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军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访歼-20总设计师杨伟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1 12:03 点击量:315 大
中
小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题:“科技兴军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访歼-20总设计师杨伟
张玉清、张汨汨、程果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中国科学院院士、歼-20总设计师杨伟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研制试飞到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从领先试用试训到开展实战实训,歼-20的研发列装历程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就,对科技兴军和空军战略转型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历程也生动表明,科技兴军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
记者:歼-20的成功研发给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方面带来哪些收获?
杨伟:在研制歼-20过程中,我们抓住了这款战机需要突出的特点,扬长避短、综合优化,使作战效能切实有效,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带动了我国航空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我们既拿到了一型装备,又提升了技术,还锤炼了团队。更重要的是,我们趟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这对我们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记者: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创新之路”?它是靠什么实现的?
杨伟:我们从战略需求、战略定位、技术特征和技术实现等方面,都依据自己的创新成果,走出了中国自己发展战斗机的路子。通过集成的创新和创新的集成,实现了这种飞跃式发展。
激励我们搞研发的,最重要的就是国家战略需求,这也是我们航空人、军工人为国家奉献的一腔情怀。这种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报国的实践,源自内心的一种动力。
记者:歼-20战机交付空军某部后,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歼-20战机技战术性能的飞行人才、指挥人才、保障人才。您怎样评价这支部队?
杨伟:这支部队,第一是基础好;第二,他们志向高远;第三,他们认真刻苦。新型战斗机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长航时、高机动性对他们身体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复杂战场环境以及高新技术对他们的知识和智能要求也很高。从这两个方面考量,我觉得他们是一个非常棒的团队。
记者:7年时间,歼-20从首次飞行到进入空军作战序列、开展战术运用,您对这一进程有什么评价?
杨伟:歼-20的表现超出我的预期。作为一型新飞机,在这么短的时间,被这么多的飞行员掌握到如此熟练的程度,这跟以前我们研制的飞机,包括我当总设计师的其他飞机相比,歼-20的表现是最突出的。
记者:歼-20对飞行员提出了什么要求?
杨伟:飞机跨代发展,对飞行员的要求也产生了本质的变化,可以说,是把“飞行员”回归成“战斗员”。在飞机性能、功能相对较弱的时代,飞行员的很大精力在驾驶飞机、操纵飞机上。当飞机的能力提升以后,飞行员花在飞行上的精力很少,很大的精力转到战场的态势感知、信息对抗、态势判断,以及决策、实施打击上。所以,对于新一代飞机的飞行员,一方面他的“体力活”降低了,但另一方面,他的“脑力活”提升了。未来战争的牵引,使得我们装备和飞行员一起,在高科技、高技术对抗的情况下发展。
记者:下一步,歼-20还会有怎样的创新和发展?
杨伟:歼-20装备部队以后,我们会帮助部队、支持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提升战斗力;同时,我们会对歼-20进行系列化发展,使得它具备更多独特的能力。我们也在寻求进一步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依据未来战争对装备提出的要求,进行再思考、再研究和再探索,确定我们下一步的方向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