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07:34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瞭望

对话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着舰指挥官张敏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3 10:16    点击量:315    

着舰指挥官张敏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指挥。资料图片

    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张敏身上。这位年轻的海军少校,眉心刻着深深的纹路,黝黑的脸庞上是海风和烈日灼下的印记。

    张敏今年32岁。32岁,成家立业初为人父的他,已是飞行大队大队长。3个月前,张敏刚刚就任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航母舰载机着舰指挥官(英文简称LSO)。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张敏是这支部队最年轻的LSO,和这支年轻的部队一样,在时代的推动下乘风破浪,负重前行。某种意义上,他和战友们肩上扛着一个军种转型的重担,承载着一个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

    “没有人民海军全面推进转型建设、大力发展航母事业,我就没有机会来飞舰载机,更没有机会成为LSO。”张敏感到十分庆幸。

    LSO,是伴随航母事业发展才出现的新战位。这既是张敏本人的新战位,也是人民海军转型发展、走向远海大洋必须有的新战位。

    站在岸基LSO工作站,张敏拿着话筒开始进行又一批次舰载战斗机模拟着舰指挥。

    遇上最好的时代,成就最好的自己

    走进张敏的宿舍,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张地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满了各类线条和标记。

    这些线条和标记,是张敏这些年驾驶战机飞过的航迹汇聚而成的军旅人生。站在这张地图前,张敏时常会想起这条航线的起点。

    学生时代,张敏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驾驶“飞鲨”舰载机上航母。大学毕业前,他已经和一家国企签约。没想到,学校网页上的一条招飞信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路层层选拔,张敏最终脱颖而出。

    2013年7月,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的张敏被分配到南方某机场。那里部队装备的是先进的国产岸基歼击机,但张敏的心里总有一点点“不满足”。

    不久之后,张敏听说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组建成立。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支舰载战斗机部队,也是航母编队战斗力的核心、海军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他很想去。

    梦想的种子一旦埋下,追求目标的力量便势不可挡。张敏刻苦训练,1年半之后就担负起战备值班任务。

    这时,舰载机部队到单位选拔飞行员的消息传来,张敏迫不及待地报了名。

    部队领导不舍得:这么好的苗子,在这边发展势头挺好,换机型,又得从头开始……

    家属有想法:刚稳定下来,又要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去。

    靠真心诚意,张敏说服了领导,又做通了家属工作。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作为飞行员,有机会我想飞得更高、更远!”

    最终,张敏从众多报名人选中脱颖而出,就像当年冲出重重选拔招飞成功一样。

    张敏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经常说,“我遇上了最好的时代”。

    其实,这不是张敏一个人的幸运,这是他们这一代飞行员的幸运。

    和张敏同一个班次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如今早已经全部成功上舰。像张敏这样担任LSO的,也有不少。相邻几个班次的同学都已经成长为部队的骨干力量,成为人民海军转型建设的先锋。

    “遇上最好的时代,就要成为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敏在感谢时代的同时,也在努力让自身更匹配、更适应这个时代。

    来到舰载机部队的4年多,张敏见证并参与了这支部队发展的很多重大转折和全新突破。他是我军航母建设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推动者,这是时代赋予他前所未有的人生际遇。

    去年,组织决定培养张敏为LSO,张敏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尽快掌握指挥技巧,每个飞行日,张敏只要不飞行,就抢着去LSO工作站学习。从观摩到见习,张敏一点点地观察、记录、领会、模仿,回到宿舍又反复琢磨练习,越来越得心应手。

    从空军到海军,从驾驶岸基歼击机到驾驶舰载战斗机,再到如今担任LSO指挥舰载机着舰,张敏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成长着,就像这支年轻的部队加速发展一样。

    托举他加速成长的,是人民海军加速推进转型建设的铿锵步伐,航母战斗力建设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支撑。

    这里是最佳的视角,也是最危险的位置

    在辽宁舰飞行甲板左舷后部,有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区域。从这个角度望去,准备着舰的“飞鲨”舰载机正迎面朝这里飞过来,姿态、高度、方向清晰可见。

    这里,就是辽宁舰的LSO工作站。

    这里是观察航母舰载机着舰的最佳视角。它源于世界海军强国百年航母的发展经验,也源于他们从千百次舰载机着舰事故中吸取的教训。

    在座舱里,飞行员对舰载机着舰偏差和趋势判断有时候并不是很精确很及时。但是,站在这个最佳视角,LSO可以及时发现飞行员看不到的偏差信息和发展趋势。作为LSO,张敏经常对飞行员们说:“你必须相信我,但我不一定相信你。”

    这里是最好的位置,也是最危险的战位。舰载战斗机着舰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回顾世界航母史,舰载机飞行安全事故有大约80%发生在着舰过程中。在LSO工作站指挥时,舰载机着舰挂上拦阻索的那一刹那,LSO跟战机的间隔只有三四米。毫不夸张地说,LSO是在“刀尖”上指挥“刀尖舞者”。

