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7:32:06

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发布时间:2020-03-19 11:25

    3月13日,谢渭芬与同事讨论病例。新华社发(曹希 摄)

  新华社武汉3月18日电题:业精情真好军医——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贾启龙、孙国强、吴浩宇

  他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

  但如果搜他的名字,就会发现他并不普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军科技拔尖人才、“海军名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佳医生”……

  56岁的谢渭芬从医35年,找到了肝纤维化和慢性肝病治疗新方法,在肝癌细胞“诱导分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今年2月,谢渭芬加入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出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连日来,他带领团队科学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让患者看到了希望。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谢渭芬会走进病房,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

  “不同的患者都应该有针对性治疗方案,设置好输液速度就是一项。”谢渭芬说,比如有的患者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那就要求至少每分钟50滴。

  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会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

  让别人记着,自己心里也得有“数”。谢渭芬记不全一首完整的歌词,但清楚记着每名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诊疗情况。

    3月14日,谢渭芬检查患者治疗记录。新华社发(曹希 摄)

  谢渭芬常说,对于患者,一次握手、一句问候,都可能是“良药”。

  10多年前,谢渭芬收治的一位患者去世了,患者的女儿却送来锦旗说,谢主任每一次查房,都会紧紧握着她父亲的手。

  在武汉,这双大手同样暖了很多人心。不论男女老少,病轻病重,谢渭芬每天查房,招牌动作就是一手握着患者的手,一手拍拍患者的肩。

  感染三科病区,老年患者多,有的患者一入院就发生“炎症风暴”,病情急转直下,危及生命;有的虽然病情稳定,但肺纤维化严重,肺功能受损大,举手迈步都气喘吁吁。

  一位74岁的患者入院后高度焦虑,总觉得自己出不去了。谢渭芬每天查房都会握着老人手,俯身,家长里短唠三五分钟。不仅自己跟老人聊,谢渭芬还安排心理医生来给老人做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吃饭多了,睡觉也踏实了,最终顺利出院。

  大医之大,在于业精,更在于情深。一位患者刚分娩就住进了医院,身体虚弱,思子心切,焦虑不已。谢渭芬就联系后方医院寄来产妇护理手册,“三八”节那天还亲手送上鲜花、巧克力,让年轻妈妈感动得泣不成声。

  大医之术,需要系统思维作为支撑。一位80多岁的重症老人,患有认知功能障碍,还有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谢渭芬组织全科进行病理分析,迅速给予抑制炎症因子、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几天后,老人由入院时只有90%的氧饱和度上升到99%,意识也得到较好恢复。

  来武汉前,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咽拭子核酸假阴性等问题,谢渭芬就提出应开展患者外周血抗体滴度(含量)测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判断患者所处感染阶段,有利于早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还可以评估病情演变过程。

  谢渭芬身上既有儒者气质,也有军人义胆。一天晚上,一名患者突然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胸片发生明显变化。已经脱下防护服的谢渭芬,再次穿戴整齐进入病房,抢救结束回到宿舍已是次日凌晨。

  时至今日,谢渭芬带领团队在武汉奋战已经“满月”。对他来说,这一个月仿佛是转瞬的一天,又像是漫长的一个世纪。快也好,慢也罢,他相信至暗时刻已经过去,胜利的曙光正在普照大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