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4:23:32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新闻

为了13亿人民的健康福祉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19 07:59    点击量:237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为了13亿人民的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述评

  新华社记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当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跨越基本解决温饱的历史阶段,保障健康、促进健康成为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长远发展出发,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新方向。

  打造“健康中国”:让13亿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此时,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还有5年。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呼应人民群众期盼的重要战略部署。

  “当百姓身心俱佳、生活无忧时才是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指出,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内在包含了物质、精神、身体、心理等完美状况,不能偏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让百姓过有质量的幸福生活,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国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也不容忽视:慢性病、传染病双重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对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的要求日益紧迫,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日益增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学国认为,当前,我国已跨越了解决基本温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一是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具备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条件;二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更突出、更迫切。

  时不我待。纵观全球,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启动实施国民健康提升计划,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

  在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日益迫近的新形势下,保证高素质、高质量劳动力人口增加,是我们延续人口红利期、提升经济社会建设质量的深远谋划。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的新要求下,发展智力和劳动密集、绿色低耗的健康服务业,是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供给侧改革加强推进的新部署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们实现公共服务人人均等、发展成果人人享有的改革目标的生动体现。

  民体康健,国运昌隆。一个人的健康,关系着个体乃至家庭的命运前途。13亿人的健康,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推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

  全面深化医改:助力“健康中国”稳步前行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类别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为20年来最低水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续写的亮丽答卷。

  “祝贺中国在‘健康中国’道路上取得显著进展:平均寿命增加,医疗保障网覆盖超过95%人口,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评价说,中国目前正在着手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项目,这对“健康中国”的建设意义重大,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借鉴也意义重大。

  对于亿万百姓而言,“健康中国”不是停留在蓝图构想中的字句,而是医改切实推进后,看得起病的实惠、治得好病的希望。

  在山西省清徐县,分级诊疗制度的贯彻落实,让长年受脑缺血折磨的吴村农民谭瑞成在县医院“踏踏实实看好了病”。以往,尽管新农合可以报销55%,到大城市住院的治疗费用仍然让谭瑞成“负担不小”,现在,县医院的医疗水平上去了,他的治病费用从超过4000元降到了2490元,报销后个人只出500多元。

  在江苏省大丰市,一年一签的“医疗服务包”让乡村医生对村民的服务完善起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村民可选择100元上下、不同档次的“服务包”,不仅每月可在村卫生室接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检查,还有医生定期回访。

  2014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过去3年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更好、就医环境改善、医药费用报销更方便,人民群众对医改进展和初步成效的满意度超过75%。

  然而,与任何一项改革事业一样,覆盖世界最多人口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改革“深水区”的险滩暗礁:

  基本医保虽已覆盖全民,医疗保障支付的比例和范围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仍未根除。

  分级诊疗虽在有序推进,大医院吸聚优质资源、小医院留不住好医生的“两级分化”仍未消除,患者足不出县就能治好病的要求仍未满足。

  以药补医虽已明令禁止,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管理运营跑冒滴漏的积弊难除,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目标仍待发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推进医改的决心:“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定领导和周密部署下,我国医改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为“健康中国”的行进开辟坚实路径: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患者经基本医保支付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理顺,100个城市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得到初步控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到520种,实施药品价格、审评审批、集中采购、谈判机制改革……

  通过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体制,一个全体国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正在构建,一个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切近,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健康中国”正在稳步前行。

  创新发展理念:让群众成为维护健康的主人

  如何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

  如何把维护和增进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各项政策,构建健康友好型社会?

  如何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有利于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卫生监管,保障群众获得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的食品药品、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个个问题,昭示着“健康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

  --“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作出的战略部署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旗帜,引领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改革创新实践。

  新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规正式实施,用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让患者以更快速度、更低价格用上救命药、放心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建构医疗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健身养生等新兴产业组合发展的崭新格局……

  一项项新政策新举措,正在进一步密实13亿多人民的健康保障网,丰富“健康中国”的大格局新构想。

  “‘健康中国’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的过程。”李斌指出,我们正在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牵头制定健康中国建设长期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使“健康中国”的战略进一步细化、更深度实施。

  “健康中国不应是一个医疗的中国,不是医院越盖越多的中国,也不是病人越来越多的中国,更不是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的中国,它一定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有大量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在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维护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把健康知识教给群众,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健康我维护,让群众成为维护健康的主人。”李斌说。(执笔记者吴晶、胡浩;参与记者:王思北、刘奕湛、施雨岑)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