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深化“放管服”改革 去年每天诞生企业1.5万家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10 16:25 点击量:181 大
中
小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张茅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孙韬 摄
人民日报记者:商事制度改革在过去几年中哪些取得成效?在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又遇到哪些主要的问题和困难?谢谢。
张茅:这个问题是我们去年一年的工作主要内容。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我们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主要的内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放管服”三个方面:所谓“放”,去年主要是在市场准入便利化方面,在“三证合一”,就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基础上,实现了“五证合一”,包括社保证和统计证,这是去年10月1日全国统一实行的。
另外,在上海自贸区推进“证照分离”,就是进一步减少前置和后置审批,把一些行政审批改成承诺制、有一些取消、有一些备案。再就是推进企业名录和简易注销试点工作,这是去年一年“放”的方面开展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五证合一”,对企业的便利化大家可以看得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这是浙江的经验,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在“管”的方面,主要是围绕从过去以审批为主的准入监管、审批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去年年检改年报,年报率达到88%,就是企业自主年报,高于过去年检83%的水平,说明经过几年的改革,企业自主报告大家还是比较习惯、比较积极的。去年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初步建成,我们系统可以把企业自主年报的信息和我们对企业随机抽查的信息,以及企业受到处罚的不良信用记录全部在这一张网上向社会公开。这张网的每天访问量达到3000万人次,数量相当大,说明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网。
还有就是对企业的监管方式发生了变化。去年我们开始实施“两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抽查对象是随机的,随机摇号形成的,不低于3%的总数。检查的人员也是随机的,随机抽取检验人员。所谓“一公开”,就是检查结果公开、处理结果公开。大概有70%以上的市场监管工作的内容在“两随机一公开”当中随机检查完成了,改变了巡查的传统模式,是我们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在监管当中还有一个联合惩戒,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把一些违反信用、没有如实年报情况的纳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去年有460万个企业纳入了这个名录。它在各个方面,比如银行贷款、项目投标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约束,很多企业后来纠正了自己的行为,然后主动移出,比如年报不实就改进年报,比如有一些违规地方就及时改正。另外,加强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管。我在部长通道也讲到公用事业,水电气热,也包括通信,对垄断领域查处案件1200多件。
在“服”的方面,我们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归纳小微企业的名录和扶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由于去年一年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增加1651万户,增加11%。一天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企业新增550万户,增长24%,一天增加企业1.5万户。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讲到了。其中还有一个数字,中国每千人企业的户数,在改革以前,2013年是11户,到去年是19户。当然国际上现在发达国家是40-50户。我们有一些城市,包括深圳、广州、上海也达到了40-50户这样的标准。从结构上看,90%以上是民办企业、私营企业,80%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科技、教育、软件、互联网这些创新企业。由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大量产生,促进了就业。我们抽样调查,每个企业能带动就业7-8人,每个个体工商户带动2.9人,新增就业2300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减反增,使我们稳增长特别是稳就业得到实现。另外企业的活跃度,所谓活跃度就是企业有招工、生产经营、购置设备的行为,通过大数据的监控,企业活跃度保持70%左右。
最近在人代会上,有一位重庆代表团的代表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像企业活跃度这样的数据能不能公开。我们说完全可以公开。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我们每次向记者谈到或者工商总局新闻发布会上都要进行发布的。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生有死,特别是去产能、“僵尸企业”,去年全国退出的企业一共是138万户,每天有1.5万家企业诞生,有3700家退出。我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正常的情况,在商事制度改革以前,一天产生的企业是6900家,退出的企业是2000家左右。现在新成立的企业翻了一番,退出的企业也基本上这样的数字。基本上看,企业活动和数据还是相一致的。
市场竞争的环境也不断改善,总体社会评价还是向好。今年从大数据分析,正面评价增长4%,特别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一张网,公用企业对于限制竞争的查处,“双随机、一公开”这些方面,包括企业的诚信氛围也在加强。从网络的大数据分析,这些方面还是向好的趋势。
一年来存在的问题,一是协调推进得还不够,便利化的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34项,后置审批按大类算,将近300项,所以有一些企业拿到照就可以经营了,有一些企业需要拿证,或者拿证很费劲,拿不到证也经营了,这种企业也有,这样监管就容易出现“真空”。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有一个评估体系,分九项指标,第一项就是企业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每年提高6位,提高了18位,我国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我们仍然在世界189个经济体当中处在中游位置。我们自己感觉营商环境改善了不少,但是在对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另外,市场监管还不到位。改革的成败我曾经反复强调过,是否成功主要看监管。如果树立起好的信用体系,我们改革就取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现在“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这个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实。
二是小微企业的环境仍然需要改善。因为小微企业生存在起步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用工、融资等这些问题,都是今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