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2:31:17

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都不能松懈——与李兰娟院士面对面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31 09:39    点击量:245    

  新华社杭州1月30日电题: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与李兰娟院士面对面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俞菀、马剑、顾小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一天、每一点变化都牵动人心。1月29日,“新华视点”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她说,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民总动员,依靠广大专业的医务人员,我们一定能胜利。

  之前潜伏期的病人目前开始发病

  问:疫情发展至今基本脉络是怎样的?

  李兰娟:2019年12月,武汉确认出现了新病毒,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基因测序,使我们对其有了比较好的认识。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批人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当时武汉相关方面进行了调查采样。在华南海鲜市场发现的病毒,与在病人身上发现的病毒一致。

  这个病毒比较厉害,人们当初还没有预测到会这么快速发展。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传染病控制当中最重要的一条。我们在武汉发现有1个人传染14个医务人员的情况,说明已经存在人传人,所以专家组提出要严格隔离、消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做出了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管理的决定。1月21日,我们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了一些建议。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流行病学筛查,发现传染源,然后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现在看来这个手段还是蛮重要的。

  问:1月28日,浙江等部分省市的确诊病例数有所上升,这说明了什么?

  李兰娟:之前为潜伏期的病人开始发病。早期武汉流到全国各地的病人以及留在武汉的病人都到了发病期,这是高峰来临的一个阶段,一点也不奇怪。现在,发病的人我们隔离了,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也调查出来、隔离起来,以后再感染的数量会明显减少。武汉“封城”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正好赶上春节人口大流动,只有严格地把武汉控制起来,其他的地方才会减少发病率。

  “四抗二平衡”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有效策略

  问:现在全国危重病人包括死亡病例还在不断出现,根据您的临床经验,哪些手段是有效的?

  李兰娟:现在还是轻症病人比较多,但我认为少数病人会变成重症甚至危重症病人。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非常重要,只要有效降低病死率,老百姓就不会恐慌。

  为了降低病死率,浙江把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都集中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的病房。因为浙大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也是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有比较强大的一支队伍和比较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

  我们把原来治疗SARS、H7N9的经验都用上了。在H7N9防控中,我们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括香港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天就锁定了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锁定传染源后,政府很快采纳我们的意见关闭了活禽市场,新发感染就慢慢降下去了,当时病人的情况比现在要严重。我们当时提出了“四抗二平衡”的救治办法。

  问:“四抗二平衡”是否已经投入到目前重症病患救治中?

  李兰娟:是的。所谓“四抗”,第一是抗病毒。我们发现,早一天进行抗病毒治疗,重症率就会下降10%,病死率下降13%;第二是抗休克,要补充盐水;第三是抗低氧血症,我们发现“李氏人工肝”有效;第四是抗继发感染,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到后面一旦有继发感染的时候再用抗生素。“二平衡”,即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维持微生态平衡。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病例,“四抗二平衡”非常有效。对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是有效的。1月28日白天我到病房,发现有几个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比较快,连夜进行了人工肝治疗。29日早上,患者的情况就比较平稳了。

  起码3个月才能证明疫苗有效

  问:您此前曾公开表示我们离拥有疫苗已经很近了,到底有多近?公众什么时候可以打上疫苗?

  李兰娟:研发疫苗第一步是要获得病毒株。目前,我们已经分离到了五株病毒,其中有两株非常适合于研发疫苗。分离到种子株之后,还要把种子株的病毒在细胞中培养,让它长到一定的量,这就需要一个多月。大量的细胞病毒拿到了,还要进行灭活,并对它的免疫原性如何,能不能预防、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毒力、会不会造成新的感染等开展实验。

  如果免疫性很强,也没有很严重的对人的损害毒力,我们要提交给国家评审中心,中心拿疫苗做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安全后再在人身上做一期、二期研究,后面的过程最快速度估计也要一个半月。所以,加起来最快速度要三个月才能证明疫苗有效。不过,只要得到相关部门批准,生产还是很快的。

  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

  问:从人类历史上几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来看,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李兰娟:只要地球上还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永远可能发生。许多老的传染病,像天花等基本被我们消灭了,但新的传染病还会不断发生,像之前的SARS、埃博拉病毒、H7N9,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SARS发生时,我们国家疾控队伍还不完善。SARS之后,我们要求所有县以上的医院都要设感染科,都要有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这些对控制传染病非常重要。

  所以说,我们既有教训,也有体会、经验。对待传染病,第一,永远思想不能松懈,永远要记得传染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第二,传染病防治这支队伍不能歇着;第三,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医学传染病重大专项这十年来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哪些生活习惯需要反思?

  李兰娟:我觉得个人卫生习惯永远非常重要。传染病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消毒,保持公共卫生环境。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要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无论是SARS的时候还是现在,可能传染源都来自于野生动物。所以希望所有人不要吃野生动物,大家要管牢嘴巴,而且要坚决取缔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国家已经有的法律执行要严。

策划:汪金福、何玲玲

统筹:田朝晖、李亚彪

摄影:黄宗治

设计:崔力、康薇

编辑:姚竣译、马原驰、刘宇轩

文字记者:俞菀、马剑、顾小立

视频记者:王怿文

摄像:宋立峰、李涛

新媒体编辑:唐颢宸、谭慧婷

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