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6:31:55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数字治理实战暴露了三大短板 数字治理需要“形神兼备”
文章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5 12:32    点击量:373    

  手段工具“花架子”,关键时刻“掉链子”

  数字治理实战暴露三大短板

  面对汹汹疫情,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WIFI指纹等技术综合运用的精准防控,在确保严控疫情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对社会经济、民众生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但此次抗疫大考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让数字治理进一步发挥效力、释放潜力,值得城市管理者深入思考和实践。

  数字治理表现难如人意

  为提升数字治理能力,近年来各地加大了智慧城市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以数字政务为代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数字政务已覆盖我国422个城市,涵盖1000多项服务,累计服务民众达9亿人次。

  但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防疫期间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并不智能,政务服务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弱,涉及城市管理、服务的智能化体验更是糟糕。

  疫情发生后,东部某城市开通了在线口罩免费申领服务,应该说,这本是一项人性化的便民服务,实际效果却难如人意。

  该市市民张女士表示,为了抢口罩自己守着点紧盯手机,但是刚开始两次登录,系统都显示错误。“连续抢了三四天,一开始始终登录不上,没过两分钟口罩又领光了,感觉根本抢不到。”

  与此同时,智能管理末端许多基层干部也表示科技对工作支撑力有限,对许多并不智能的应用叫苦不迭。

  在东部省份某小区,由于防控疫情,小区出入进行管理,居民填写相关信息后,发放纸质出入证明或者通行卡。填表、检查身份证、房产证、发出入卡……半月谈记者看到,不少群众排起长队等待办理、领取证明。居民手中的纸质证明和门口新设立的人脸识别门禁形成鲜明对比。

  受访社区工作者普遍表示,由于前期住户信息搜集不准确,加上目前工作人员手机端App没有相应数据录入模块,不得不采用填表这样的老办法。

  实际上,在大数据精准定位人群后,许多村庄、社区,基层干部还是不得不启用“土办法”,例如对居家隔离户只能采取24小时轮班“盯梢”,传递信息还是得靠打电话、“扫楼”。

  “因为有些应用模块是固定的,平时上报的信息选项没有体温这样的选项。”一名基层干部说,“下指令可以通过短信等,但反馈就困难了。个人信息、体温等填写都是靠人工手写,整理完了再录入电脑,最后通过邮箱等手段上报。”

  此外,一些地区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政务信息化后,数据孤岛却依然存在:“各部门数据不打通,只能多头上报”“信息化反而增加了一道信息录入的工作”……

  暴露三大短板

  针对数字城市实战能力,受访专家表示背后暴露出的是数字化转型缺乏系统性、日常积累不足、治理理念落后等三大短板。

  一是数字化转型缺乏体系性。近年来,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许多创新、探索没有打破部门藩篱,仍是内部“单打独斗”缺乏统筹。

  有专家表示,数字治理应该是一个包含各种“组织”“器官”的有机体概念:通过政府数字化转型、市场主体数字化服务、社会组织数字化协同参与等,提升日常治理能力同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说,人民群众逐渐融入数字化生活,全方位的数字化使得防控措施得以落实做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数字政务服务、城市配送服务、网约车等,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们如何开展大规模的居家隔离。

  二是重事后管控、轻事前积累。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表示,数字治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积累、研判。“比如一些日常社会治理中,价值密度高的数据缺乏系统分析和利用。”

  吕孝礼说,譬如110报警信息、12345市长热线信息等,这些数据看似对疫情防控关联性不大,但最能反映基层治理弱点、盲点,如果有相关积累和研判,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就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灵活处置。

  三是理念更新落后于设施建设,软硬件不适配。部分地区虽然已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但领导干部、行政执法者的治理观念更新远远落后于硬件建设。不少干部思维仍存在“管控意识强、治理意识弱”“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弱”的通病。

  数字治理需要“形神兼备”

  受访专家表示,实现数字治理升级,不仅有赖底层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组织形式与治理理念、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转变以实现“形神兼备”。

  首先是提升数字治理系统性。阿里云智能城市大脑首席架构师张琪伟表示,城市大脑部分应用已在20余个海内外城市落地,从“治堵之计”到“治城之策”背后体现的是数据作为驱动要素,从工具到系统的变化。

  钉钉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加强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技术平台(“城市大脑”等底层架构)、管理部门(数据资源管理局)、用户体系(公务人员在线化)、数据积累等(部门间数据调用、共享),并提升应急开发、应急响应的技术保障能力,短时间内可以建立、开发有针对性的数据模型和治理应用。

  例如一些省市近年来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管理部门,作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中枢。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蒋汝忠表示,大数据局并不提供产品,而是起到一个数据交互中枢作用,为其他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其次是转变治理思路。城市管理者宜从根本改变治理模式和思路,以数字治理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吕孝礼等专家建议,针对目前底层数据积累等问题,推动数据研判、分析前置,改变数据层层上报的单一模式。在上报同时,可以通过在不同层级、结点,设置数据分析岗位,实现对城市数据分析的分层化、精准化,从而推动整体治理的精细化。

  东部省会城市公安系统某领导干部表示,实际上,“大数据要做的恰恰是小事情”:通过情况摸排,发现社会治理的薄弱点、隐患点,事前未雨绸缪,事中快速响应。

  第三是将数字治理建设成果纳入绩效管理。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表示,数字治理投入并非拍脑袋、凑热闹,要将政府数字化转型等项目纳入绩效管理,搞好评价和反馈,防止项目成为“花架子”。(记者 吴帅帅   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7期)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