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09 11:37 点击量:326 大
中
小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每年全国人大都安排我在3月8日举行记者会。这使我有机会能够当面向在场的女记者们、向所有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天天高兴、事事顺遂。同时,我也要向所有媒体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在中国外交和国内外民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今年5月,中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方此时举办高峰论坛有什么考虑?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王毅:再过两个多月,我们就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据目前统计,2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00多位部长级官员以及总共1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代表将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届时,除了领导人出席的圆桌峰会以外,还会有更大范围的高级别会议以及围绕“五通”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并行召开的六场主题会议。北京,将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一带一路”,将继续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但更是世界的。“一带一路”版权虽属中国,但收益为各国共享。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合作不断开花结果,影响迅速席卷全球,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响应了沿线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包容理念。尤其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形势下,“一带一路”是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也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我们希望高峰论坛实现三方面成果:一是总结凝聚各方共识,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明确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大方向;二是梳理重点领域合作,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支持、人文交流等确定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三是提出中长期合作举措,探讨共建“一带一路”长效合作机制,构建更加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特朗普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总统,你对美中关系未来怎么看?对美中在双方具有重大关切的问题上达成妥协有多大信心?
王毅:经过双方密切沟通和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平稳过渡和发展。特别是上个月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进行了一次重要通话,两国元首确认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性,强调要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这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双方正在为下一步实现两国元首以及各个级别的交往、拓展各领域的合作进行着有效沟通。只要遵循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中美两国就完全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作为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维护好、发展好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已经为中美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我们还应致力于两个超越:
首先是超越社会制度的不同。中美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对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充满自信,也乐见美国能够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在一个文明不断进步、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中美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第二是超越零和博弈的传统思维。中美两国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的需要远远大于分歧。在很多方面,中美利益已日益交融。我们应当做的,是齐心合力不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而不是也不可能把一方的成功建立在另一方受损之上。
我还想说的是,中美建交38年了。中国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们希望中美关系能真正超越旧观念,打开新视野,步入更加稳健、成熟的“不惑之年”,走上一条让两国人民安心、让世界各国放心的宽广大道。
《人民日报》记者:这几年中国外交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如果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或风格,你会选择用什么词?
王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我认为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是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头,把握历史方向,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比如打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进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新的思想和理念,摒弃了结盟对抗的旧思维,超越了零和博弈的老套路,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有重大世界意义,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行动指南,也将对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二是开拓性。中国外交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我们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国内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和战略支撑;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与互利合作的历史新篇;我们心系百姓,大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有效维护了中国公民、企业在海外的正当和合法权益。
三是稳定性。面对动荡不安、冲突频发的地区和国际形势,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质疑现有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言行,我们始终主张在维护中加以改革完善。面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我们始终高举多边主义和包容开放的旗帜。中国外交的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大国应有的担当,不仅对冲了各种不确定性,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定力和自信。
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中国外交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下继续开拓前行。中国,将继续做国际形势的稳定锚,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全球治理的新动力。
路透社记者:当前朝鲜半岛形势异常紧张,朝鲜本周再次射导。中方是否认为半岛会发生战争?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王毅:朝鲜半岛局势正在呈现新一轮紧张。一方面,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执意推进核导开发;另一方面,美韩在这一地区进行超大规模军事演习,持续加大对朝军事压力。就像两组不断加速的列车,互不相让,难道双方都做好迎头相撞的准备吗?
当务之急要做的,就是亮起红灯,同时刹车。
为应对半岛危机,中方的建议是,作为第一步,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也暂停大规模军演。通过“双暂停”,摆脱目前的“安全困境”,使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来。之后,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将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结合起来,同步对等地解决各方关切,最终找到半岛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中方提出的这一思路抓住了半岛局势的症结,也完全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第2270号和第2321号决议的要求。解决半岛核问题不能只有一手,需要两手并进。制裁是履行决议,促谈同样也是履行决议。
半岛核问题的主要当事方是朝美两家。作为半岛唇齿相依的近邻,中国当然也是解决半岛核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方。为解决核问题,中方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稳定,坚持和平解决方式。迄今,中国为斡旋朝美接触、推进六方会谈倾注了全力,也为制定并执行安理会决议做出了贡献。今后,我们仍愿做一名“扳道工”,把半岛核问题扳回到谈判解决的轨道。我想强调的是,拥核不会安全,动武不是出路,复谈还有机会,和平仍有希望。
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有观点认为西方主导的时代已经终结,未来关键要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你怎么看世界力量对比变化?中国今年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有何深层考虑?
