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叫好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0 17:08 点击量:354 大
中
小
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叫好
财政部公布的预算数据显示:中央本级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47亿元,比2016年预算限额减少了0.31亿元,继续贯彻了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做到了只减不增。(4月8日 人民日报)
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合称“三公”经费。曾几何时,长期居于高位的“三公”支出,曾饱受公众质疑,而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均开始对“三公”经费大刀阔斧地做起了减法。从本次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务院对“三公”经费“约法三章”的要求,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和实施。
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领域,相关部门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显而易见的是,一旦用于“三公”的经费过多,民生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城市建设领域的支出就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党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正狠刹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当下,正是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的大好时机,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压缩“三公”经费是党政部门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不仅有助于消除老百姓对“三公”经费的疑虑和质疑,更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获取人民群众的信赖。
不过,相对于中央部门将“三公”经费的明细和分支事无巨细地晾晒在阳光下,省级政府的表现却显得较为逊色。部分省份只公布了本级政府“三公”经费的总数,并没有对出国人次、公车数量、接待费用等核心情况进行分类公示。虽然从总体数据上来看经费的确是下降了,但什么地方下降了,老百姓却不得而知。
我们在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叫好的同时,也希望中央部门的做法,能够为各级地方政府注入“强心针”和“清醒剂”。在新时代下,各级政府实现“三公”经费“负增长”是大势所趋,而将“三公”经费主动晾晒于阳光之下,也是民心所向。(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