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8:59:5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新闻

代表委员谈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农业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3 13:34    点击量:345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稳定粮食产能,发展现代农业——代表委员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问题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记者王宇、潘林青、管建涛、周楠

  “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稳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时,就农业和粮食方面的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把准脉搏、指明方向,引发代表委员的广泛热议。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习近平总书记8日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要研究和完善粮食安全政策,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全国人大代表、湘西老爹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田儒斌认为,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已经过关,抓粮食生产的工作不必太过紧张。习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说到了主产粮区干部群众的心坎上,让广大种粮农民备受鼓舞。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二连增”,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粮食供应压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发等国情,制约着我国粮食持续稳定生产,加上种粮的比较效益走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吴金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基于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基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洞悉,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更加明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性。吴金水认为,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以我为主,要依靠我们自己来保证全国人民的口粮。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党组书记王金会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对粮食生产实际工作指导性很强。国家要继续稳定水稻、小麦的支持政策,确保我国口粮安全。同时加快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突破当前制约马铃薯产业缺少窖储设施、产业链条短、商品薯品种差等障碍,加快马铃薯主食化开发,增加口粮品种,稳定口粮生产。

  “在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可建立适应国情的耕地休耕制度。比如对部分易发生水土流失和低洼内涝的耕地进行休耕、合理轮作,达到养护耕地的目的,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藏粮于仓为藏粮于地。”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大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肥料配方师高春艳说。

  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一表述引发代表委员的热议。

  “总书记的讲话可谓把准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全国政协委员、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赵雨森认为,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就是摒弃过去依靠“大肥大农大水”的资源消耗型发展,而是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经营制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之路,这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用占世界1/3的化肥,生产了占世界1/5的粮食,这种靠要素投入的低水平生产,只能带来高成本、低效益和高污染问题,是一条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在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看来,农业发展要想提升效率,就必须依靠现代科技。

  与城镇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相比,农业现代化还是“短腿”,尽管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目前仍只有世界平均值的47%,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仍有明显差距。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6%,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补齐短腿”,亟需科技发力。

  “总书记提到要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真是一语中的。从我们黑龙江省连续多年抓农业的过程看,现代化大农业要想快速发展,小机械肯定不行,效率低,精准度差,影响农业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这就需要使用现代化大农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佳木斯市市长林宽海认为,2015年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率超过50%,这说明科技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引擎,未来科技兴农的增长空间将十分巨大。

  吴金水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体系的建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合理种植模式,稳定粮食产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藏粮于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农业的“主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吨大关,由于农产品产需之间结构性矛盾突出,形成了粮价倒挂、产量库存进口“三量齐增”的罕见现象,一时间“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现象屡屡出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不我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告诉记者,他去年曾专门去东北三省、河北和云南调研粮食供需矛盾状况。在吉林省,他看到大量的玉米都积压在仓库里。“当年的玉米收获以后,已经没有仓库可以盛放,只好把前两年的玉米作为陈化粮处理掉,把仓库腾出来,储存新收获的玉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提升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杨维刚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切中当前粮食市场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成本较高,品种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我们要推进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少在粮食生产上要调整品种结构,让我们的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说。

  “以前人们关心的是能否吃饱饭,而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吃‘好’饭,关心碗里的饭是不是健康、绿色。但目前市场相当一部分农产品还不能满足大众这方面的新需求。脱离市场需求的供给,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赵雨森委员认为,习总书记提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是消费者的时代呼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