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07:13:01

上海崇明区委一次全会召开 区委书记马乐声提出三个判断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7 21:46    点击量:307    

    今天,中共崇明区委一次全会召开。区委书记马乐声发表讲话,对崇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个判断。想知道乐声书记说了些啥?赶紧看下去吧~

    要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形势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握撤县设区有利时机,以《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为统领,狠抓“十三五”规划开局,着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对我们发展面临的“时”与“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一是撤县设区带来新机遇。区级行政建制建立以后,将在更高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强生态岛建设的动力活力,加快崇明发展步伐。

    二是推进机制将有新改进。市级层面正在积极研究推进生态岛建设新的制度安排,将进一步理顺《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的推进机制,促进生态岛建设持续加力。

    三是换届注入新活力。通过换届,我们将换出新面貌、新气象,为生态岛建设带来更多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助推生态岛建设事业的发展。

    牢牢把握三个关键词

    一是“圆满收官”。虽然我们已是区委,但下半年工作还是承前启后,重点抓好县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的收官,抓好区委未来五年工作的谋划。

    二是“补齐短板”。上半年,我们开展了“1+5”的补短板重点课题调研,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批调研成果。接下来,各级领导干部要重点聚焦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工作实际,用调研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推动工作。

    三是“融合发展”。“生态+”发展战略的落实需要不断创新深化,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创新工作理念、方式方法,积极在生态+产业、生态+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岛之路

    ♦始终坚持生态立岛,是因为绿色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严格的制度约束到坚实的法治保障,绿色发展的要求在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中的脉络越来越清晰、地位越来越凸显。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贯彻、积极实践,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立岛之路,既是顺应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更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始终坚持生态立岛,是因为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强化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的方式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马路变宽了、楼房变高了、工厂增多了,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了。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向往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绿色生态的人居、生活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期待和向往。但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生态发展,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保留下了碧水蓝天。

    ♦始终坚持生态立岛,是全市发展大局所需,有利于更好发挥崇明的资源禀赋优势。

    自确立生态立岛发展道路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给予了我们坚强的领导和全力的支持。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按照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加快崇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崇明生态岛,是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要以生态底线为约束,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

    ♦始终坚持生态立岛,是因为生态岛建设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我们实践生态发展的路径越走越清晰,从一开始就生态做生态,到现在的“生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切实提高驾驭生态发展的本领

    ♦要提升生态与各领域融合发展的能力。

    用好“生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要深化对融合发展的认识思考。

    融合发展是全方位、全领域的,融合的路径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每个领域的融合发展都能出成效、出成果。

    ♦要瞄准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

    我们推动生态的融合发展应当不忘初心,持续探索。对照好三个标准:

    一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强上海城市发展功能,推动崇明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

    二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升崇明综合发展能力,形成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生态发展成果;

    三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们只有把准方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要把握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

    ♦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

    ♦要有创新的魄力。

    ♦要有开放的心态。

    ♦要提升做强生态发展优势的能力。做强生态发展优势,工作标准要更高。从全局来看,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崇明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做强生态发展优势,生态示范效应要更明显。优势有没有,优势有多大,还是要靠成果说话。

    ♦要坚持生态惠民,做好群众身边事。既要做优群众宅前屋后的生态环境,也要做好群众身边的生态项目,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态发展的成果就在自己周围。

    崇明要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特别重要。生态岛建设任务繁重,各项工作能否有效推进,就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能否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结果。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不畏难、不懈怠、不退缩的劲头,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上,千方百计破瓶颈、解难题。要始终保持敢想、敢干、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做到眼中有活、脑中想事、用心谋事、认真办事,一丝不苟、一往无前推进各项工作。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