王毅:金砖各国都是当今世界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些年来,金砖机制的成长有起有伏,金砖各国面临的挑战各有不同,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金砖国家就像五根手指,伸开来各有所长,攥起来就是一只拳头。只要五国团结一心,金砖不仅不会褪色,还会更加闪亮。
今年金砖合作将启动第二个十年,也是金砖机制的“中国年”。作为主席国,我们将同各国一起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共同打造第二个“金色十年”,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金砖方案”。今年金砖合作将有四大看点:
一是实现政治安全合作新突破。我们将发挥好安全事务高级代表机制作用,协商启动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推动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合作的力量。
二是充实务实合作新内涵。我们将全面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出台一批实打实的合作举措,不断提升金砖的“含金量”。
三是打造人文交流合作新支柱。我们将落实五国领导人共识,举行金砖国家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等系列活动,拓展全方位人文交往,为金砖合作夯实民意社会基础。
四是构筑南南合作新平台。我们将探索“金砖+”的拓展模式,通过金砖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大国或发展中国家组织开展对话,建设更广泛伙伴关系,扩大金砖“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塔斯社记者:特朗普任总统后,外界对俄罗斯、中国和美国间的三角关系有很多评论,你认为这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王毅:我愿首先告诉你的是,中俄关系很好,我们对中俄关系充满信心。
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双方基于两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经受了各种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互信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绝不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动摇。同时,我们乐见俄美关系得到改善,因为这对当今世界将是一个重要利好。今年中俄元首还将多次会晤,继续引领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中俄双方也将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在动荡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新时期的中美俄关系不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三方应当一起做加法而不是减法,一道谋共赢而不是零和。中美俄可以通过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共同承担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
《环球时报》记者:2016年中国先后同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恢复外交关系。今年初,尼日利亚要求台驻尼机构“摘牌”并迁出首都,国内民众普遍表示大快人心,认为如果台湾当局在背离一个中国的路上越走越远,将是死路一条。请你谈谈看法。
王毅: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由联合国决议等一系列国际文书所确立的一条准则。台湾地区与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所谓“外交关系”,都缺乏国际法依据,都没有正当性,也必然是没有前途的!台湾当局应该认清这一大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中国最终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特朗普奉行美国至上的孤立主义,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的机遇,中方是否会承担起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王毅:首先,中国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我们不认为应把国家分为领导和被领导。其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应当让联合国根据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切实发挥好处理国际事务的功能。第三,与其说“领导”,不如讲“责任”。大国拥有更多资源、更大能力,理应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愿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履行应尽义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愿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发挥更大作用。
韩联社记者:当前韩中关系复杂敏感,今年是韩中建交25周年,中方对发展韩中关系有什么规划?
王毅:今年是中韩建交25周年,中方珍惜25年来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希望韩方也能与中方一起共同维护好两国互利合作的大局。
当前影响中韩关系的最大问题就是美韩执意在韩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中方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萨德”反导系统的监测预警范围远远超出半岛,危害中国战略安全的企图已是路人皆知。引进“萨德”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仅有违为邻之道,而且很可能使韩国陷入更不安全的境地。我们奉劝韩国国内某些势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则结果只能是损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韩方悬崖勒马,中止部署,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日报》记者:习近平主席1月访问了在瑞士的国际组织。而特朗普对联合国和多边机构的批评态度令人担忧。在此背景下,中国对联合国和多边主义是否还有信心?
王毅:习近平主席对瑞士国际组织的访问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多边主义道路,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国际体系。
我们现在身处的国际体系,是70多年前先辈们在二战废墟上搭建起来的,凝聚了各国的共同心血,汇集了人类的集体智慧。就像一座精心设计的大厦,最核心的基石是多边主义,最重要的支柱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众多国际机构。70多年过去了,它出现了一些老化和破损,但依然在为我们遮风挡雨,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修整完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改革创新。要使其更加适应形势的发展,更加符合各国的需要,更加跟上时代的步伐。
坦桑尼亚标准报业集团记者: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峰会成果落实进展情况如何?
