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03:22

提高待遇不是解决干部“能下”的良药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瞿华敏     发布时间:2016-04-06 17:30    点击量:371    

  提高待遇不是解决干部“能下”的良药

  近日,在新浪网上有一篇为《干部为何忙“早退”》的文章引发观注。在湖南一些地方,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4月5日《瞭望》)。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已成弦上之箭,一些领导干部担心赶上延迟退休。现在提前“早退”,既享受待遇,又无风险所担,如果领导干部早退可以享受更高的待遇,那这不是领导干部“能下”的初衷,这是一种特权利益。为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能下”不能从待遇上解决问题,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端正思想,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思想上要爱党,立场坚定。对于那些还能在领导位置上发挥能力、却又升值无望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应做好沟通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针对性、实效性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多读政治学、经济学,丰富文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党的立场,树立为国家多做贡献就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核心价值观。

  能上能下,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能者上、庸者下,这是社会大环境发展规律。机构改革、缩减、岗位合并,势必会造成位少人多状况,特别是领导职务位置会大大减少。而改革是一种新生力量,需要创新性人才指导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优者上是时代发展必然。而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能力素质不适应的领导不再适合工作岗位,必须进行岗位调整。但是对于要“下”干部通过提高福利,享受比在职还要高的待遇来换取他们的位置,给优者“腾位置”,犹如“饮鸩止渴”不可取。一是加大国家财政开支,增加人民负担。二是影响在职干部工作激情,从一定程度上大大打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即不利于保留人才,也不利于优秀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监督,倒逼能下真正落实。十八大以来,坚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一刻都没有放松。加强廉政建设,让那些在利益关系比较突出重要岗位的领导感觉党内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意志,让他们不在贪恋权位,彻底消除明下暗不下的思想,把权利真正交出来,并做好传、帮、带,同时在其他岗位继续发挥余热,给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有利于促进经济改革,有利于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作者:瞿华敏 单位:贵州省黄平县上塘镇人民政府)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