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6:47:49

山西古县县委书记郝献民:单纯丢掉煤炭发展经济是不现实的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3 15:22    点击量:434    

  在“兴煤”与“治污”之间寻找契合点

  —— 专访山西省古县县委书记郝献民

  煤炭是古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的80%以上。单纯丢掉煤炭产业发展经济

  是不现实的,但重新审视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崛起的重要性

  本刊记者/王全宝

  山西省古县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地上有“天下第一牡丹”盛景,中镇霍山老爷顶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炭为国家优质主焦煤,煤田面积约为98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约为48.96亿吨;铝土矿资源储量约为2.9亿吨。

  同其他资源型地区一样,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期,作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古县经济发展短板开始凸显。

  为了补上这块短板,近两年,山西古县开始通过生态保护推动地方经济转型。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山西省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山区县,如何兼顾“兴煤力保增长”和“治污改善环境”?

  郝献民: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我们这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山区县来说,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煤炭“黄金十年”的大环境下,我县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我们的生态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来古县工作后,我主动与干部群众交流座谈,走村入户进企开展调研,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提出要办好“兴煤力保增长、修路打通瓶颈、治污改善环境、扶贫致富乡亲”四件大事。

  其中兴煤、治污这两件大事的要义就是彻底摒弃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再不能走挖煤卖煤、炼焦卖焦的老路。当前抓治污,长远抓创新、抓延伸、着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青水秀的优美宜居环境。治污上,重点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大气治理、水体治理、专项治理“四项工程”。

  在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方面,重点对煤焦工业园区周边居民分层次、按步骤进行整体移民搬迁;大气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煤气置换天然气工程、焦化企业对标改造工程,并加大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力度;水体治理工程,加大涧河、蔺河及“水源地”保护力度,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改造扩容工程,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治理;专项治理工程,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生态恢复与治理力度,整治县乡公路路域环境。通过“四项工程”的实施,实现县域生态环境大改善。

  煤炭是古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占县域经济总量的80%以上。单纯丢掉煤炭产业发展经济是不现实的,但重新审视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崛起的重要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走“革命兴煤”道路,省委王儒林书记提出的“六型”转变思路,为实现煤炭传统产业浴火重生指明了方向。

  兴煤和治污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让老百姓(41.050, 0.64, 1.58%)生活的更幸福、更有获得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将坚决向“污染经济”说“不”,切实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推动煤炭产业创新发展,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使“兴煤”与“治污”之间达到最佳契合点。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使二者统一到促进富民强县、增进人民福祉。

  当然,兴煤的目的我们也不是只抓煤,在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六型”转变的同时,坚持煤与非煤一起抓,尤其是要依托我们的资源优势(1747.462, 5.64, 0.32%),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加快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古县发展的客观掣肘因素何在?如何克服?

  郝献民:我认为客观掣肘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单一。“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在当前我国传统能源需求明显下降,煤炭产业发展进入“寒冬期”的大环境下,步履维艰。同时,现代煤化工、铝深加工产业、特色农业开发、文化旅游开发等正在孕育发展,支持经济增长还待时日。

  二是交通瓶颈突出。我县地处山区,位置偏僻,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县是山西省仅有的几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之一,一条过境高速公路虽正在建设,但距离县城及主要工业园区较远;现有主要出境公路,省道323线年久失修,标准低、路况差,拥堵状况时有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是环境承载能力不高。由于长期粗放发展,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承载力十分脆弱,煤焦企业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受影响,企地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县仍有35个贫困村,16250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5.07%,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

  当前,为了办好“修路打通瓶颈”这件大事,我们认真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滚动发展规划。重点是拟用3到5年时间,投资59.1亿元,新建改建公路工程11项207.9公里,努力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为主框架,南接高速、北通一级、西线双出、乡村升级的交通网络,彻底改变境内不通高速路、没有一级路的历史。

  近期,要把县城——旧县镇长临高速连接线工程和省道323线古县沁源界——108国道拓宽改造工程作为工作的重点。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们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手段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把“先要政策后干事”变为“边要政策边干事和干好工作争支持”,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市发展政策,准确把握支持重点和投资导向,精心包装立项目,先干快干见成效,主动争取多汇报,力争上级政策、项目、资金多倾斜、早到位。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借力PPP等投融资模式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打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

  中国新闻周刊:结合你个人实践和感受,你觉得作为县级一把手,最难的是什么?

  郝献民:“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县一级承上启下,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尤其是我去年5月任古县县委书记以来,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尤其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时,县一级也要勇当改革创新的“先行官”,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如何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五大发展”新理念贯穿于办好“四件大事”和实现富民强县全过程?如何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先行先试,探索全面深化改革路径?这些问题都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去思考和实践,以坚强的责任担当谋划发展新篇章,才能对得起这一方百姓,对得起组织的重托。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