王毅: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是兄弟间的互帮互助。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世界经济如何冷暖,中国支持非洲的力度都不会减弱。
中国对非合作的最大特点是言出必行。约翰内斯堡峰会举行一年多来,峰会成果正在得到快速全面落实,中方宣布的600亿美元资金支持已落实或作出安排近50%。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已竣工通车,肯尼亚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即将竣工。刚果(布)黑角经济特区启动前期规划,坦桑尼亚港口综合开发取得积极进展,一大批工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针对非洲发展的需求,中非合作正在呈现三个新变化:一是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运作转型,二是商品贸易逐渐向产能合作升级,三是工程承包逐渐向投资运营迈进。这三个新变化将为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机遇。
中国曾经是非洲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的最真挚朋友,今后,中国也必将成为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的最可靠伙伴。
凤凰卫视记者:和去年相比,今年南海局势有所降温。虽然相关国家矛盾缓解,但域外国家并没有放弃干涉,美国仍在加强在南海军事部署,甚至有人认为中美在南海必有一战,你是否担心中美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
王毅:过去一年,南海潮起潮落,最终趋于平静。形势不是有所降温,而是明显降温。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地区之幸,也是世界之福。当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正在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具体争议已经重回由直接当事方对话协商解决的正轨。我们还正在同东盟10国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的磋商,打造共同认可的地区规则。上个月底刚刚举行的联合工作组磋商取得明显进展,已形成“准则”框架的第一份草案,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对此感到满意。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想兴风作浪、再生事端,不仅不得人心,也将遭到地区国家的共同抵制。我们决不会允许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再受干扰和破坏。
中国人的海洋观推崇郑和,看重海洋合作,而世界上有些人信奉马汉,热衷控制海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希望海上的合作更多一些,各方的信任更增几分。即使中美之间,只要转变观念,浩瀚的海洋也完全可以成为两国合作的广阔天地。
埃菲社记者: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德国、法国将举行大选。你如何看待欧洲的未来?如何看中欧合作的未来?
王毅:欧盟是二战后启动最早、发展最快的区域合作机制,目前欧盟面临的挑战恰恰可能是走向成熟的机遇。中国将继续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希望看到一个更为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
我们重视欧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愿意同欧洲继续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愿意同欧洲尊重和照顾彼此合理关切,及时排除中欧合作的障碍;愿意同欧洲继续践行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愿意同欧洲共同提振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中新社记者:外交部举办的省市区全球推介活动反响热烈,看得出来,这几年外交部在服务国内和地方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你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王毅: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国内发展服务是中国外交的应有之义、应尽职责。
这几年,我们积极对外宣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国际社会更加客观了解中国,增添对华合作的信心。我们努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已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助力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们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权利。我们启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一年来已为6个中西部省区市举办了推介,让各省区市不出国就能与各国探讨合作,让各国使节不出京就能与各地交流对接。我们派驻世界各地的驻外机构每天在为国内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信息,牵线搭桥。去年G20峰会之后,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出新面貌,迈上了新台阶。大家都说,办好一个会,提升了一座城。最终受益的是广大老百姓。
发展是硬道理,为发展服务是硬任务。外交部将继续主动配合各地各部门,把这项重要的任务做得更实、更好。
菲律宾通讯社记者: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就任后,中菲关系全面改善。中国将如何发展与菲律宾关系?你对今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有什么期待?
