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环保数据造假 严惩善治都不能少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30 16:22 点击量:335 大
中
小
杜绝环保数据造假 严惩善治都不能少
企业环保数据造假已成为近年来环境领域的焦点。近日,环境保护部督察组对18个城市展开的空气质量专项督察发现,多地存在“散乱污”企业或企业群违法违规复产情况,还有一些企业在线监控数据造假。(3月27日 经济参考报)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企业环保数据造假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不断涌现出来的环保数据造假使数据失真,直接影响环保治理决策,间接影响守法者的合法利益,长远影响环境及人类自身。治理环保数据造假刻不容缓。
基于这些现状,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环保法”,从“按日计罚”的制度到“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具体标准,极大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四川宜宾丰源盐化有限公司被处以100万元顶格罚款,并对涉案的一名责任人行政拘留5天……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严刑重罚之下,仍有不少企业和个人以身试法,触碰环保底线、法律红线。
为何环保数据造假者乐此不疲呢?为何“史上最严环保法” 没有发挥震慑和警示效应呢?违法个案值得深思,违法动机值得深究。无利不起早,无利不冒险。造假投入小、利润回报高、造假动力强,造假手段多样化、技术隐蔽化、利益链条化,部分地方GDP政绩观作祟导致监管乏力、执行力度打折扣等,当下全国环保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各级只有抓住全面从严治理环保责任这个“牛鼻子”,对环保数据造假的严重违法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加大惩处力度,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着力制造“不敢造假”的气场;完善市场规则、强化监督、拓宽举报渠道,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 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着力打造“不能造假”的环境;创新环境、加强教育、整治数据造假产业链,着力营造“不想造假”的氛围。扭转环保造假的“破窗效应”为治理的“寒蝉效应”,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因此,面对环保造假窘境,我们必须自觉做政治的“明白人”、治理的“实干者”、监督的“促进派”。抓好严惩和善治,形成整治合力,深化落实和坚持,久久为功,真正让环保违法者无处遁形,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触手可及。(文/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