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6:50:1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瞭望

新时代国门行丨红其拉甫国门: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地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5 14:15    点击量:337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4日电题:红其拉甫: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地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在国门执勤(2017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张庆良 摄)

  新华社记者陈浩、张宝印  解放军报记者罗铮

  从海拔33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城去海拔4733米的红其拉甫国门,120公里的路程需要行车约3小时。记者沿途所看到的行进车辆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来一睹国门风采的游客。

  愈接近国门,海拔愈高,温度愈低,空气愈稀薄。红其拉甫中巴边境区自1986年5月向第三国开放起,就被媒体评价为“国际旅游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的红其拉甫国门自2009年建成以来,也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这里风景独特,看到国旗高高飘扬,就感觉很自豪。”来自山东的教师王宇说,在新疆喀什遇上从成都、杭州、广州、上海等地来的“驴友”之后,一个自驾旅行团立即组成,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目的:到帕米尔高原,到红其拉甫。

  红其拉甫中巴界碑与中国国门景区不仅仅吸引着国内的游客,也吸引着另一侧的巴基斯坦游客及第三方国际游客。

  “我们是从拉合尔开了12个小时的汽车来的,就是为了看一看中巴边境的风光。”隔着界碑警戒线,29岁的巴基斯坦姑娘玛迪哈用英语与记者交谈,“到红其拉甫的喀喇昆仑公路真的很长,也很壮丽。”

  玛迪哈是与父母、弟弟妹妹一家五口人出来旅行的。她说:“红其拉甫是个很好的旅行地,到这里会有一种爱国情怀。”

  红其拉甫国门成为旅游热点要归功于喀喇昆仑公路。人们用三个“最”来形容:世界最高的跨境道路,世界最美公路和世界最惊险走廊。

  1978年,中国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同一年,被誉为“中巴友谊象征”的喀喇昆仑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历时12年建造的公路平均海拔3000米,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700多名中巴年轻人为此献出宝贵生命。

  中巴联合巡逻队休息间隙,两国边防军人交流操控武器装备经验(9月27日摄)。新华社发(张庆良 摄)

  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也是中原地区通往南亚的丝路古道。今天,焕然新生的“丝绸之路”——喀喇昆仑公路仍然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

  2013年,为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中国提议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一条北起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经济大动脉。

  2015年4月,中巴双方同意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作为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我刚来的时候,到巴方口岸苏斯特的路非常难走,大都是砂石路,”2013年来到中巴边境会谈会晤站工作的高翔说,“如今,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为打开国门,开辟一条通往西亚、欧洲、非洲的“空中丝绸之路”,在红其拉甫建立起了一座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工气象导航站。

  如今,中国不但打开了国门,开辟了国门通道,还向世界敞开了怀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