王毅:杜特尔特总统上任以来,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积极改善中菲关系,这不仅符合菲律宾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地区各国的期望。对于菲律宾伸出的善意之手,我们当然也要张开合作之臂。中菲关系重回正轨,提升的是中菲友好,获利的是两国民众,受益的是地区各国。这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菲关系原本应有的常态。
当前,中菲合作潜力迅速释放。我们要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去年10月至今不到半年,中国新增赴菲旅游团组近千个,进口菲热带水果20余万吨,铁路、桥梁、水坝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商谈,一些项目有望今年开工。中国新任商务部长正在访菲,这也体现了中方加强中菲友好合作的积极愿望。两国同意建立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两国海警建立合作机制。今天的中菲关系已经重新走上一条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正确道路,双方应该把这条路走实、走好、走远。
中菲关系雨过天晴,也为中国-东盟关系驱散了阴霾。去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今年又恰逢东盟成立50周年。25年是银婚,50年是金婚。对地区合作来说,这两年是“双喜临门”,要两好并一好,好上加好。我们将支持菲律宾履行好东盟轮值主席国职责,助力东盟推进共同体建设。
我们愿做大互利共赢的蛋糕,深化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成果尽快落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尽早结束。
我们愿拉紧人民友谊的纽带,共同办好“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努力实现2020年双方人员往来3000万人次,将人文合作打造成为双方关系的新支柱。
我们愿提升澜湄合作的水平,加快完成45个已经确定的早期收获项目,启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申报。澜湄合作的中国秘书处过几天就将正式成立。我们希望澜湄合作能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电视台记者:现在出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公民在国外有困难,都会想到祖国。请问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为保护他们的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毅:说到领事保护,我不禁想到前不久发生在马来西亚的沉船事故。一位获救的中国同胞后来向记者说,当漂在茫茫的海里,食物和水即将耗尽,她鼓励同伴说:“只要大使馆知道了,就一定会来找我们,我们一定会获救。”我们的同胞在生死关头,第一时间想到使馆,并把使馆的救援作为坚持下去的勇气,这对外交人员来说,是一份宝贵的信任,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面对这份信任和责任,我们义不容辞,必当全力以赴。
2016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处置了超过10万起领保案件,我们成功解救了遭索马里海盗劫持近5年之久的两岸同胞,从局势动荡的南苏丹安全撤离1000多名中国同胞,从遭遇地震、火灾、暴风雪灾害的新西兰、以色列、日本等地转移中国同胞上千人。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哪里就会有五星红旗在飘扬。
当前,我国内地居民每年出境人次已超过1.2亿,连续6年年增1000万人次,这个数字仍在继续增长。领保工作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一定要把领保工作越做越实,越做越好,让党中央放心,让老百姓安心。
朝日电视台记者: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两国经济关系良好,政治关系停滞不前?
王毅: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同时也是“卢沟桥事变”80周年。这两个纪念日代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和平与友好,一条是战争与对抗。80年前,日本全面侵华,给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最终自己也走向失败的深渊。45年前,日本领导人反省历史,同邻国改善关系,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国内有些人还在这两条道路之间摇摆不定,甚至企图开历史倒车。我们希望一切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年头,把握好国家前行的方向。
对于中日关系,中方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当然愿同日方改善关系,造福两国人民,但日方需要先治好自己的“心病”,理性看待和接受中国不断发展振兴的事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去年11月,天网行动“百名红通”头号犯罪嫌疑人杨秀珠回国投案,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反响。你能否介绍一下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毅: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外交部在其中也担负着重要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领馆全力协助国内各主管部门,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腐败和经济犯罪外逃人员2500多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38人。我们同世界上70个国家缔结了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基本建成覆盖全球各大洲主要国家的追逃追赃网络。我们还通过主办APEC、G20汇聚形成了国际社会反腐的共识。中国为此展示的决心和取得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树立起良好国际形象。
外交部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党中央重视、老百姓关心的重要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消所有违法分子的幻想,让他们明白: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
半岛电视台记者:目前中东局势越来越复杂,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会在该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什么作用?
王毅:当前中东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既存在动荡加剧的风险,也蕴育着迎来和平的希望。
中方认为,要推动中东形势朝正确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打击恐怖主义这一重要共识。二是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这一正确方向。三是坚持联合国主导中东和平进程这一主渠道。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范例,各方都应重信守诺,履行应尽义务,有效落实协议。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持续的痛。和平可能迟到,正义不应缺席。中国坚定支持两国方案,愿为重启和谈继续斡旋。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看到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世界。请问王外长,中国外交是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
王毅:面对新事物,外交部不会落伍,也不会缺席。近年来新媒体风靡世界,我们第一时间跟上了这股潮流。目前,“外交小灵通”已经拥有1200万“通心粉”。外交部以及驻外使领馆开通了130多个新媒体账户,其中就包括人气很高的“领事直通车”微信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我们第一时间把国际时事、领事保护、对外合作等民众关心的资讯“送货上门”,同时快速回收各种意见、建议甚至是吐槽。可以说,新媒体使外交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在外交部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更为直接的互动桥梁。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不变的宗旨。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新媒体打造更多倾听民意的“顺风耳”,开设更多服务民众的“直通车”,开辟更多海外领保的“生命线”。我在这里要发布一个最新信息。两个星期后,外交部将正式推出12308的微信版,今后大家除了可以继续电话拨打12308领保热线之外,还可以通过它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时咨询和求助,相信这将为广大民众带来更多便捷。
记者会历时2小时,近600名中外记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