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在海拔5711米的兰巴拉冰川上 也守护着中国军人的精神高地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30 17:23 点击量:344 大
中
小
官兵们踏雪巡逻。吴财威 摄
海拔8844.4米的珠穆朗玛峰鹤立鸡群般矗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峰之中,远远望去,雪山上银光闪闪。4月24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岗嘎边防连巡逻官兵,从它的北侧一步步向雪峰深处艰难跋涉。
官兵们巡逻的终点是位于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腰际的兰巴拉冰川62号界桩,沿途不仅要翻越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跨过多处因山体塌方造成的断崖,还要时刻提防随时可能掉落的滚石和无处不在的冰缝。
前行的路上,鲜红的“党员先锋队”队旗迎风招展。“这次巡逻,队员全部都是党员。”带队的连队指导员梁艺馨告诉笔者,这是兰巴拉山口年度第一次巡逻,道路情况不明,加上近期山口降雪较大,路面积雪较深,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山谷,为摸清路况,为后续巡逻提供参数依据,连队党支部决定此次巡逻全由党员参加,举着队旗的是岗嘎边防连排长次仁扎西。
岗嘎边防连地处海拔438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年平均气温2-4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军营,官兵们素有“珠峰卫士”之称。
次仁扎西的家就在珠峰脚下,小时候,边防官兵训练经过他家门前时,他总会学着官兵的样子给他们敬一个可爱的军礼,官兵也经常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他一些,次仁扎西从小就对军营充满了向往。高中毕业后,次仁扎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原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2015年中尼边境的那场地震大救援,更给次仁扎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在军校读书的他从电视上看到边防官兵顶风冒雪在家乡救援乡亲们,他暗下决心,“毕业后,一定要回到那片养育我的土地上”。
临近毕业,成绩优异的次仁扎西本可选择驻拉萨或日喀则的城市部队,但他毅然回到珠峰脚下的这个边境小镇,成为一名忠诚的戍边人。
连队组织“党员先锋队”探路,次仁扎西第一个报名,并主动要求担任旗手,因为他觉得“扛旗的姿势很威武”。次仁扎西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这条风雪路上巡逻了。头顶是飞石,脚下是暗冰。一路上,经验丰富的次仁扎西不断提醒战友们“抓紧绳子”“小心脚下”。
巡逻队通过塌方路段时,下士黎锦江脚下一滑,哧溜一声“消失”在白雪中,幸亏他横挎腰间的步枪卡住了冰缝口,才没有掉下冰窟窿。大家七手八脚将黎锦江拉上来,指导员梁艺馨告诉笔者,白雪下面常年不化的冰川间藏着很多冰窟窿,每个冰窟窿都深不见底,如果有人掉进去,后果不堪设想,连队之前也曾有几名老兵在这里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5年的一次巡逻任务中,山口突降暴雪,巡逻队失去方向,上士刘凤杰主动请缨担任开路先锋。路上一阵狂风袭来,他一个趔趄滑入冰缝,右脚脚踝被锋利的冰刃削过,后来留下一道不小的疤痕。
还有一年,新兵张虎第一次走进兰巴拉,看到冰川后难掩激动,摘下墨镜准备摆个帅气的pose和界碑合个影,没想到刺眼的雪反光瞬间将其致盲,张虎眼前一黑掉入冰缝,战友们用将近4米长的绳索将他拉出冰缝时,张虎的手脚已被冰碴割得鲜血淋漓。
但不管冰川再陡、积雪再深、困难再多,也阻挡不了官兵到点到位的步伐。
“这里是海拔5711米的兰巴拉冰川,边关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经过近5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官兵们到达巡逻终点,展开国旗铿锵宣誓。
雪山上的天气变化无常,半小时前还是阳光灿烂,转眼间就风雪交加。呼啸的寒风卷着冰渣,如锋利的刀子割在面罩上,官兵们只要裸露一点皮肤都会被划伤。
猛烈的寒风让巡逻队回程的路变得更加危险。趟过冰河,一座高耸入云的达板横亘在官兵面前,山顶的积雪顺风而下,“拉大间隔,快速通过!”次仁扎西见状立即高呼。原来,1973年2月28日,连队官兵巡逻经过这里时遭遇雪崩,23名官兵壮烈牺牲,这个故事深深的印刻在连队每名老兵的心上。
“雪域的呼唤与意志的对抗,坚守是对和平的渴望……扬珠峰精神,荣耀心中回荡,祖国见证我们的成长,誓保卫边疆,志在献身国防,我将为你再创辉煌。”冲过危险区,筋疲力尽的官兵们几乎瘫倒在地,梁艺馨带头大声唱起那首《珠峰卫士之歌》,官兵们跟着合唱起来。
回到连队,不少官兵的双腿因长时间在雪海中跋涉酸痛难耐,战士们的双耳、两颊即使防护措施做得再好,也会因高原高强的紫外线长时间暴晒而脱皮,个别战士摘掉眼镜后眼睛还会奇痒无比,这都是巡逻“后遗症”,至少一个星期以后症状才会慢慢消退。但每一次兰巴拉之行,官兵们还是争先恐后报名。这些“珠峰卫士”说,“我们不仅守卫着世界最高峰,也守护着中国军人的精神高地。”(卢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