    去年10月,张敏第一次拿起话筒模拟指挥着舰。虽然已经在工作站观摩见习了数百架次,他还是有些紧张。

    看着战机进入下滑航线,张敏手持话筒,盯着高速相机投射的屏幕不敢眨眼。看到战机代表的点在屏幕中心偏左的位置,张敏在下达指令的那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视角与飞行员不同,顿时心里一惊……

    现在张敏岸基指挥已经游刃有余,但第一次模拟指挥着舰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若是真实着舰指挥时发生类似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危险和困难,远不只这些。

    工作站露天设置,LSO要忍受摇晃、噪音、大风和轮胎摩擦地面产生的胶烟。由于整个指挥过程要求很精准,到了工作站,LSO不便佩戴更多的防护设施。加之长时间在外风吹日晒,皮肤黑、皱纹多、老得快,成为LSO的独有特征。

    冬季,北方的温度接近-20℃。夏季,航母甲板温度能达到50℃。这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温差,让LSO饱尝“人间炎凉”。

    在别人眼中,张敏是飞舰载战斗机的“明星”,LSO更是“明星”中的佼佼者。然而,光环的背后,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全新的岗位、全新的领域,张敏时刻保持“在线”,如履薄冰。拿起话筒的那一刻,张敏才知道“着舰指挥官”的分量有多重。

    除了可以预见的危险和挑战,张敏还要承担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在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中,飞行员几乎完全信任并听令于LSO。“整个航母上的人员、装备安全都系于你一身。一旦飞机撞上航母,后果难以想象!”

    对于踏入LSO门槛的张敏来说,以后的路还很长。“我有信心,下一个航段任务,我要挑战舰基着舰指挥。”

    “舰基工作站是航母上危险最大、责任最重、环境最恶劣的战位。”从到岸基LSO工作站观摩的第一天起,老LSO们就一直向张敏重复这样的话,但这里仍是新LSO们最向往的战位。

    为什么他们如此义无反顾?

    “这是绕不过去的坎,我们这些‘先行者’必须直面挑战。”张敏说。

    没有LSO,就没有舰载战斗机顺利着舰

    结束一天的紧张飞行训练,飞行员们返回内场。此时,LSO的工作还未结束。

    张敏要仔细分析每名飞行员的进入点距离、次数,迎角、高度等各类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最终形成训练质量评估报告。

    针对每名飞行员的特点,张敏还要思考如何克服偏差的办法,帮助他们在下一架次模拟飞行中,更精准地进入航线并顺利完成着舰。

    “比如,数据显示有一名飞行员一半的飞行架次中迎角大,LSO就要在下次指挥中,提前去提醒他。”张敏说,每个人的性格、技术特点不同,对同一种口令做出的反应也不同,这就需要LSO科学把握,适当调整语气。

    对于LSO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每一名舰载机飞行员都会认真对待。他们知道,“LSO是舰载机着舰的真正主宰”。

    张敏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在他看来,担任岸基LSO指挥已经如此不易;舰基指挥,尤其是夜间着舰指挥,更是难上加难。

    舰载机着舰,条件和环境十分严苛和复杂。在涌浪的作用下,飞行甲板可能会出现纵摇、横摇、升沉等运动,同时风向、风速复杂多变,高速前进的航母尾甲板产生的舰艉流场也会对着舰下滑轨迹带来扰动。

    置身战机座舱,飞行员难以精准感知现场环境,只能依靠LSO的口令。因此,LSO必须及时、准确引导飞行员修正轨迹偏差、调整飞机姿态,确保舰载机着舰精准、安全。

    安全、迅速地回收舰载机,是这支部队自行编撰的《LSO参考手册》里规定的第一条职责。简单一行字,以张敏为代表的LSO们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

    “上一架次是东风,下一架次可能是西风。LSO要根据不同时间风和浪的方向、大小随时做出调整。”张敏说,这些常人看似不经意的因素,哪怕再小,也都会影响到舰载机着舰的安全。

    “LSO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了飞行技术要很过硬,LSO要会看晨光、昏影、海况、洋流,会分析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张敏说,LSO在着舰指挥时发出的简洁口令,是长期厚积的综合能力,在几十秒内的薄发。这个能力,需要深厚的理论、丰富的经验、过硬的心理,还需要强大的数据为支撑。

    过硬技能和丰富经验主要靠LSO自身经年累月地练习,还需要收集各个海域的洋流、水文、气象等大数据资料,综合处理后给出科学建议。每次着舰指挥,LSO都会提前熟悉所在海域的海况和气象,为的就是在指挥着舰时更有底气。

    目前,我国LSO培养主要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而国外的培养更加成体系、科学化。

    张敏说:“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差距,然后在奋起直追中缩短差距、提升能力。”

    向海图强,民族复兴。张敏经常会思考这个话题,这是这支军队必然要完成的使命,也是自己未来甚至一生都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离开张敏的宿舍时,再次望向墙上的那张地图。记者相信,这张地图上将会划上更多的线条和标记,它们汇聚成的航线,会随着人民海军转型建设的步伐,延伸到远海大洋。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