱山隧道这样的工程中,我很自豪。”张翠坦然地说,看中的就是丈夫杜伟峰身上踏踏实实、认定目标不放松的精神。

  “我们是时髦的网恋!”三工区的高飞刚到工地不久,业余时间上网遇到了保山当地的姑娘董玉蕊,网上聊了几个月后才相约见面,后来结婚。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8岁,小儿子6岁。

  ……

  2019年6月26日隧道平导贯通,2020年4月28日隧道正洞贯通。为了“隧道贯通,不见不散”的铮铮誓言,建设者在澜沧江畔的深山中整整坚守了12年。“大柱山隧道都被我们打通了,以后到别的地方打隧道,应该都没有问题了。”韩方瑾说。

  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后,火车通过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仅仅需要几分钟。但为了这短短的几分钟,建设者却奋斗了12年。为了火车平稳、安全通行,建设者们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网民将他们称为“最美劳动者”。(记者王长山、丁怡全、胡超)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