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4:02:4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从两高报告透视司法体制改革四大亮点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13 06:33    点击量:218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从两高报告透视司法体制改革四大亮点

  新华社记者罗沙、杨维汉、丁小溪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之举。

  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中的四大亮点,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导向

  司法体制改革“动真碰硬”,必须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是人民法院的庄严承诺。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各级法院受理和执结执行案件同比分别上升31.6%

  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

  司法不手软,环保才有力。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通过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13个试点省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109件,其中向行政机关或社会组织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履行职责4562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47件。

  “执行难和环境污染都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法院破解执行难、检察院公益诉讼,找对了发力点,都是司法为民的实际体现,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切实保护、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全国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啸说。

  最高法报告直言,人民法院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向自身不规范执行“开刀”,全面清理积案,摸清案件底数,建立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全程监控,有效解决消极、选择性执行;破解“查人找物”难题,与多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执行模式根本变革。

  最高检报告透露,“通过办案,督促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12.8万公顷;督促1443家违法企业进行整改,索赔治理环境、恢复生态等费用2亿元;督促回收欠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54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柳沈律师事务所所长杨梧说:“司法机关查实情、出实招,为解决执行难和开展公益诉讼付出了巨大努力,展现了为民情怀,也体现了司法改革的成效,老百姓会在这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感受到司法公正,看到公平正义的阳光。”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责任制就是这道防线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等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共产生入额法官11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通过严格考试和审查,全国检察机关已遴选出71476名员额制检察官。制定检察官权力清单,检察官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入额法官结构明显优化,优质司法资源回归审判一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克说,“通过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大法官带头开庭,广西地区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占到了受理案件总数的36.9%。”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从在办公桌前批案子变为在法庭上审案子。“名医把脉”更让“患者安心”,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最高法工作报告同时提出,2017年将继续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和单独职务序列、法官职业保障、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将完善检察官权力清单,从严掌握员额比例,严格入额标准和程序,建立员额退出机制。

  “司法责任制真正激发了法官、检察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全国人大代表司艳华认为,进一步推进司法责任制,要用制度设计让审判一线留得住人、锻炼得了人,让珍贵的员额资源用在“刀刃”上。

  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公正司法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必须瞄准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

  “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刑事案件质量。”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法院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充分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10661件。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不批准逮捕132081人、不起诉26670人。

  “构建科学合理的刑事诉讼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使有罪的人得到追究,也在于使无罪的人免受牢狱之灾。”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表示,两高报告强调落实罪行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原则,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预示着司法机关未来将更加注重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的规范化。

  两高报告显示,各级法院、检察院2017年将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诉制度改革,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统一证据标准,提高证人出庭率和律师辩护率,更好地发挥庭审作用。

  “通过改革,相信司法机关将有效转变过去‘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同时,也要加强一线司法人员的能力培训,妥善处理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让当事人信服,让人民群众支持。”

  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拿起今年的两高报告,印在报告首页和附件中的二维码吸引了不少代表委员的注意。扫描二维码,人们能看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的法院工作报告、用视频展示的检察机关工作回顾以及相关案例、大数据等。

  “用新媒体技术让印在纸上的报告‘动’起来,这种改变方便了普通代表审议报告,拉近了公众与法院、检察院之间的距离。”全国人大代表、青海供销联社主任王玉虎认为,这也体现了“两高”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的决心和努力。

  公平正义必须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两高报告显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司法机关进一步拓宽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健全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4大公开平台。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实现全国法院各类案件全覆盖,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案件进展。

  ——加强庭审公开,去年7月1日起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上网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62.5万次,观看量达20.7亿人次。

  ——四级检察机关3662个检察院全面运行电子卷宗系统。全面应用案件信息公开网,已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449万余条、法律文书158万余份。

  ——新建案件信息公开微信平台,主动向当事人及律师推送案件进展情况,实现从单向宣告向双向互动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表示,“阳光司法”提高了公众对司法的关注和认识程度以及当事人对司法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于保障案件公正办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力量源泉。(参与采写记者:刘懿德、李鲲、陈晓波、马勇)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